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雷震的《村晚》,回答下题。
草满池塘水满陂① ,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释】①陂(bēi):水岸。 ②漪:水波纹。 ③腔:曲调。
(1)直接描写乡野黄昏景物的诗句是 。
(2)诗中的 “横”字富有表现力,请结合诗歌内容赏析其表达作用。
(3)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相应的题目。
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诗中一个“ ”字生动地写出了山林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
塞外杂咏①
林则徐
天山万笏②耸琼瑶,早我西行伴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被革职后,西行伊犁途中。②笏:封建时代大臣上朝拿的手板,用象牙、玉石或竹片制成,可以在上面记事。
阅读上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1)具体分析“天山万笏耸琼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天山什么特点?
答:
(2)体会“我与山灵相对笑”中“笑”的含义,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阅读王之涣的《凉州词》,完成小题。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凉州词》中有这么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有人认为“黄河”应为黄沙,你怎么看?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文中用 一词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
这是一首咏物诗,请简要说明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古诗
九日寄子约① [明]皇甫汸
漫有登高兴, 兼当望远何? 对花惊白发, 见雁忆黄河②。
乱后书来少, 霜前落木多。 不堪羁宦③日, 同是阻干戈。
[注]①子约:即皇甫濂,作者之弟;②黄河:指代故乡;③羁宦:离家在外做官。
从这首诗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中,可判断标题中的“九日”是指_____节。
本诗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作赏析。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题。
初夏睡起
(宋) 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这首诗紧扣初夏的景物 、 ,描写生活风情,诗趣盎然。(2分)
体味“闲看儿童捉柳花”一句中“捉”字的妙处。
诗歌阅读(4分)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本诗作者所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秋山(其二)
(宋)杨万里
乌桕①平生老染工,错将铁皂②作猩红。
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③孤松掩醉容。
【注】①乌桕树: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秋季颜色由绿变红。《长物志》:“秋晚叶红可爱,较枫树耐久,茂林中有一两株,不减石径寒山也。”②铁皂:暗褐色 ③倩:请,央求。
历代以秋为题的诗大多悲愁感伤,与之相比,本诗新颖别致、充满谐趣。请赏析三、四两句。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赏析划线的词“聚”和“怒”表达效果。
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文中用 一词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
这是一首咏物诗,请简要说明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歌赏析。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1)诗人借“ ”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
之情。
(2)请你简述这首咏史诗说明的道理。
古诗文阅读
(一)
房兵曹胡马
唐·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附陆游词: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3.有人说,这首诗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在情感的表达方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词内容做出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请分别概括两阕的主要内容。
答:
上阕中作者望见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答:
体会“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中“封”“飘”的妙处。
答:
“风流人物”在文中是指什么样的人物?
答:
全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