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A.涕:眼泪 | B.生:使……活下去 |
C.向:假如 | D.病:困苦不堪 |
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译文: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B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译文: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C.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译文: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到院中散步。
D.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译文:月光照在庭院里,就象积水一样清澈,竹林柏树倒映在水中好像是藻、荇的影子。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A.其实:实际上。 | B.坐:犯罪。 | C.熙:同“嬉”,开玩笑。 | D.病:辱。 |
选出下列文言文语段中的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A.素:向来,一向。 | B.琴:动词,弹琴。 |
C.径:直往。 | D.既:接近,靠近。 |
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A.徒以有先生也 | B.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
C.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 | D.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吴广以为然谓为信然 |
B.此殆天所以资将军此臣所以报先帝 |
C.以塞忠谏之路也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
下面加点字的注释有误的一项( )
A.法家拂士(通“弼”,辅佐) 空乏其身(使……资财缺乏) 妾之美我(以……为美) |
B.朝服衣冠(早晨) 皆朝于齐(朝见) 钟鼓乐之(使……快乐) |
C.溯洄从之(下水,顺水) 舍其文轩(彩饰) 公输盘诎(通“屈”,理屈) |
D.委而去之(离开) 七里之郭(外城) 寡助之至(极点) |
给“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选择恰当译文是( )
A.秦王变了脸色,长跪着向唐雎表示感谢。 |
B.秦王变了脸色,长跪着向唐雎道歉。 |
C.秦王变了脸色,长时间跪着向唐雎道歉。 |
D.秦王的脸色表现屈服,长跪着向唐雎表示感谢。 |
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辍耕之垄上(去、往)请广于君(扩充) |
B.天下缟素(丧服)时人莫之许也(承认、同意) |
C.楚人怜之(爱戴)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大概) |
D.藉第令毋斩(即使)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A.念:考虑 | B.丹:用丹砂 | C.罾:渔网 | D.以:同“已”已经 |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A.腊:干肉,这里作动词 | B.已:止,治愈 |
C.赋:税赋 | D.奔走:指忙着做某件事 |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A.腊:干肉,这里作动词 | B.已:止,治愈 |
C.赋:税赋 | D.奔走:指忙着做某件事 |
下面文段中文言字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A.具:具体,详细。 | B.延:延续。 | C.去:离开。 | D.足:值得。 |
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A.西:向西 | B.乐:快乐 |
C.为: 成为 | D.可: 大约 |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A.盖 : 原来是 | B.为:被 |
C.方: 正 | D.鞭:用鞭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