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小题。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①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仲博②孝敬,足以供养;滂从龙舒君③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④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顾谓其子曰:“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后汉书·党锢列传·范滂传》
【注】①督邮:汉郡守的属官。②仲博:范滂的弟弟。③龙舒君:指范滂的父亲,此时已死。
④李、杜:指李膺、杜密,当时名人,与宦官争,被害。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①即自诣狱( ) ②莫不流涕 ( )
③引与俱亡( ) ④顾谓其子曰( )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何敢以罪累君
A.以塞忠谏之路也 | B.跪而拾之以归 | C.以其境过清 | D.今以蒋氏观之 |
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试结合选段内容,说说范滂的为人品格。(2分)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①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馕粥②不充,日昃③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注释】①适:嫁 ②馕粥:稠粥 ③昃(zè)太阳偏西
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①既长,知其世家 ②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③往往馕粥不充 ④日昃始食
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之南都,入学舍 | B.遂大通“六经”之旨 |
C.方为秋田之害 | D.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
翻译句子。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请你在文中找出一句表现范仲淹生活或学习艰苦的句子,并谈谈从范仲淹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博学有才气。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恺之每食甘蔗,恒自梢至根。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尤善丹青,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
尤信小术,以为求之必得。人尝以一柳叶绐①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恺之喜,引叶自蔽,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
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注]①绐:欺骗。
(选自《晋书•文苑》,有删改)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1) 若云兴霞蔚 (2)恒自梢至根
(3) 人或怪之 (4)故俗传恺之有三绝
下列句中的“之”与“山川之状”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故时有物外之趣 | B.孔子云:何陋之有 |
C.谢安深重之 |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
(2) 尤信小术,以为求之必得。
根据文章内容,用文中词语填空。(2分)
谢安对顾恺之非常器重,是因为顾恺之的“ ”;顾恺之竟然相信一片柳叶能遮蔽 自己,并非常珍视它,足以显示他的“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甲】普性深沉有岸谷, 虽多忌克,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 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宋史·赵普传》)
【乙】宋太祖尝弹雀于后园,有群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急)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怒,诘其故,对曰:“臣以尚急于弹雀。”上愈怒,举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耶!”对曰:“臣不能讼陛下,然自当有史官书之。”上既惧又说,赐金帛慰劳之。
(司马光《涑水记闻》)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普少习吏事 ( ) ②读之竟日 ( )
③普颜色不变 ( ) ④他日补缀旧纸( )
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跪而拾之以归 |
B.太祖亟见之然自当有史官书之 |
C.普又以其人奏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 |
D.太祖尝弹雀于后园臣以尚急于弹雀 |
“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补缀旧纸”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翻译下列句子。
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甲】文中的赵普和【乙】文中的某臣在性格或品质上有什么共同点?请结合两段选文的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甲】【乙】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列题目。
【甲文】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文】
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zhuàn)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②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③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朕:皇帝自称。③恶:同“勿”
(选自《明史•宋濂传》)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2)卒获有所闻( )
(3)俟其欣悦( ) (4)或指其书曰( )
下面句子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濂具以实对 不以千里称也《马说》 |
B.间问群臣臧否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
C.善者与臣友,臣知之 何陋之有《陋室铭》 |
D.坐客为谁 为其来也《晏子使楚》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诚然,卿不朕欺。
【甲】文段在治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乙】文段在做人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节选自《出师表》)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
①躬耕于南阳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④庶竭驽钝
翻译下列句子。
(1)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能流传千古,原因之一是其言辞质朴,情真意切。如“遂许先帝以驱驰”读来平常,却是一诺许下,践行数十年,效忠两父子,历经无数危难而不改其志,千年后仍令我们动容感叹。
请你也从《出师表》中找出有此特点的语句,赏析其蕴含的情感。(不限于【甲】文选段。)
课外文言文阅读。
邓攸弃儿保侄
邓攸,晋人也,有弟早亡,惟有一儿,曰遗民。时值动乱,胡人入侵京师,掠牛马。邓攸挈妻子亡。食尽,贼又迫,谓妻曰:“吾弟早亡,但有遗民。今担两儿,尽死,莫若弃己儿,怀遗民走。”妻涕如雨。攸慰之曰:“毋哭,吾辈尚壮,日后当有儿。”妻从之。
【注释】:①胡人:匈奴人。②京师:京城。③挈:带着。④毋:不要。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食尽( ) ②邓攸挈妻子亡( )
③但有遗民( ) ④攸慰之( )
翻译:今担两儿,尽死,莫若弃己儿,怀遗民走。
从文中你看出邓攸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①,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太祖(曹操)闻而召佗,佗常在左右,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佗之绝技,凡此类也。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事,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②,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苟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悬,宜含宥之③。”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三国志·魏书·方技传》,有删节)
【注】①当须刳〔刳(kū)〕:剖开,开刀。②赐小豆四十斛〔斛(hú)〕古时量粮食的一种容器,一斛等于十斗。 ③宜含宥之〔含宥(yòu)〕宽容,原谅。
下列句中的“而”与“太祖闻而召佗”中的“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先天下之忧而忧 | B.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C.委而去之 | D.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
