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文言文阅读

【甲】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王冕僧寺夜读(节选)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 田者。父怒,挞 之,已而复如初。母曰:" 儿痴如此,曷 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 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注】①蹊xī:踩踏,践踏。②挞tà:用鞭子或棍子打。③曷hé:为什么。④恬:安静、平静。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但当涉猎,见往事

耳:而已,罢了

B.安阳韩性而

异:不同

C.父怒,挞之,已而 如初

复:又

D.冕小儿,恬 不见

若:好像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即 刮目相待

是日 定矣

B.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

每至晴初霜

C.冕因去,依僧寺

策之不 其道

D.大兄何见事 晚乎

予尝求古仁人

(3)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②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孙权善劝,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并且现身说法,使吕蒙无可推辞。

B.【甲】文中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侧面表现出孙权劝学的显著效果,又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乙】文中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痴迷的程度。这种顽强的学习精神造就了他的成功。

D.【乙】文中年幼的王冕,面对狰狞凶恶的神像,也会改变神色,内心惊惶。但他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发奋读书。

来源:2020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贞观十七年,太宗谓待臣曰:“自古草创之主,至于子孙多乱,何也?”司空房玄齡曰:“此为幼主生长深宫,少居富贵,未尝识人间情伪,治国安危,所以为政多乱。”太宗曰:“公意推过于主,朕则归咎于臣。夫功臣子弟多无才行,藉祖父资荫遂处大官,德义不修,奢纵是好。主既幼弱,臣叉不才颠而不扶,岂能无乱?隋炀帝录宇文述在藩之功,捆化及于高位,不思报效,翻行弑逆。此非臣下之过欤?朕发此言,欲公等戒勔子弟,使无恝过家国之庆也。”太宗又曰:“化及与玄感即隋大臣思深者子孙,訾反,其故何也?”岑本对日:“君子乃能怀德荷恩,玄感、化及之徒,并小人也。古人所以贵君子而贱小人。”太宗曰:“然。”

【注】①司空:古官职名。②宇文述:与后文的“化及”“玄感”“岑文本”都是人名。③戒勖:劝诫勉励。(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夫功臣子弟多无才行  

②皆反,其故何也  

(2)下列各句中的“而”与“颠而不扶”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B.足肤皲裂而不知

C.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D.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3)翻译句子。

此非臣下之过欤?

(4)对于“自古草创之主,至于子孙多乱”这种现象,房玄龄的观点让我们想起孟子说的“    ”。

(5)通读全文,可归纳出太宗与侍臣对话的主要目的是  

来源:2019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对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管夷吾/举于/士

B.曾益/其所/不能

C.必/先苦/其心志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B.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C.休祲降于天

D.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3)下列对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内心苦恼,坚持思考,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B.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C.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振作起来。

D.内心苦恼,平衡思虑,然后表现出来。

(4)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的开头运用了排比句式,形成一种无可辩驳的气势,增强了说服力。

B.文章先列举实例,再依据实例讲道理,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

C.文章列举六个成功人士的事例,意在论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句话表达的观点与本文的论点是一致的。

来源:2019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有大志,通贯书术。

十年,为侍中。尚书省滞狱不决者,诏征平治。征处事以情,人人悦服。多病,辞职,帝曰:"公不见金 在矿何贵之有? 冶锻而为器,人乃宝之。朕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而加砺 焉。卿虽疾,未及衰,岂得便 尔?"

时上封事 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征曰:"古者立谤木,欲闻己过。封事,谤木之遗也。陛下当任其所言,以彰得失。言而是,则为朝廷之益;非,亦无损于政。"帝悦,皆慰之。

帝宴群臣,曰:"贞观以前,从我定天下,玄龄功也;贞观之后,纳忠谏,正朕违 ,征而已。"亲解佩刀,以赐二人。 帝尝问群臣:"征与诸葛亮轨贤?"岑文本曰:"亮才兼将相,非征可比。"帝曰:"征蹈履仁义,以弼朕躬,欲致之尧、舜,虽亮无以抗。"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①金:金属。②砺(lì):磨砺。③便:安适。④封事:指密封的奏章。⑤违:过失、错误。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尚书省滞 不决者,诏征平治

狱:案件

B.古者立 木,欲闻己过

谤:诽谤

C.陛下当任其所言,以 得失

彰:揭示

D.征蹈履仁义,以 朕躬

弼:辅佐

(2)下列句中"以"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征处事 情,人人悦服

A.策之不 其道(《马说》)

B.不 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C.寡人欲 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D.近岸,卷石底 出(《小石潭记》)

(3)下列句子与文中"封事,谤木之遗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何陋之有(《陋室铭》)

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C.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

(4)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征因多病辞职,皇帝以金属自比,要求魏征做"良匠"对他加以磨砺。

B.魏征劝谏皇帝,想要知道自己的得失,就要广泛听取意见,让臣子们畅所欲言。

C.皇帝认为房玄龄助他平定天下,魏征纠正他的过失,他们都是国家功臣,于是解下佩刀赐给二人。

D.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认为魏征践行仁义,尽心辅佐,才干超过诸葛亮。

(5)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冶锻而为器,人乃宝之。

②帝尝问群臣:"征与诸葛亮孰贤?"

