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欣赏明代书法家祝枝山的书法作品(局部),依据图片中方框内的句子回答问题。

(1)关于书法字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2)将"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正确、工整、规范地抄写下来。

(3)若将此句含义用成语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A.寝食不安

B.夜长梦多

C.食不果腹

D.废寝忘食

(4)在我们学过的《出师表》中,与此句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B.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C.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D.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来源:2020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3-3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各题。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 ,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注】①(遍)也有版本写作"偏"。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齐师

薪烧炭南山中

B.忠之 也有

良田美池桑竹之

C.遂逐齐

又患无硕 名人与游

D.公问其

而知新

(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

塞忠谏之路也

B.战 请从

居庙堂之高 忧其民

C.公与

何陋

D.吾视 辙乱

真不知马也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本文通过写曹刿对战争的论述以及弱鲁战胜强齐的战例,表现了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B.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这两句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获得民心,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C.

本文刻画人物精炼传神,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仅八个字就把鲁庄公急于求成、轻率寡谋的特点刻画出来。

D.

本文紧扣"论战",详写曹刿言论,而一概不提战争的经过,这样的剪裁,详略得当,叙事清楚,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4)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来源:2019年广西南宁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嘻!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着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

【注释】①殍殣(piáo jǐn):饿死的人。②募民存饷:指招募灾民服役,使服役者有饭吃。③敖仓:粮仓。④晏然:安宁的样子。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是时范文正领浙西

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

B.为术甚备

世人甚爱牡丹(《爱莲说》)

C.及公私兴造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D.发司农之粟

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又新作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②两浙惟杭州晏然,民不流徒,皆公之惠也。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既 已 恤 饥 因 之 以 成 就 民 利 此 先 生 之 美 泽 也

(4)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古代仁人志士,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未尝废替。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怀既体现在“A  ”的抱负中,也体现在为政一方的实际行动里,【乙】文中范仲淹在浙西救灾时采取了“B  ”和“C  ”两项措施,后来这两项措施被著录于令典。(A处请用【甲】文语句回答,B、C两处请用【乙】文语句回答。)

来源:2019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文选段,完成各题。

广既从大将军青(卫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阴受上(汉武帝)诫,以为李广老,数奇(运气不好),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 而是时公孙敖新 失侯 为中将军从 大将军大将军 亦欲使 敖与俱当单于 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 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赵食其)合军出东道。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令广 · 于右将军军(合并)

B.东道 · 回远(稍稍)

C.大将军青亦 · 受上诫(暗中)

D. · 自辞于大将军(固然)

(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

B.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

C.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

D.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

(3)下列对"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李广没有向大将军告辞就离开了,怒气冲冲地回到了自己的军部。

B.李广没有向大将军道谢就离开了,怒气冲冲地回到了自己的军部。

C.李广没有向大将军告辞就离开了,怒气冲冲地来到了自己所在的部门。

D.李广没有向大将军道谢就离开了,怒气冲冲地来到了自己所在的部门。

(4)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大将军卫青、右将军赵食其、前将军李广都是此次与匈奴作战的汉朝将领。

B.李广二十来岁就开始与匈奴作战,所以特别想当先锋,率先战死在单于面前。

C.汉武帝、大将军卫青及右将军赵食其都认为李广年龄大,不适合与单于正面作战。

D.李广是一个不听将令的人,他最终没有和右将军赵食其合军。

(5)将下列课内文言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②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③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来源:2019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乙】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1)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而或长烟一

空:空中

B.野芳 而幽香

发:开放

C.而乐亦无

穷:穷尽

D.于时冰皮始

解:融化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喜洋洋者矣

真无马耶

B.朝

面山

C.若脱笼

何陋

D.山峦 晴雪所洗

不足 外人道也

(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A.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归来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由昏暗变得明亮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

B.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花朵开放了,烟云聚拢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由昏暗变得明亮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

C.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问的花朵开放了,烟云归来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

