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浮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解释下列加点词。
(1)岂五百里哉 (    )       (2)长跪而之 (   )
(3)秦王色      (    )       (4)休降于天 (   )
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
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这句话,写出该句话的“潜台词”。
唐雎奉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了面对面的激烈斗争。在和秦王较量的第一回合,唐雎重申安陵君的“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断然拒绝秦王的“易地”。第二回合,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        A     ”,列举了专诸刺王僚、    B         C三个“士”的事例,并表示自己要效法他们,随即,以“     D     ”的实际行动,震慑秦王,不辱使命。
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 “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请列举一位,并用一两句话概述他的主要外交事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
鲁肃代周瑜,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①?”肃造次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③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节选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有改动)
【注】①虞:意料,预料。 ②造次:鲁莽,轻率。  ③拊(fǔ):抚摩。
下面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卿今当∕涂掌事 B.自以为∕大有所益
C.蒙∕年十五六 D.肃∕于是越席就之

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1)蒙以军中多务(     )    (2)即刮目相待(      )
(3)母欲罚之   (     )    (4)遂往蒙   (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 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
乙文结尾处画线句子的意思与甲文中哪句意思相近。
通读甲、乙两文,回答下面问题。
(1)吕蒙是怎样的一个人?
(2)想想乙文中的鲁肃对待吕蒙态度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艾子有孙,年十许,慵劣不学,每加榎楚①而不悛②。其子仅有是儿,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责必涕泣以请。艾子怒曰:“吾为若教子不善邪!”杖之愈峻。其子无如之何。
一旦,雪作,孙抟③雪而嬉,艾子见之,褫④其衣,使跪雪中,寒战之色可掬。其子不复敢言,亦脱其衣跪其旁。艾子惊问曰:“汝儿有罪,应受此罚,汝何与焉?”其子泣曰:“汝冻吾儿,吾亦冻汝儿。”艾子笑而释之。
(选自〔明〕陆灼《艾子后语》)
【注释】①榎(jiǎ)楚:分别是灌木的名字,古代常用来做为刑具,这里指用木条或棍棒抽打。
②悛(quān):悔改。③抟(tuán) :同“团”,把散碎的东西捏聚成团。④褫(chǐ):剥夺。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其子仅有是儿(        )                 ②责必涕泣以请(        )
③杖之愈峻(        )                     ④其子不复敢言(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艾子笑而释之

A.得而腊之以为饵 B.朝而往 C.而吾以捕蛇独存 D.黑质而百章

请根据要求,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1)孙抟雪而嬉 (标在动宾之间)
(2)寒战之色可掬(标在主谓之间)
翻译下列句子。
(1)吾为若教子不善邪?译文:
(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译文:
艾子最后为什么“笑而释之”呢?请结合文章,用自己的话阐述理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翦将兵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
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 ,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龟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秦军走。
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目:“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
王翦果代李信击荆,大破荆军。
【注释】:①荆:楚国。 ②果:果断。 ③顿舍:停止。 ④为:惟。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少而                       (2)何
(3)用几何人而足                 (4)将军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
答:
下列选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信又攻鄢、郢,破辍耕垄上(《陈涉世家》)
B.始皇为贤勇咨臣当世之事(《出师表》)
C.王翦言不用, 谢病安陵君 使唐雎史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D.归老频阳试用昔日(《出师表》)

你怎样看待王翦由“谢病”而重新“将兵”大破“荆军”的举动?试结合文段作简要分析。
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小题。
《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
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义。
(1)耕于南阳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遂许先帝以驱驰                    (4)深入不
翻译: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这两段文字中作者回顾了哪几件往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小题。
【甲】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节选自陈寿《隆中对》)
【乙】诏曰:“贤才,国之宝也。古圣王劳于求贤,若高宗之于傅说①,文王之于吕尚②。彼二君者,岂其智不足哉?顾③皇皇④于版筑鼓刀之徒⑤者,盖贤才不备,不足以为治。鸿鹄之能远举者,为其有羽翼也;蛟龙之能腾跃者,为其有鳞鬣也;人君之能致治者,为其有贤人而为之辅也。                      (选自清·夏燮 《明通鉴》 )
[注释] ① 傅说(yuè):殷人,传说傅说原在傅岩之野服刑筑墙,被殷高宗武丁发现任用为相,政绩卓著,殷出现中兴局面。② 吕尚:周初人.,相传钓于渭水之滨,周文王出猎相遇,同载而归,立为师,后辅佐武王灭殷,建立周朝。③顾:副词,却。④ 皇皇:同“惶惶”,匆匆忙忙、急切的样子。⑤版筑鼓刀之徒:筑墙和杀猪的人
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由是先主遂               (2)然志犹未
(3)高祖 之以成帝业             (4)则命一上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君之能致治者,为其有贤人而为之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在隆中提出的对策分析中特别强调了怎么?举例说明。
答:
刘备身为“帝室之胄”却能“三顾茅庐”,终成霸业。结合甲、乙两段材料,说说你对此有何评价。
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信①数与萧何②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者数十人,信何等已数言上③,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注释]①信:韩信。②萧何:刘邦的丞相。③上:帝王,这里指刘邦。
(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节选)
下列加横线的字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为将,信必不留 /千里不敢易也(《唐雎不辱使命》)
B.诸将行道者数十人 / 或以为死,或以为(《陈涉世家》)
C.信何等已数言上 /孤不德量力(《隆中对》)
D.亡,何也? /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下列句子加点字字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临崩寄臣大事也 (《出师表》)/ 而安陵五十里之地存者(《唐雎不辱使命》)
B.王曰:“为大将” /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C.辍耕垄上(《陈涉世家》) /又间令吴广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
D.信数与萧何语,何奇 /怅恨久(《陈涉世家》)

