初中语文

文言文阅读(共12分,10——12题每题2分,13题6分)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司马迁《陈涉世家》)
【乙】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豪俊遂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过秦论》)
注释:①赢:提,背;②景:同“影”,像影子一样;③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今亦死(亡:逃跑) B.今闻无罪(或:有时)
C.天下云集而响应(云:像云一样) D.有功,爱士卒(数:屡次、多次)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扶苏数谏故。

A.今诚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B.意将隧入攻其后也
C.策之不其道 D.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下面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甲文中陈胜提出“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说明陈胜充分把握了人心动向,为起义成功奠定了基础。乙文中的“天下云集而响应”也说明了这一点。
B.甲文侧重写起义的原因和策划(谋划)的经过,乙文侧重写起义的影响和起义引发的结果。
C.甲文中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
D.乙文“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写的是陈胜起义的结果。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
请把“文言文阅读” 【甲】【乙】两个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题3分)
(1)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__
(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后汉书·羊续传》节选,完成小题。(14 分)
羊续,字兴祖,太山平阳人也。续以忠臣子孙拜郎中,去官后,辟大将军窦武府……贼既清平,乃班宣政令,候民病利,百姓欢服。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续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车马羸败。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续妻后与子秘俱往郡舍,续闭门不内,妻自将秘行,其资藏惟有布衾、敝袛裯,盐、麦数斛而已。续谓秘曰:“吾自奉若此,何以资尔母乎?”使与母俱归。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贼清平 (          )        ②续深之  (            )
③常衣薄食(          )        ④使与母俱归(            )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续受而悬于庭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孙叔敖举于海 C.躬耕于南阳 D.苛政猛于虎也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处朗读停顿。
其 资 藏 惟 有 布 衾 敝 袛 裯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何以资尔母乎?
⑵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小石潭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羊续是个什么样的人。(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20—24题。
黄生借书说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读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                )  
(2)非夫人之物而强焉    (              )  (              )
(3)往借,不与,归而诸梦   (               )  
(4)不闻藏书者乎?  (          ) (5)姑异日观云尔(           )
选出下列各组中词义相同的一项(  )

A.之:天子之书非夫人之物
B.时:时蒙卷轴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
C.然:然天子读书者有几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D.为:非读书为然若业为吾所有

E、与:往借,不与  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
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没有变化的一项是(   )

A.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 B.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
C.子孙弃者无论 D.若业为吾所有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例句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若业吾所有

A.非独书 B.而少时之岁月可惜也
C.一说,使与书俱 D.而身宋国笑

请把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水浒传》中的两段文字。完成题目。

[甲]A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枚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响,动掸不得。A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钱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么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乙]A 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

(选自《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1)选文中A是  (填人名)

(2)甲文中的“两个公人”和乙文中的“三个人”都是受人指使要来谋害A性命的人,请分析A对这两拨人的不同态度及原因。

来源:2018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陈涉世家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
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銍、酆、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人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张楚。当此时,诛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广故数言欲 ___________          (2)尉果广  ___________
(3)天大雨     ___________          (4) 死     __________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②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起义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                                  
起义的根本原因_________             ___   。(用原文回答)      
陈涉准备为起义提出的策略口号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选文中写陈胜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2分)
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它具有哪些才能? (3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蒙乃始学/自是指物作诗立 B.往事耳/胡不我于王
C.当涉猎/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D.若孤/视之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哪些启发?请结合《伤仲永》一文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人献玉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
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左传·襄公十五年》
(【注释】①玉人:雕琢、加工玉石的工匠。 ②请死:请求免于死难。 ③里:乡里。文中指子罕所居的乡里。)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⑴宋人得玉                    ⑵敢献之                
翻译下列句子
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
你认为子罕是怎样的一个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道旁苦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折枝:压弯了树枝),诸儿竞走取之,惟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解释加点的字。
(1)与诸小儿游(    )(2)诸儿竞走之(    )(3)戎不动(   )
翻译加横线的句子。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这则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完成问题。

【甲】话说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金有余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众人都慌了,只道一时中了邪。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邪。”金有余道:“贤东!我扶着他,你且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灌他一灌。”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扶着立了起来。周进看看号板,又是一头撞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忙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了!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1)请简述周进和范进两人之间的关系。

(2)周进一到贡院就撞死在地下后,众人都慌了,只道一时中了邪。你赞同众人的判断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3)请各用一个字概括周进与范进二人相反的行为表现,不同行为表现的背后有着怎样相同的社会根源呢?

