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题。
仁杰,仪凤中为大理丞,周岁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时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坐误斫昭陵柏树,仁杰奏罪当免职。高宗令即诛之,仁杰又奏罪不当死。帝作色曰:“善才斫陵上树,是使我不孝,必须杀之。”左右瞩仁杰令出,仁杰曰:“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愚以为不然。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易。臣今幸逢尧、舜,不惧比千之诛。昔汉文时有盗高庙玉环,张释之廷诤,罪止弃市。魏文将徙其人,辛毗引裾而谏,亦见纳用。且明主可以理夺,忠臣不可以威惧。今陛下不纳臣言,瞑目之后,羞见释之、辛毗于地下。陛下作法,悬之象魏,徒流死罪,俱有等差。岂有犯非极刑,即令赐死?法既无常,则万姓何所措其手足?陛下必欲变法,请从今日为始。古人云:假使盗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之?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杀一将军,千载之后,谓陛下为何主?此臣所以不敢奉制杀善才,陷陛下于不道。”帝意稍解,善才因而免死。
[注]①象魏:宫廷外面的阙门,古代悬法于上。
对下面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坐误斫昭陵柏树坐:因犯……罪 |
B.左右瞩仁杰令出瞩:示意 |
C.罪止弃市止:只是 |
D.且明主可以理夺夺:使……改变 |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必须杀之 | B.不惧比千之诛 |
C.陛下作法,悬之象魏 | D.陛下何以加之 |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狄仁杰在一年之内审理了17000个案例,居然没有发现一个冤案。 |
B.狄仁杰因为有幸遇到了尧、舜,所以不担心自己会像比干一样被杀掉。 |
C.狄仁杰认为高宗如果不纳谏,自己死后都没有脸面去见地下的张释之、辛毗。 |
D.狄仁杰劝谏高宗要勇于变法,实行仁政,不要滥杀无辜。 |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90分)
四、
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愚以为不然。
填空。(10分,每空2分)
①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② ,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③欲为圣明除弊事,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④李清照《醉花阴》一词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的“黄花”指的是 ,这句表达了词人 。
阅读《宋史•杨时传》,完成后面问题。(14分)
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①,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②。于熙、元之际,河、洛③之士翕然④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⑤,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⑥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号曰龟山先生。
【注释】①属(zhǔ)文:写文章。②绝学:宏伟独到的学术。③河、洛:黄河与洛水,也指这两条河之间的地区。④翕(xī)然:统一或协调的样子。⑤寝门:内门。⑥游酢:字定夫,建州建阳人。程门四大弟子之一。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河、洛之士翕然师之 ( ) ②时盖年四十 ( )
③颐既觉 ( ) ④侍立不去( )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以师礼见颢于颍昌
A.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 B.遂以名楼(《黄鹤楼》) |
C.一儿以日初远(《两小儿辩日》) | D.以其境过清 (《小石潭记》) |
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时 河 南 程 颢 与 弟 颐 讲 孔、孟 绝 学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颖昌,相得甚欢。
⑵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活板》)
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2 分)
