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言;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解释下列括号中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与友(期)行(         )       (2)去后(乃)至(        )
(3)相(委)而去(         )            (4)下车(引)之(        )
翻译句子:(4分)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
君:             尊君:                             家君:      
“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
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
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课内两则短文,完成后面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太丘舍(       )         (2)去后至(    )
(3)学而时习之,不亦乎(     )   (4)与朋友交而不乎(     )
下列加点字的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与人期行,相委去人不知不愠
B.友人惭,下车引学而时习
C.可为师矣幸甚至哉,歌咏志。
D.人谋而不忠乎可以师矣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齐桓公见小臣稷①,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②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骜禄爵者③,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④敢骜霸王乎?”遂见之,不可止。(《吕氏春秋•下贤》)
注: ①稷(jì):人名。②乘(shènɡ):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 ③骜禄爵者:指看轻功名利禄的人。 ④庸:怎么。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2)自枉屈           猥:                                           
(3)一日三至而得见   弗:                                          
(4)见布衣之士         布衣: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遂见之,不可止。
结合文意,说说甲文中先帝和乙文中桓公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幼时记趣》选段 ,完成文后问题。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选段第一段写的是            之趣,第二段写的是               之趣。
解释加点字含义。
(1)常蹲                      (2)以土砾凸者为邱               
(3)一癞蛤蟆也                   (4)数十               
翻译句子。
(1)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2)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划两处)
舌 一 吐 而 二 虫 尽 为 所 吞
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2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伤仲永》一文然后做题。10分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于材人远矣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仲永之悟,受之天也初极狭,才 B.未尝书具默而
C.父焉,借旁近与之渔人甚 D.忽啼之予尝古仁人之心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译文:
课文内容理解填空。(2分)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却“                                    ”,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第后面题目。
齐桓公见小臣稷
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之骜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
【注释】①骜:同“傲”。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一日三至弗见(        )      (2)亦可以矣    (          )
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纵然稷的夫人和孩子看不起爵位俸禄,又怎敢看不起我这样的中原霸主呢?
B.纵然稷的夫人和孩子看不起爵位俸禄,我又怎敢看不起中原霸主的大业呢?
C.就算稷先生看不起爵位俸禄,又怎么敢看不起我这样的中原霸主呢?
D.就算稷先生看不起爵位俸禄,我又怎敢看不起我中原霸主的大业呢?

齐桓公之所以赢得了许多国君相率而朝,是因为他能够“             ”
故事写齐桓公“一日三至弗得见”“五往而后得见”,并不是要突出他的坚毅性格,而是要强调生活中的一个道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14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日:“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日:“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日:“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日“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日:“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
(1)为天下(           )   (2)楚人之(      )
(3)今亦死(     )  (4)又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对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陈胜、吴广谋日    ②当立者公子扶苏
③家祭无忘告翁     ④失败成功之母

A.①和③相同,②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③不同,②和④相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2)乃丹书帛日“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节选部分是怎样表现陈胜非凡的领导才干的?(3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欧阳询观古碑
唐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注释】欧阳询:唐朝著名书法家。 索靖:晋朝著名书法家。 裘:皮衣。
、与文中“驻马观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至之市 B.两狼之并驱如故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D.驱之别院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1)数百步复 (      )      (2)疲(       )
(3)乃裘坐观(        )      (4)三日去(       )
、翻译句子。(2分)
唐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徐邈传
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太祖平河朔,召为丞相军谋掾,试守奉高令,入为东曹议令史。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沈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①。”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后领陇西太守,转为南安。
文帝践阼,历谯相,平阳、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所在著称,赐爵关内侯。车驾幸许昌,问邈曰:“颇复中圣人不?”邈对曰:“昔子反毙于谷阳,御叔罚于饮酒,臣嗜同二子,不能自惩,时复中之。然宿瘤②以丑见传,而臣以醉见识。”帝大笑,顾左右曰:“名不虚立。”迁抚军大将军军师。
明帝以凉州绝远,南接蜀寇,以邈为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至,值诸葛亮出祁山,陇右三郡反,邈辄遣参军及金城太守等击南安贼,破之。河右少雨,常苦乏谷,邈修武威、酒泉盐池以收虏谷,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家家丰足,仓库盈溢。乃支州界军用之余,市金帛骏马,以供中国。以渐收敛民间私仗,藏之府库。然后率以仁义,立学明训,进善黜恶,风化大行,百姓归心焉。西域流通,荒戎入贡,皆邈勋也。讨叛羌柯吾有功,封都亭侯,邑三百户,加建威将军。邈与羌、胡从事,不问小过;若犯大罪,先告部帅,使知,应死者乃斩以徇,是以信服畏威。赏赐皆散与将士,无入家者,妻子衣食不充;天子闻而嘉之,随时供给其家。弹邪绳枉,州界肃清。
正始元年,还为大司农。迁为司隶校尉,百僚敬惮之。公事去官。后为光禄大夫,数岁即拜司空,邈叹曰:“三公论道之官,无其人则缺,岂可以老病忝之哉?”遂固辞不受。嘉平元年,年七十八,以大夫薨于家,用公礼葬,谥曰穆侯。
(节选自《三国志》,有删节)
【注】①指饮酒而醉。②战国时期齐国丑女。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竟坐得免刑坐:因为
B.而臣以醉见识见:被
C.应死者乃斩以徇徇:示众
D.正始元年,还为大司农还:又,再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徐邈“肃清州界”举措的一组是
①邈辄遣参军及金城太守等击南安贼,破之
②市金帛骏马,以供中国
③以渐收敛民间私仗,藏之府库
④然后率以仁义,立学明训
⑤西域流通,荒戎入贡,皆邈勋也
⑥若犯大罪,先告部帅,使知,应死者乃斩以徇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④ D.③④⑤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得知徐邈违令饮酒而大怒,准备处罚徐邈,最终因为校事赵达和度辽将军鲜于辅的劝谏才得免。
B.魏文帝认为凉州距内地很远,南面与蜀汉相接,于是任命徐邈为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徐邈不负所望,最终使凉州界内清静安宁。
C.为了稳定边界,徐邈逐渐收缴了民间的私人兵器,并通过兴办学校、教化民众等措施,使社会风气逐渐好转。
D.朝廷任命徐邈为司空,徐邈认为百官都害怕他,且自己又老又病,不宜担任此官职,最终坚决推辞不到任。
来源:2011届湖北省八校联考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名著人物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