(4)范进中举前后,他老丈人胡屠户有不同的表现,请各举两例。

来源: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下列各题。

    那一日,(林冲和鲁智深)两个同行到阅武坊巷口,见一条大汉,穿一领旧战袍,手里拿着一口宝刀,插着个草标儿,立在街上,林冲也不理会,只顾和智深走着,说得入港。那汉在背后说道:“偌大一个东京,没一个识的军器的。”林冲听的说,回过头来,那汉飕的把那口刀掣将出来,明晃晃的夺人眼目。林冲看了,吃了一惊,失口道:“好刀!你要卖几钱?”那汉道:“索价三千贯,实价二千贯。”林冲道:“值是值二千贯。只没个识主。你若一千贯肯时,我买你的。”那汉道:“我急要些钱使。你若端的要时,饶你五百贯,实要一千五百贯。”林冲道:“只是一千贯,我便买了。”那汉叹口气道:“金子做生铁卖了。罢,罢!一文也不要少了我的。”……

    次日巳牌时分,只听得门首有两个差役叫道:“林教头,太尉钧旨,道你买一口好刀,就叫你将去比看。太尉在府里专等。”林冲听得,跟差役到一个去处,一周遭都是绿栏杆。林冲拿着刀,立在檐前。两个人自入去了。一盏茶时,不见出来。林冲心疑,探头入帘看时,只见檐前额上有四个青字,写道“白虎节堂”。林冲猛省道:“这节堂是商议军机大事处,如何敢无故辄入,不是礼!”急待回身,一个人从外面入来,林冲看时,却是本管高太尉。高太尉大怒道:“你既是禁军教头,法度也还不知道。因何手执利刃,故入节堂,欲杀本官。”叫左右把林冲推下。(第七回)

    这座猛恶林子,唤做“野猪林”,三个人奔到里面,董超、薛霸道:“俺两个正要睡一睡,只怕你走了。要我们心稳,须得缚一缚。”林冲道:“上下要缚便缚,小人敢道怎地。”薛霸腰里解下索子来,把林冲连手带脚和枷紧紧的绑在树上,便提起水火棍来,望着林冲脑袋上劈将来。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

    鲁智深把索子都割断了,扶起林冲,叫:“兄弟,俺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恐这厮们路上害你,特地跟将来。见这两个带你入店里去,洒家也在那店里歇。夜间听得两个把滚汤赚了你脚,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却被客店里人多,恐妨救了。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他倒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厮两个。”两个公人道:“不敢拜问师父,在那个寺里住持?”智深笑道:“问俺住处做甚么?莫不去教高俅做甚么奈何洒家?”两个公人那里敢再开口。鲁智深对林冲道:“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州。”

    行了十七八日,近沧州只有七十来里路程,再无僻静处了。鲁智深对林冲道:“兄弟,俺如今和你分手,异日再得相见。”却待分手,鲁智深看着两个公人道:“你两个撮鸟的头,硬似这松树么?”智深轮起禅杖,把松树只一下,打的树有二寸深痕,齐齐折了,喝一声道:“你两个撮鸟,但有歹心,教你头也似这树一般!”自回去了。两个公人道:“好个莽和尚,一下打折了一株树!”林冲道:“这个直得甚么,相国寺一株柳树,连根也拔将起来。”(第八、九回)

节选自《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1)文中大汉见林冲不理会自己手里拿的宝刀,故意说“偌大一个东京,没一个识的军器的”,他使用的是  法。

(2)大汉卖刀给林冲,其实不为赚钱,为什么还要反复讨价还价?