翻译下列句子
(1)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2)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上文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这段文字讲述的是哪个著名的典故?因为韩信的命运都与萧何有关,民间有句俗语流传甚广,请写出这句俗语。文末“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一句蕴含着萧何怎样的态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凤笃学
高凤,字文通,家以农亩为业。.妻常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乃省。(选自李贽《初谭集》
翻译划线句子
有关“潦水流麦”的故事,中外都有。请再举两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题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刘义庆 《人琴俱亡》)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①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汤汤②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③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④,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⑤声哉?”
——选自《列子·汤问》
①志:志趣,心意。 ②汤汤:宽广的样子
③卒:通“猝”,突然。 ④操:琴曲。⑤逃:隐藏。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A.弦不调 B. 恸绝良久
C.伯牙鼓琴 D.伯牙所

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画两处)
钟子期辄穷其趣。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A.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B.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你认为子猷“月余亦卒”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说明。
“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出师表  诸葛亮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解释下列加粗词语意思。
(1)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必能裨补阙漏
(3)猥自枉屈                        (4)后值倾覆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
B.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
C.选文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
D.作者在文末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与赏析(49分)
(一)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秦昭王,官至上卿。骜子曰武,武子曰恬。恬尝书狱典文学。始皇二十三年,蒙武为秦裨将军,与王翦攻楚,大之,杀项燕。二十四年,蒙武攻楚,虏楚王。蒙恬弟毅。
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暴师于外十余年,居上郡。是时蒙恬威振匈奴。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之。而亲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
下列句中的“之”和“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怅恨久之 B.楚人怜之
C.何陋之有 D.辍耕之垄上

下面关于本语段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蒙恬的先辈是齐国人,在其祖父这一辈才从齐国到秦国去的。
B.蒙恬早年并非是将军,后来由于出身将门做了秦国的将军。
C.秦始皇非常推崇蒙氏一族,对蒙恬和他的弟弟蒙毅都很信任。
D.蒙恬和他的士兵曾在外东征西讨了十余年,最后才在上郡安定下来。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自齐秦昭王     事:             ②大之   破:
③据阳山,逶蛇而北  北:            ④信任之 贤:
翻译下列句子
(1)蒙恬者,其先齐人也。
翻译:                                                        
(2)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
翻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文言文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乙]项籍①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②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注释:①籍:项羽的字。②项梁:项羽的叔叔
下面每组中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吴广 爱人我行我 B.皆已失而遇
C.学万人众我寡 D.梁与籍观与时

解释划线的字

A.广数言欲亡 B.尉果广
C.项梁 D.吴中子弟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⑴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⑵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⑶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梁以此奇籍。
对秦的统治,不同的人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请阅读下面材料,对相关历史人物任选一人做一点简要评价。
①陈涉:“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②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③高祖(刘邦)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涉世家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 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 为天下            ②扶苏以谏故           ③上使外
④乃丹帛曰            ⑤第令毋斩              ⑥ 尉果广
下面句子中的“之”字没有指代作用的一项是(   )

A.怅恨久之 B.二世杀之 C.楚人怜之 D.固以怪之矣

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陈胜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表明自己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
B.“天下苦秦久矣”说明百姓痛恨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处处积蓄着反抗的力量。
C.陈胜打出扶苏、项燕的旗号,寄托了对二人的怀念,并立志替二人报仇。
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②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选文中体现起义领袖勇于打破封建尊卑观念,善于激励众人反抗决心的一句话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7分)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歆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①读书,有乘轩冕③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
注:①同席:唐代以前人都是席地而坐,一席至少可坐二人。②乘轩冕:乘车。
写出句子大意。(2分)
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
本文写了哪两件事:(3分)
从文中可以看出管宁是怎样的人? (2 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文言文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乙]项籍①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②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注释:①籍:项羽的字。②项梁:项羽的叔叔
下面每组中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吴广 爱人我行我 B.皆已失而遇
C.学万人众我寡 D.梁与籍观与时

解释划线的字

A.广数言欲亡 B.尉果广
C.项梁 D.吴中子弟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⑴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⑵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⑶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梁以此奇籍。
对秦的统治,不同的人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请阅读下面材料,对相关历史人物任选一人做一点简要评价。
①陈涉:“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②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③高祖(刘邦)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