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①,日煮粥一釜②,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其二,断齑③数茎啖④之。留守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自讶曰:“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仲淹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已久,今遽亨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注释】①南都书舍:当时有名的书院。②釜:锅子。③齑(jì):腌菜或酱菜。④啖:吃。⑤留守:官职名称。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2)礼愈至
(3)日煮粥一釜
(4)馈以佳肴
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不敢出一言以复(来)遗以食物(把) |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向)就学于南都书舍(在) |
C.俟其欣悦(他,指老师)其喜洋洋者矣(他,指范仲淹) |
D.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的)辍耕之垄上(去)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表。
选文 |
主要人物(人名) |
主要内容(限8个字) |
共同点 |
甲文 |
(1) |
借书抄书,从师求教 |
(3) |
乙文 |
范仲淹 |
(2) |
从下列(1)(2)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甲文的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你是否赞同这种从师态度?为什么?
(2)范仲淹不吃同学的父亲送给他的好饭好菜。你是否赞同这种行为?为什么?
(一)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
①人皆伏其精练 ( ) ②旬日子方皆尽 ( )
③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 ④是吾剑之所从坠 ( )
翻译。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③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三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得形神兼备,试分析好在哪里?
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孔子怎样的交友原则和态度?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于 令 仪 诲 人
曹州①于令仪者,市井人②也,长厚③不忤④物,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入其家,诸子擒之,乃邻舍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⑤,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⑥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 (摘自《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 曹州:古地名,今山东曹县。 ② 市井人:做生意的人。 ③ 长厚:为人忠厚。 ④ 忤:触犯。 ⑤ 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 ⑥十千:即一万铜钱。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1)如其欲与之 ( ) (2)既去 ( )
(3)盗大恐( ) (4)夜负十千以归(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耶?
.从于令仪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营丘士好折难
营丘士,性不通慧,每多事,好折难①而不中理。一日,造艾子问曰: “凡大车之下,与橐驼②之项,多缀铃铎③,其何故也?”艾子曰:“车、驼之为物甚大,且多夜行,忽狭路相逢,则难于回避,以借鸣声相闻,使预得回避尔。”营丘士曰:“佛塔之上,亦设铃铎,岂谓塔亦夜行而使相避邪?”艾子曰:“君不通事理,乃至如此!凡鸟鹊多托高以巢,粪秽狼藉,故塔之有铃,所以警鸟鹊也,岂以车驼比邪?”营丘士曰:“鹰、鹞④之尾,亦设小铃,安有鸟鹊巢于鹰鹞之尾乎?”艾子大笑曰:“怪哉,君之不通也! 夫鹰準⑤击物,或入林中,而绊足绦⑥线,偶为木之所绾,则振羽之际,铃声可寻而索也,岂谓防鸟鹊之巢乎?”营丘士曰:“吾尝见挽郎⑦秉铎而歌,虽不究其理,今乃知恐为木枝绾,而便于寻索也!”抑不知绾郎之足者,用皮乎?用线乎?”艾子愠而答曰:“挽郎乃死者之导也,为死人生前好诘难,故鼓铎以乐其尸耳!”
【注释】 ①折难:好与人争辩。②橐驼:驼铃。 ③铎:古乐器。④鹞:猛禽。⑤準:寻找目标。⑥绦:绳、带。⑦挽郎:送葬时唱挽歌的人。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造艾子问曰(往 ,到) | B.偶为木之所绾(挂住) |
C.安有鸟鹊巢于鹰鹞之尾乎(筑巢) | D.故鼓铎以乐其尸耳(快乐)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
A.好折难而不中理佣者笑而应曰 |
B.则难于回避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
C.佛塔之上孤之有孔明 |
D.挽郎乃死者之导也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故塔之有铃,所以警鸟鹊也,岂以车驼比邪?
②怪哉,君之不通也!
.本文讽刺了哪类人?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狄梁公与娄师德
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选自宋·王谠《唐语林》)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1)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 ( )
(2)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 ( )
(3)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 )
(4)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 )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
娄师德是怎样的一个人?短文是如何刻画娄师德形象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1)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 )
(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 )
(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
、下列句中“以”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A.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
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
C.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出一个能体现“人和”重要性的事例。
(三)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毋为刻急①也。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玩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折拉而死。上帝②亦心心爱念,吾辈竟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万物将何所托命乎?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③而姑纵惜也。家人④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飧⑤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⑥,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
【注释】①刻急:苛刻严峻。②上帝:老天。③犹子:兄弟之子。④家人:仆人。⑤飧(sūn):熟食品。⑥无可如何:无可奈何。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务令忠厚 (2)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 (3)若吾儿坐食好物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之”的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岂有不爱之理 | B.驱其残忍之性 |
C.醉翁之意不在酒 | D.辍耕之垄上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⑥,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
.文中作者希望弟弟把儿子教育成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28
于中丞成龙按①部至高邮。适巨绅家将嫁女,妆奁甚富,夜被穿窬②席卷而去。刺史无术。公令诸门尽闭,止留一门放行人出入,吏目守之,严搜装载。又出示谕阖城户口各归第宅,候次日查点搜掘,务得赃物所在。乃阴嘱吏目:设有城门中出入至再者捉之。过午得二人,一身之外,并无行装。公曰:“此真盗也。”二人诡辩不已。公令解衣搜之,见袍服内着女衣二袭,皆奁中物也。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选自《聊斋·于成龙》)
[注]①按:巡视,巡行。②窬:yú,洞,窟窿。
.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适巨绅家将嫁女 适:_______
(2)又出示谕阖城户口 谕:_______
给文中划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
B.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
C.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
D.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
于成龙如何断定被捉的两人就是“真盗”?