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 )
A.华佗医术高明,配制汤药不过用几味药,心里明了药物的分量、比例,用不着再称量,把药煮熟,让病人服饮,同时告诉服药的注意事项,病人很快就好了。 |
B.华佗不但能用中药给人治病,还会给人动手术,并发明了一种叫“麻沸散”的麻醉剂。可惜他的医书没有流传下来,是一大遗憾。 |
C.华佗医技卓绝,然而他本是读书人,以医术养活自己,心里常感懊悔。 |
D.华佗认为曹操是“挟天子而令诸侯”的奸臣,所以不愿为曹操治病,称病躲在家里。曹操多次用书信召唤,他都不愿前往。 |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①语其节度 语: ②若妻信病 信:
③此可以活人 活: ④佗亦不强 强:
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2分)
⑵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2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甲】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
江革①幼而聪敏,早有才思,六岁便属文,柔之②深加赏器,曰:“此儿必兴吾门。”九岁丁父艰③,与弟江观同生④,少孤贫,傍无师友,兄弟自相训勖⑤,读书精力不倦。十六丧母,以孝闻。服阕⑥与观俱诣太学,补国子生,举高第。谢朓⑦尝宿卫⑧,还过江革,时大雪,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嗟叹久之,乃脱所著襦,并手割半毡与革充卧具而去。
(节选自《梁书•江革传》)
【注释】①江革:人名 。 ②柔之:江革之父,江柔之。③父艰:父亲去世。④同生:孪生兄弟。⑤训勖:督促、勉励。⑥服阕:服孝期满。⑦谢朓:南朝宋著名诗人。⑧宿卫:值夜班。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稍稍宾客其父(以宾客之礼相待) | B.六岁便属文(写) |
C.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采和道理) | D.少孤贫(孤独)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泯然众人矣尘气莽莽然 |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为其名 |
C.与革充卧具而去待君久不至,已去 | D.乃脱所著襦蒙乃始就学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②十六丧母,以孝闻。
江革和方仲永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你最受启发的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题目。
李文定公家甚贫,同巷李生,每推财以济之。公感其意,拜为兄。寻举进士第一,李生遣人奉书通殷勤①,公口谢之而已,不答。书生惭,谓公挟贵忘旧,遂不复相闻。
后十年,公为左相,因而奏李生昔日周恤之义,愿授一官,以报其德。诏授左班殿直。公制袍笏,致书州将,令送生至公所。公与叙旧好,且谢曰:“昔日周旋,极不敢忘,幸被误恩②,乃获所愿。”
众然后服公性度弘远③,非狭中浅见之人所能度。
【注】①通殷勤:叙述恳切深厚的友谊。②被误恩:幸好被皇上错误地施与恩情,(得到皇上的信任和重用)。这是自谦的说法。③性度弘远:性情气度弘大长远。
下列选项中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谓公挟贵忘旧(陈旧) | B.极不敢忘(非常) |
C.因而奏李生昔日周恤之义(照顾) | D.昔日周旋(交往) |
下列选项中划线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每推财以济之以中有足乐者 |
B.非狭中浅见之人所能度口体之奉不若人 |
C.公感其意,拜为兄其真无马耶 |
D.幸被误恩,乃获所愿久而乃和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⑴致书州将,令送生至公所。
⑵众然后服公性度弘远,非狭中浅见之人所能度。
李文定在考中进士后,为什么对李生的“通殷勤”,只是“口谢之而已”?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廉 颇 思 赵
赵师数困于秦。赵王思复得①廉颇②,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③之。廉颇见使者一饭斗米肉十斤被(同“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使者还报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④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释】①复得:再起用。②廉颇:赵国的大将。③毁:诽谤,说坏话。④矢:通“屎”。
给下面句子断句。(有4处需要用逗号隔开)
廉颇见使者一饭斗米肉十斤被(同“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1)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 (2)多与使者金 (3)使者还报曰
翻译“赵王以为老,遂不召。”一句。
欧阳修苦读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lǘ )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必,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注:荻,芦苇秆)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家贫无资( ) 及其稍长( )
太夫人以荻画地( ) 或因而抄录( )
翻译下面句子。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请同学们回顾下学过的课文《送东阳马生序》,该文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文学家谁呢?请问他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与欧阳公一样的什么样的困难,他们都是怎么克服的呢?他们身上有怎样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①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②竭股肱③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永安]即白帝城。②[敢]谦词。有冒昧的意思。③[股肱]比喻辅佐之臣。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②由是感激( )
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④若嗣子可辅( )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甲】【乙】两段中加点的“大事”都指什么?并用一个成语概括“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请简要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诸葛亮为什么在【甲】文中追述自身经历并追忆【乙】文中提到的“白帝托孤”一事
呢?
(2)你从【甲】【乙】两段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怎样一个人?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以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划分下句的朗读节奏。
自 幼 所 作 诗 赋 文 字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孤 ( ) (2)为( ) (3)或( )
翻译下面句子。
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
太夫人在欧阳修幼年时是怎样教他读书的?(用原文回答)
欧阳修的勤奋好学表现在哪些方面?
读完选文后,你有何启示?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乙】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好学耽书①,昼夜相继,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俟②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③,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佥④称“圣小儿”。 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讲。生徒悉集,莹夜读书劳倦,不觉天晓。催讲既切,遂误持同房生赵郡李孝怡《曲礼》卷上座。博士严毅,不敢还取,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
注释:①耽(dān)书:酷爱读书。耽:迷恋,沉溺。②俟(sì):等,等到。③光明:光亮。④佥(qiān):全,都。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⑴解释下列【甲】【乙】两文中划线的词。
①晚年手不释卷( ) ②家人发箧视之 ( )
③父母恐其成疾( ) ④遂误持……《曲礼》卷( )
⑵与“为家人所觉”中“为”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寡学术,及为相 | B.十二,为中书学生 |
C.孰为汝多知乎 | D.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用“/”划出下面句子中两处朗读停顿。
时 中 书 博 士 张 天 龙 讲 《 尚 书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⑵俟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
【甲】【乙】两篇短文中,赵普和祖茔读书成才的经历,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