【链接】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送东阳马生序》)
选文与链接材料都写到了“雪”,试分别回答写“雪”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胡宗宪)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会得白鹿,属文长代作表。表上,永陵喜甚。公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军股栗。有沙门负资而秽,酒间偶言于公,公后以他事杖杀之。其信任多此类。( 节选自袁弘道《徐文长传》)
下列句中的“而”与“信心而行”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黑质而白章 | B.夺而杀尉 |
C.朝而往 | D.而吾以捕蛇独存 |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徐文长虽然屡次乡试都未考中,但是总督胡宗宪知晓他的才能,仍旧聘请他做幕客。 |
B.胡宗宪统领几支军队,威振东南一带,军人们都十分畏惧他,只有徐文长敢和他开玩笑,丝毫没有畏惧顾虑。 |
C.徐文长在一酒楼喝酒,有一个和尚依仗有钱财而行为不轨,徐文长暗中写短函迅速告达胡宗宪,胡宗宪立刻命令将他绑进衙门斩首。 |
D.胡宗宪凡是诱降汪直、徐海等盗寇的计谋,都和徐文长慎密商议,然后付诸实行。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胡公皆许之 ②属文长代作表 _________
③一军股栗 ④公后以他事杖杀之 _________
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信任多此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文言文
郭猫儿
扬州郭猫儿,善口技。庚申(清康熙十九年)中,余在扬州,一友挟猫儿同至寓。比晚酒酣,郭起请奏薄技,于席右设围屏,不置灯烛,郭坐屏后,主客静听。
久之,无声。少之,群鸡乱鸣,其声之种种各别。俄闻父呼其子曰:“天将明,可以宰猪矣。”其子起至猪圈中饲猪,则闻群猪争食声,吃食声,其父烧汤声,进火倾水声。其子遂缚一猪,猪被缚声,磨刀声,杀猪声,猪被杀声,出血声,爝(xún)剥声,历历不爽也。父又谓子:“天已明,可卖矣。”闻肉上案声,即闻有卖肉数钱声,有买猪首者,有买腹脏者,有买肉者。正在纷纷争闻不已,砉(huā)然一声,四座俱寂。
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一友挟猫儿同至寓( ) (2)其子遂缚一猪( )
对画线句“比晚酒酣,郭起请奏薄技,于席右设围屏”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等到那晚酒过三巡,郭猫儿站起来,请主人允许略献薄技以助兴,在宴席右侧摆设围屏数扇。 |
B.那个晚上酒过三巡后,郭猫儿站起来,请主人允许略献薄技以助兴,在宴席右侧摆设围屏数扇。 |
C.等到那晚酒过三巡,郭猫儿站起来,请主人允许演奏薄技以助兴,在宴席右侧摆设围屏数扇。 |
D.那个晚上酒过三巡后,郭猫儿站起来,请主人允许演奏薄技以助兴,在宴席右侧摆设围屏数扇。 |
用四字短语概括郭猫儿表演的口技的主要内容,并说说作者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郭猫儿技艺的精湛。
阅读文章,完成小题。
钱金玉官松江千总,性刚果,尚廉节。道光壬寅鸦片衅起,钱方假归省(xǐng)亲,闻讯,即束装起行。其戚友尼①之,曰:“军事方急,祸福不可知,君方在假,上官又未有文檄趣君往,何急急为?”钱不听。径至吴淞,从守西炮台,与部卒同饮食卧起,以力战相勖②。及东炮台陷,弹丸咸集于西炮台。钱奋勇督战,喋血数小时,左臂中三弹,曾不少却。其近卒泣陈劝之:“公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幸勿为吾母虑也!”未几,一弹来,中左乳,遂仆。弥留之际,犹大呼“贼奴误国”不置。
注释:① 尼:劝阻。 ②勖:勉励。
下面哪句中“之”的用法与意义同“其近卒泣陈劝之”中的“之”一样?( )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B.齐之习辞者也 |
C.至之市 | D.吾欲辱之 |
请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 )
A.钱金玉在抗击英军入侵时与将士们同甘共苦,英勇奋战。 |
B.这篇短文介绍了钱金玉虽家有老母仍毫不避难,身负重伤,力战而死。 |
C.钱金玉接到上级的命令后慨然奔赴前线,抗击英军,为国捐躯。 |
D.钱金玉性格刚强果敢,有节气,至死还心怀国家,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钱金玉官松江千总 官:________ ②径至吴淞 径:________
③及东炮台陷 及:________ ④曾不少却 少:________
翻译下面句子。
(1)钱方假归省亲,闻讯,即束装起行。
(2)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
阅读下面的《蛋清借书》一文。(16分)