D.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缘,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三段短文都围绕春天而写。甲文描绘生机盎然的湖上春色,乙文描绘山水相映的山间春景,丙文描绘万物复苏的田野春光。

B.三段短文都通过人的活动表现景色之美。甲文的渔歌互答,乙文的朝往暮归,丙文的如鹄出笼,都侧面写出景色的美好。

C.三段短文都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愉悦。甲文抒发心旷神怡的喜悦,乙文表现乐意无穷的欢愉,丙文则有自由舒畅的兴奋。

D.三段短文都用词精妙。甲文用"浮""跃",写出月下湖面的动态;乙文用"开""暝",写出早晚景象的变化;丙文用"微""始"等,写出大地初醒的状态。

来源:2018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1)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B. 或遇其叱咄/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C.不敢出一言以复/复前行,欲穷其林

D.以衾拥覆,久而乃和/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无从致书以观——不知道从哪里买书来看。

B.离逆旅,主人曰再食——寄居在旅店里,店主每在也只吃两顿饭。

C.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心里已经感觉到很快乐,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別人。

D.假诸人而后见也——向很多人借才能借得到书看。

(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濂的求学之路可以用“艰难”二字来概括:家贫吃穿条件差,读书靠借和抄,拜师要离家远途跋涉,求学还要看老师的脸色。

B.宋濂认为自己求学成功的秘诀在于勤奋:勤借书,勤抄书,勤读书,勤拜师,勤提问。

C.宋濂觉得年轻人吃、穿、住、教师、用书等生活和读书条件跟自己比起来都过于优越,这反而不利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这是造成很多年轻人学业不精而品德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

D.作者认为,求学之道一要勤奋,二要虚心,三要专心,关键是要不怕吃苦,作者现身说法,勉励马君则更加刻苦向学,实际上也是对更多年轻人的殷切期望。

来源:2016年广西玉林市(防城港)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故曰:教学相长也。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礼记》一则)

B.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不认识千里马吧。 (《杂说(四)》韩愈)             

C.濯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爱莲说》周敦颐)

D.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树阴里,到处是鸟雀在鸣叫,游人去了树林,鸟雀们就更快乐了。(《醉翁亭记》欧阳修)

来源:2018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陶潜)(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B.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三则)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范仲淹)不因外物而高兴,不因自己而悲伤             

D.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刘禹锡)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来源:2017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辍耕垄上,怅恨久之。(司马迁《陈涉世家》)之:结构助词,的。
B.便向路,处处志之。(陶渊明《桃花源记》)扶:沿着
C.势竞上,互相轩邈。(吴均《与朱元思书》)负:凭依
D.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柳宗元《捕蛇者说》) 顿踣:跌倒在地上。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下面文段中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A.援疑质理援:引、提出。 B.或遇其叱咄或:有人
C.色愈恭色:颜色。 D.俟其欣悦俟:侍候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A.以为且噬己也且:将要。 B.益习其声益:更加。
C.稍近益狎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D.驴不胜怒,蹄之蹄:用蹄子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疑)理,俯身倾耳以请。(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B.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欣赏)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C.君与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期日中。(《陈太丘与友期》)
D.一狼(打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蒲松龄《狼》)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其船背稍,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A.夷:平 B.甫:古代男子的美称,多附于表字之后
C.了了:线条细 D.墨: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出下列各组句子加横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     )

A.旦爷娘去/蒙以军中多务 B.可汗大点/多将广
C.昨夜见军/对镜花黄 D.但当涉猎,往事耳/大兄何事之晚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故有名马(即使)死于槽枥之间(两马并驾)策而临之(握)
B.一食尽粟一石(有时)真无马邪(表推测,恐怕)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C.策之不其道(按照)且欲与常马不可得(等同,一样) 无案牍之形(劳累)
D.惟吾德(品德高尚)鸣而不能通其意(代千里马)可以素琴(弹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文言翻译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