各用一两个词语,概括文中人物的主要特点。
(1)盗贼:_______
(2)于成龙:_______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①,中山人予之。猫善扑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②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③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④,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⑤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选自刘基(郁离子))
[注释]①中山:即中山国,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②盍:何不 ③患:祸患 ④垣墉:墙壁 ⑤病:坏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若 之 何 而 去 夫 猫 也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乞( ) (2)耳( ) (3)去(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非若所知也。
、老鼠祸害无穷,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老鼠的危害。( 2 分)
、读了这则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请简要谈谈。
(二)文言文阅读
①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②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篷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③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④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⑤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⑥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请备述之 备:
②及花之既谢 谢:
③与翠叶并擎 擎:
④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芬:
.下列每组中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2分)
A.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及其茎叶既生 |
B.只在花开之数日 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 |
C.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
D.乃复蒂下生蓬 乃摘而藏之 |
.翻译下列句子。
①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②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介绍芙蕖的?表现了它的什么特点?
.第②段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好处?
.“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写出了芙蕖的什么特点?
.联系实际,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受。
[三]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
【乙】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3)微斯人,吾谁与归( ) (4)暂凭杯酒长精神( )
.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甲、乙两文作者都有相同的境遇,那就是都遭受了贬谪的痛苦,但是他们的思想积极乐观,并没有因此而消沉,主要表现在(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甲文:
乙文: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那么你将会如何面对呢?(3分)
[三]
【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 (2)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3)不以物喜 以: (4)是进亦忧 进:
.翻译下列句子。
(1)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译文:
(2)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
.【甲】文中的“本心”是指
“古仁人之心”在【乙】文中的具体体现是
.【乙】文中的“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实际也许并不存在。请你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要议论这种人物呢?
答:
阅读文言文,回答19——23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 有人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③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④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比:副词,接连地。 ②还:通“环”,环绕。 ③朝:早晨。 ④一旦:一天。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含义。(2分)
(1)才美不外见。 见:_____________ (2)执策而临之。 临:______________
(3)愿子还而视之。 子:____________ (4)去而顾之。 顾: _______________
.翻译选文中划“__________”的句子。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甲]文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今社会,商家请名人作广告已成时尚。请结合甲、乙二文相关内容,简要谈谈“名人效应”的利或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上文,观察“孔子应聘”这幅漫画,用自己的话说说漫画中“?”“!”包含的意思,并用一句话概括漫画的寓意。
阅读下列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节选自《伤仲永》)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古人与稽④,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⑥⑤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⑦,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⑧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⑨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稽]探究、考察。⑤[庶几]差不多 ⑥[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⑦[邑]地方,⑧[丘]孔子。⑨[勉]勤勉,努力。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卒之为众人 卒: ②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至:
③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域: ④终无济于天下济: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②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甲文谈“成才”,乙文谈“做学问”,二者强调的重点各有不同。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具体有什么不同。
、甲乙两文都具有较强的议论性,试分别概括两文所论述的主要内容。
甲文:
乙文:
读下面文段,完成25-26题
窗外有枣林,雏雀习飞其下。一日,猫蔽身林间,突出噬雀母。其雏四五,噪而逐描,每进益怒。猫奋攫之,不胜,反奔入室。雀母死,其雏绕室啁啾〔注1〕,飞入室者三。越数日,犹望室而噪也。
哀哉!猫一搏而夺四五雏之母,人虽不及救之,未有不恻概〔注1〕于中者。而猫且眈眈然,唯恐不尽其类焉。乌乎,何其性之独忍于人哉?物与物相残,人且恶之;乃有凭权位,张爪牙,残民以自肥者,何也?
——〔清〕薛福成〔注1〕《庸庵全集》
〔注1〕啁啾:许多小鸟的叫声。
〔注2〕概:通“慨”
〔注3〕薛福成:清外交家,散文家。文章宗法桐城,是曾国藩四大弟子之一。
.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雏雀习飞其下习:练习 |
B.猫蔽身林间蔽:隐藏 |
C.越数日,犹望日而躁也犹:好像 |
D.乃有凭权位,张爪牙凭:凭借 |
.第二段是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事的评论,批判了________________
的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