(3)请从文中找出一个表现鲁智深细心谨慎的例子:  ,而林冲与鲁智深不同,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林冲有何不同。

来源:2016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巨商蓄鹦鹉》,完成小题。
  一巨商姓段者,蓄一鹦鹉甚慧,能诵《陇客》诗及李白《宫词》、《心经》。每客至,则呼茶,问客人安否,寒暄。主人惜之,加意笼豢。一日段生以事系狱,半年方得释,到家,就笼语鹦鹉曰:“鹦哥,我自狱中半年不能出,日夕惟忆汝,汝还安否?家人喂饮无失否?”鹦哥谓之曰:“汝在禁数月不堪,不异鹦哥笼闭岁久?”其商大感泣,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乃特具车马携至秦陇,揭笼泣放,祝之曰:“汝却还旧巢,好自随意。”其鹦哥整羽徘徊,似不忍去。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①半年得释  (      )           ②笼语鹦鹉曰(     )
③鹦哥之曰 (      )           ④似不忍   (     )
(2)下列各句与“一日段生以事系狱”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可以为师矣
B.岁以大穰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而以天下事为己任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一 日 段 生 以 事 系 狱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乃特具车马携至秦陇,揭笼泣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说“鹦鹉甚慧”,它的“慧”表现在:①能诵诗文;②向客人问安;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下题。
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①。梁之边亭人劬力②数灌其瓜,瓜美;楚人窳③而稀灌其瓜,瓜恶。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恶也。楚亭人心恶梁亭之贤己,因夜往窃搔④梁亭之瓜,皆有死焦者矣。梁亭觉之,因请其尉⑤,亦欲窃往报搔楚亭之瓜。尉以请宋就,就曰:“恶!是何可?构怨,祸之道也。人恶亦恶,何褊⑥之甚也。若我教子,必每暮令人往,窃为楚亭夜善灌其瓜,勿令知也。”于是梁亭乃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楚亭旦而行⑦瓜,则又皆以灌矣,瓜日以美。楚亭怪而察之,则乃梁亭之为也。楚令闻之,大悦,因具以闻楚王。楚王闻之,赧⑧然愧,以意自闵⑨也。告吏曰:“征⑩搔瓜者,得无有他罪乎?此梁之阴让也。”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
【注】①数:方法。②劬(qú)力:辛勤劳作。劬,勤劳。③窳(yǔ):懒惰。④搔:翻动。⑤尉:主管军事的官员。⑥褊(biǎn):气量狭小。⑦行:巡视。⑧赧(nǎn):因羞惭而脸红。⑨闵:忧虑。⑩征:调查,追究。
用“/”为下面句子划分朗读停顿。(每句停一处)
①因 夜 往 窃 搔 梁 亭 之 瓜
②楚 亭 旦 而 行 瓜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请其尉   (      )          ②楚亭而察之  (    )
③因以闻楚王(     )           ④此梁之阴也(   )
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思一样的选项是:(    )
A 构怨,祸道也       孔子曰:何陋有(《陋室铭》)
B 乃谢重币           我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C 楚亭旦行瓜         往往死者相藉也(《捕蛇者说》)
乃梁亭之为也       至无可用 《黔之驴》)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人恶亦恶,何褊之甚也
②征搔瓜者,得无有他罪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艾子游于郊外,弟子通、执二子从焉。渴甚,使执子乞浆①于田舍。有老父映门观书,执子揖而请,老父指卷中“真”字问曰:“识此字,馈汝浆。”执子曰:“‘真’字也。”父怒不与,执子反以告。艾子曰:“执也未达,通也当往。”通子见父,父如前示之。通子曰:“此‘直八’两字也。”②父喜,出家酿之美者与之。艾子饮而甘之,曰:“通也智哉!使复如执子之认真,一勺水吾将不得吞矣。”
【注】①浆:古代一种酿制的微带酸味的饮料。②此“直”“八”两字也:古书为竖排,故有此说。
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识此字,汝浆 (     )②执子以告 (    )
③父如前之  (     ) ④艾子饮而之 (     )
使执子乞浆于田舍(     )⑥写出原文中的任意一句倒装句:
与“执子揖而请”中的“而”用法一致的是(      )

