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诗人选择早春时节特有的景物,生动的描绘出大自然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与活力。 |
B.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 这是词人对记忆中豪迈壮美的军营生活的描写"醉里""梦回"表现出词人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
C. |
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着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诗人由"残损的手掌"展开想象,"广大的土地"象征祖国,"灰烬""血""泥"写出了沦陷区的凄惨景象。 |
D. |
我想那飘渺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界上没有的珍奇。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诗句描绘了"天上街市"的奇景,诗人用两个"定然",语气肯定,将读者带入美好的现实世界。 |
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2分)
A.杜甫《春望》首联言明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怀凄然。 |
B.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风)直到夜郎西”,诗人将明月拟人化,想象奇特。 |
C.白居易《观刈麦》中“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侧面写尽农民矛盾的心理。 |
D.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起笔的“老夫”与词中的“鬓微霜”相照应。 |
下面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借景抒情,描绘了一幅萧瑟、冷落的冬天图景,表达了追求“伊人”却求之不得的凄清、冷落的思想感情。 |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用形象的比喻表现了作者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一片痴情。 |
C.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表达了作者要报效祖国,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这两句诗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
对《过零丁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颔联先后从个人和国家两方面抒写遭遇,对仗工整,比喻贴切,形象鲜明,感情挚烈。 |
B.颈联巧用地名抒写自己忧虑不安的心情,显得生动.真切。 |
C.尾联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诗,表现出他的高尚节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使全诗由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 |
D.全诗将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起来,表达了视死如归的决心和死得其所的意愿,反映了他崇高的以死报国的生死观。 |
对下面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A.月亮勾起诗人的绵绵情思,清远的笛声在耳边响起,浓浓的思乡情在月光和笛声中弥漫开去。 |
B.思乡带给诗人的并不是甜美的回忆,而是怅惆的愁绪,毕竟别离太久,故乡的记忆已经模糊如在雾里。 |
C.但记忆永驻,乡愁不灭,就像那棵长青不老的树。树则可以不老,乡愁何时得以终结诗人把无尽的惆怅和期待留给读者品味。 |
D.诗歌通过笛声、月亮、树这样一些形象,构成一幅意境深沉而悠远的画面,表达出作者个人思乡的忧伤和苦闷。 |
周恩来曾因参加日内瓦会议不能欣赏到自己所喜爱的海棠花,邓颖超便剪下一枝海棠花制成标本寄给周恩来。此情此景可用下列哪一句古诗来概括。( )
A.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C.羁客有家归未得,对花无语两含情。 |
D.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名著阅读。
(1)下列名著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 |
B.唐僧本是如来的第二弟子金蝉子转世,取经成功后,他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
C.猴王大闹蟠桃会和偷吃金丹,四大天王奉命围困花果山,如来佛祖保举二郎神去捉拿,观音助二郎神以金刚套,最终制服猴王。 |
D.唐僧西天取经所经历的第一场劫难是双叉岭遇到虎精,太上老君把他搭救出来。 |
(2)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后面问题。
你看那水性的君王,愚迷肉眼不识妖精,转把他一片虚词,当了真实,道: “贤驸马,你怎的认得这和尚是驮公主的老虎?”那妖道:“主公,臣在山中, 吃的是老虎,穿的也是老虎,与他同眠同起,怎么不认得?”国王道:“你既认 得,可教他现出本相来看。”怪物道:“借半盏净水,臣就教他现了本相。”国 王命官取水,递与驸马。那怪接水在手,纵起身来,走上前,使个“黑眼定身法”,念了咒语,将一口水望唐僧喷去,叫声:“变!”那长老的真身,隐在殿上,真个变作一只斑斓猛虎。
选段中“那怪”是什么怪?“公主”指的是谁?唐僧被妖怪变成斑斓猛虎,白龙勇战妖怪,负伤撤退,八戒又打不过妖怪,此时悟空与沙僧身在何处?后来如何转化危机?
下列诗句中有一句不是送别诗,是(3分)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下列诗句中与“莲”无关的一项是( )
A.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C.清塘饮水下藕根,春风带露沾侬衣。 |
D.花中君子来哪方?婷婷玉立展娇容。 |
《泊秦淮》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A.这是一首感时愤世之作,借前代亡国之音,讽刺晚唐时期社会风气的衰退淫靡。 |
B.首句连用两个“笼”字,把烟、水、月、沙四者交融在一起,勾画出一幅夜色迷茫、凄清颓废的气氛。 |
C.第三句,表面斥责无政治头脑的“商女”,实际上暗讽唐代统治者不知亡国之恨。 |
D.尾句“犹唱”二字是以曲笔写深意,暗笑商女曲目不多,老是唱着那首《玉树后庭花》。 |
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A.过尽千帆皆不是,肠断白蘋洲。(温庭筠《望江南》) |
B.浊酒一杯家万里,未勒燕然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
C.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
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
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
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
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 |
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其中《琐记》最大的价值是为人们提供了一幅生动的关于中国最早的现代教育机构“洋务学堂”的风俗画。 |
B.格列佛游历利立普特小人国时,发现他们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第一名将会获得红丝线,第二名获得蓝丝线,第三名获得绿丝线。 |
C.《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1876年发表的代表作品,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 |
D.《水浒传》中的众英雄从第十六回“吴用智取生辰纲”开始,就走上了联合斗争的道路,这比个人的反抗力量大多了。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铭”,刻在器物上的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一般文辞精炼、讲究押韵。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刘禹锡的《陋室铭》。文中的主旨句是“何陋之有?”。 |
B.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都出自他的散文诗集《朝花夕拾》。 |
C.新闻又称为消息,其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报道迅速及时。一则新闻通常包括标题、电头、导语、主体和结语这五结构。 |
D.杜甫的诗“三吏”“三别”,真实的反应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石壕吏》便是其中的一首。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说》《岳阳楼记》《水调歌头》《小石潭记》的作者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B《藤野先生》《雪》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作品,前一篇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后一篇出自他的散文诗集《野草》。
C《浪之歌》《雨之歌》都是选自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泪与笑》。
D《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文章先抑后扬,对托尔斯泰外貌的真实刻画是为了在下文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茨威格的作品《伟大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