景清倜傥①尚大节,颁乡荐②,游国学。时同舍生有秘书③,清求而不与。固请,约明日还书。生旦往索。曰:“善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生忿,讼于祭酒④。清即持所假书,往见,回:“此清灯窗所业书。”即诵彻卷。祭酒问生,生不能诵一词。祭酒叱生退。清出,即以书还生,曰:“吾以子珍秘太甚,特以此相熙耳。”
①倜(tì)傥(tǎng):洒脱,不拘束。 ②领乡荐:科举制度在各省举行的考试叫乡试,乡试考中的称为举人,也叫领乡荐。③秘书:少见的珍贵书。④祭酒:国子监的主管官员。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约明日还书( ) ②亦未假书于汝( )
③益习其声( ) ④家人发箧视之( )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即以书还生
A.跪而拾之以归 | B.以幽阴深邃奇 | C.以为且噬己也 | D.普又以其人奏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此清灯窗所业书。(2)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3)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从景清读书的这则充满戏剧性的故事中,你读出了景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解说。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知越州赵公① ,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库钱仓粟几人,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②,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使自十月朔③,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
(选自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
注:①赵公:赵抃(1008—1084),字阅道,谥清献,衢州西宁(今浙江衢县)人。晚年执越州政务,政治卓著。②故事:向来规矩。③朔:农历每月初一。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其仁足以示天下以昭陛下平民之理 |
B.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而形貌昳丽 |
C.忧其且流亡也且焉置土石 |
D.虽死得无失敛埋虽杀臣,不能绝也 |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二处)
募 僧 二 人 属 以 视 医 药 饮 食 令 无 失 所 恃。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
结合句子内容说说下列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
古代志士仁人常“以仁为己任”,请联系本文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分别简要分析“仁”的具体内涵。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1﹣3题。
那天清晨,我在花园里摘了几朵刚刚开放的紫罗兰送给莎莉文老师,她高兴地想吻我的额头,可那时候除了母亲外,我不习惯其他的任何人吻我。于是,莎莉文小姐就轻轻把我搂在怀里,在我手上拼写出:"我爱海伦"几个字。
"爱是什么?"我不解地问。她把我搂得更紧了,用手指着我的心告诉我:"爱在这里。"
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心脏的跳动,可是对她的话我依然迷惑不解,因为当时除了那些具体的、能触摸的东西外,对于抽象的东西我还无法理解。我闻了闻她手里的紫罗兰,又是拼写又是打手势:"爱是花的香味吗?"
"不是。"莎莉文老师回答。
我感受到了温暖和煦的阳光正在照耀着我们,又想了想。"这是不是爱?"我指着阳光射来的方向问,"是太阳吗?"当时在我看来,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太阳更 美好的东西了,它赐予人类温暖和光明,滋养着美丽的花草树木使其茁壮成长。可是莎莉文小姐仍然连连摇头,我既迷惑又失望,真是奇怪,老师竟然没有办法让我明白爱的含义,爱究竟是什么呢?
大约过了一两天,……
我又问老师:"爱是太阳吗?""爱有点儿像太阳出来之前天空中的云彩。"老师回答说,也许她意识到我仍然无法理解,便用更浅显直白的话继续解释说:"你虽然无法摸到云彩,可是你能够感觉到雨水,你也知道,在经过一整天酷热日晒后,花草树木和干旱的大地得到雨水的滋润是多么幸福的事啊。爱也是这样,虽然你不能触摸到,但是你可以感受到爱带来的甜蜜和快乐,在爱的包围下,你才能快乐地成长,才会觉得幸福。"
(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三天"我"分别有哪些愿望?请结合原著回答。
(2)为什么说"爱"有点儿像"太阳出来之前天空中的云彩"?