A.艾子饮而甘之 B.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拔山倒树而来 D.学而不思则罔

翻译句子
使复如执子之认真,一勺水吾将不得吞矣。
这则寓言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什么问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裴琰之
裴琰之作同州司户,年才弱冠,但以行乐为事,略不为案牍。刺史谯国公李崇义怪之问户佐。佐曰:“司户达官儿郎,恐不闲书判。”既数日,崇义谓琰之曰:“同州事物固系,司户尤甚,公何不别求京官,无为滞此司也。”琰之唯诺。复数日,曹事委积,诸窃议以为琰之不知书,遨游耳。他日,崇义召之,厉色形言,将奏免之。
琰之出,谓其佐曰:“文案几何?”对曰:“遽者二百余。”琰之曰:“有何多,如此逼人。”命每案后连纸十张,仍命五六人供研墨点笔。左右勉唯而已。琰之不之听,语主案者略言事意,倚柱而断之,词理纵横,文华灿烂,手不停辍,落纸如飞。倾州官僚,观者如堵墙,惊叹之声不已也。案达于崇义,崇义初曰:“司户解判邪?”户佐曰:“司户太高手笔。”仍未之奇也,比四五十案,词彩弥精。崇义悚怍,召琰之,降阶谢曰:“公之词翰若此何忍藏锋成鄙夫之过。”是日名动一州。
(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①司户:官名,主管户籍。②闲:熟习。③系:继,连接,这里引申为繁多。④遽者:这里指需紧急办理的案件。⑤勉唯:勉强答应。⑥翰:毛笔,引申为文辞。
用“/”给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公之词翰若此何忍藏锋成鄙夫之过。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崇义琰之曰    (2)同州事物系   (3)厉形言
(4)四五十案   (5)词彩精   (6)降阶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1)琰之不之听,语主案者略言事意。
(2)倾州官僚,观者如堵墙,惊叹之声不已也。
根据文意,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刺史谯国公李崇义怪之     问户佐。
②诸窍议以为琰之不知书,      遨游耳。
③命每案后连纸十张,仍命五六人     供研墨点笔。

A.①但 ②且 ③以 B.①且 ②为 ③而
C.①以 ②但 ③为 D.①而 ②但 ③以

裴琰之出身名门才华横溢,但据史料记载其官位并不显赫,请根据选文,推断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徐九思,贵溪人。嘉靖中,授句容知县。始视事,恂恂若不能。俄有吏空牒窃印者,九思摘其奸,论法。郡吏为叩头请,不许,于是人人惴恐 。为治,于单赤务加恩,而御豪猾特严。讼者,抶(鞭打)不过十。诸所催科,预为之期,逾期令里老逮之而已,隶莫敢至乡落。县东西通衢七十里,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九思节公费,甃(砌)以石,行旅便之。朝廷数遣中贵醮(祭祀)神三茅山,县民供应。九思搜故牒,有盐引金久贮于府者,请以给尝,民无所扰。岁侵,谷涌贵。巡抚发仓谷数百石,使平价粜而偿直于官。九思曰:“彼籴者,皆豪也。贫民虽平价不能籴。”乃以时价粜其半,还直于官,而以余谷煮
粥食饿者。谷多,则使称力分负以去,其山谷远者,则就旁富人谷,而官为偿之,全甚众。积九载,迁工部主事,历郎中,治张秋河道。漕河与盐河近而不相接,漕水溢则泛滥为田患。九思议筑减水桥于沙湾,俾二水相通,漕水溢,则有所泄以入海,而不侵田,少则有所限而不至于涸。工成,遂为永利。
[注]①单赤:孤苦无依的平民。②催科:催收租税。③中贵:有权势的太监。④盐引:商人运销官盐的凭证。
下列句中的“以”与“甃以石”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可一战 B.皆美于徐公 C.祭尉首 D.悉咨之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徐九思吏治严明,坚决处罚违纪官吏,尽管郡中上司求情也不赦免。治理百姓,则尽力施恩于孤苦无依的平民,严加管束邪恶奸猾的势力。
B.徐九思关心百姓疾苦,他翻修道路以方便交通,又在朝廷祭神扰民的情况下,请求动用府库中的盐税收入来补偿百姓,以减轻百姓的负担。
C.徐九思处理政事灵活变通,灾荒年份巡抚平价卖粮,他认为只有富豪才有能力买粮,因而动用部分粮食无偿周济濒于死亡的饥饿贫民。
D.徐九思注意水利建设,为避免河水泛滥淹没良田,他兴建工程沟通漕河、盐河,使水溢时能泄水入海,水少时又不致干涸,使百姓永久得利。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俄有吏空牒窃印者 袖           ②论法 如       
③县民供应   苦                  ④而官为偿之,全甚众  活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始视事,恂恂若不能。
(2)乃以时价粜其半,还直于官,而以余谷煮粥食饿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名著人物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