(3)联系原著,概括海伦•凯勒的两种精神品质,并举例说明。
阅读名著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回是很早的时候了,我还很小,偶然走进她家去,她正在和她的男人看书。我走近去,她便将书塞在我的眼前道,“你看,你知道这是什么?”我看那书上画着房屋,有两个人光着身子仿佛在打架,但又不很象。正迟疑间,他们便大笑起来了。这使我很不高兴,似乎受了一个极大的侮辱,不到那里去大约有十多天。一回是我已经十多岁了,和几个孩子比赛打旋子,看谁旋得多。她就从旁计着数,说道,“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但正在旋着的阿祥,忽然跌倒了,阿祥的婶母也恰恰走进来。她便接着说道,“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
(选自《朝花夕拾》)
(1)文段中的“她”是 。除该篇作品外,“她”还在《朝花夕拾》中的 (篇名)里出现过。
(2)结合两篇作品中“她”的相关事迹,概括并分析其形象特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节选)
①他的手在口袋里摸着勃朗宁手枪扁平的枪身,手指习惯地捱住了枪柄。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
②“谁能想到,你会有这么一天?”
③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保尔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
④“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
(1)选文通过什么方式来描写保尔的一次精神危机?从中可以看出保尔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历程?
(2)文中最后写道:“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保尔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有益而充实,最终选择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从这件事中,我们看到保尔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
阅读以下文言文,回答下题。
陈涉世家(节选)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銍、酆、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人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解释文中加横线的词语。
(1)闾左: (2)度:
(3)屯: (4)比:
导致陈胜吴广起义有直接原因也有根本原因,请分别说出?(请用原文回答)
请问陈胜吴广起义之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陈胜、吴广发动了大泽乡起义,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加速了秦朝的灭亡,这与陈胜的性格特点是分不开的,请分析陈胜的人物形象?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诸将谓汉日:“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
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帝戒汉曰:“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疫,乃可击也。”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帝闻大惊。让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诏书未到。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汉乃召诸将厉之曰:“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成败之机,在此一举。”于是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
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及薨,赐谥曰忠侯
选出与“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小大之狱 | B.公将驰之 |
C.王之蔽甚矣 | D.何陋之有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汉从马上摔落伤了膝盖,撤回营帐。将领们提出,大敌当前,主帅因伤而卧,会使军中产生恐惧心理,吴汉立刻接受了他们的意见。 |
B.吴汉面对五万多敌人趁夜进攻、军中惊恐混乱的情况.处变不惊,镇定自若,坚卧不动。他的这一做法,一会儿便稳定了队伍。 |
C.吴汉没有听从皇帝告诫.以致落败。他吸取教训,在与刘尚的队伍会合后,树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蒙骗敌人,终于转败为胜。 |
D.吴汉具有朴实淳厚的品质,对家人的要求也很严格。他外出打仗时,妻儿曾经在家购买田产,吴汉回来后,责备了他们。 |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字
①今日封侯之秋 秋 ②公转营迫之 迫
③帝闻大惊。让汉曰 让 ④或多惶惧 或
翻译下列句子
(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2)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王翦将兵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
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① ,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②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龟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③,大破李信军,秦军走。
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目:“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④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
王翦果代李信击荆,大破荆军。
【注释】:①荆:楚国。 ②果:果断。 ③顿舍:停止。 ④为:惟。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少而好兵 (2)何怯也
(3)度用几何人而足 (4)将军虽病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
答:
下列选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信又攻鄢、郢,破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
B.始皇以为贤勇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
C.王翦言不用,因 谢病安陵君因 使唐雎史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
D.归老于频阳试用于昔日(《出师表》) |
你怎样看待王翦由“谢病”而重新“将兵”大破“荆军”的举动?试结合文段作简要分析。
答:
古文阅读(7——12)题
(甲)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请用“/”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①余 闻 之 也 久 ②非 复 吴 下 阿 蒙
填空。
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提炼出一个与作者不同的观点 。
②有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它能概括乙文的内容,这个成语是 。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
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
③即更刮目相待 更:
翻译。
⑴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简述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①
②
③
乙文的题目是编者加的。请根据文意,另选角度为乙文拟一个题目,并说明理由。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饭疏食饮水( ) (2)曲肱而枕之( ) (3)博学而笃志(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上节选内容涉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这三个方面。 |
B.选文第一则写了学习的三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其中,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境界最高。 |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的是要善于向周围的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学习。 |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句中的“择”字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说明了学习的关键在于他人身上,只有“择其善”去“其不善”,自己才能有所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