来源:2019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猫说

【明】薛瑄

余家苦鼠暴,乞诸人,得一猫。形魁然大,爪牙铦 且利。余私计鼠暴当不复虑矣。以其未驯也,絷维 以伺,候其驯焉。

群鼠闻其声,相与窥其形,类有能者;恐其噬己也,屏不敢出穴者月余日。既而以其驯也,遂解其维絷。适睹出壳鸡雏,鸣啾啾焉,遽 起而捕之。比 家人逐得,已下咽矣。家人欲执而击之,余曰:"勿庸。物之有能者,必有病。噬雏,是其病也;独无捕鼠之能乎?"遂释之。

已则伈伈泯泯 ,饥哺饱嘻 ,一无所为。群鼠复潜视,以为彼将匿形致己 也,犹屏伏不敢出。既而鼠窥之益熟,觉其无他异,遂历穴相告曰:"彼无为也。"遂偕其类复出,为暴如故。余方怪甚,然复有鸡雏过堂下者,又亟往捕之而走,追则啮者过半矣。余之家人执之至前,数天 之曰:"生材不齐,有能者必有病。舍其病,犹可用其能也。今汝无捕鼠之能,而有噬鸡真天下之弃才也哉!"遂笞而放之。

【注释】①铦(xiān):锋利。②絷维:系缚。③遽(jù):突然。④比:等,待。⑤伈(xǐn)伈:恐惧。泯泯:茫然无知。⑥饥哺饱嘻:饥则吃食,饱则嬉闹。⑦匿形致己:意为故意躲藏以捕获自己。⑧数(shǔ):责备,斥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群鼠闻其声, 与窥其形

相与:   

睹出壳鸡雏,鸣啾啾焉

适:   

其病,犹可用其能也

舍: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与"今汝无捕鼠之能,而有噬鸡之病"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河曲智叟笑 止之曰(《愚公移山》)

B.余强饮三大白 别(《湖心亭看雪》)

C.未有问而不告、求 不得者也(《送东阳马生序》)

D.然后知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下列六个句子分为四组,全部表现猫"类有能"的一组是   

①形魁然大,爪牙铦且利

②恐其噬己也,屏不敢出穴者月余日

③遽起而捕之

④已则伈伈泯泯,饥哺饱嘻

⑤遂偕其类复出,为暴如故

⑥又亟往捕之而走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⑤D.②④⑥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余方怪甚,然复有鸡雏过堂下者,又亟往捕之而走,追则啮者过半矣。

(5)《猫说》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来源: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康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之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儿自去国至今,为时不过四月,何携去千金业皆散尽?是甚可怪!汝此去,为求学也。求学宜先刻苦,又不必交友酬应。千金之资,亦足用一年而有余,何四月未满即已告楼?汝如此浪费,必非饮食之豪,起居之阔,必另有所销耗。吾儿恃有汝父庇荫,然亦当稍知稼穑之艰难,尽其求学之本分。非然者,即学成归国亦必无一事能为。今汝若此,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用钱事小,而因之息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国甚大也。余前曾致函戒汝,须努力用功,何竟忘之?光阴可贵,求学不易,此中甘苦,应自知之,毋负老人训也。

(选自张之洞《复儿子书》,有改动)

【注】①稼穑(sè):指农业劳动,②训:教诲,教导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无冻 之患矣

  

诸人而后见也

  

③余 京师

  

甚可怪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皆集

种植之利有大 此者乎

B.不必若余 手录

吾妻 美我者

C. 之论辨

蹴尔而

D.言和 色夷

人不知 不慍

(3)下列各项中,句式与"今诸生学于太学"相同的一项是   

A.莲,花之君子者也。

B.帝感其诚。

C.谘臣以当世之事。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撰长书以为贽。

②何携去千金业皆散尽?

(5)【甲】【乙】两文的作者要表达的观点各是什么?

来源:2019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慧庆寺玉兰记

戴名世

       玉兰在佛殿下,凡二株,高数丈,盖二百年物。花开时,茂密繁多,望之如雪。虎丘亦有玉兰一株,为人所称。虎丘繁华之地,游人杂沓,花易得名,其实不及慧庆远甚。然非朱先生以太史而为重客,则慧庆之玉兰,竟未有知者。久之,先生去,寺门昼闭,无复有人为看花来者

       余寓舍距慧庆一里许,岁丁亥春二月,余昼闲无事,独行野外,因叩门而入。时玉兰方开,茂密如曩时。余叹花之开谢,自有其时,其气机各适其所自然,原与人世无涉,不以人之知不知而为盛衰也。今虎丘之玉兰,意象渐衰,而在慧庆者如故,亦以见虚名之不足恃,而幽潜者之可久也。花虽微,而物理有可感者,故记之。

【注】①朱先生:指朱彝尊,清初文学家,曾任史官。②幽潜:指幽居避世。③物理:事物盛衰的道理。

(1)下列与“不以人之知不知而为盛衰也”句中“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下列句子与“为人所称”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B.无复有人为看花来者。

C.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D.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3)翻译下面句子。

然非朱先生以太史而为重客,则慧庆之玉兰,竟未有知者。

(4)文中写两处玉兰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

来源:2019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举永乐十九年进士。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召。明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挟帝亲征。谦与尚书邝埜极谏,不听。埜从治兵,留谦理部事。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郕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时京师劲甲精骑皆陷没,所余疲卒不及十万,人心震恐,上下无固志。谦请王檄取两京及各地军马,亟赴京师。以次经画部署,人心稍安。即迁本部尚书。

       初,大臣忧国无主,太子方幼,寇且至,请皇太后立郕王。王惊谢至再。谦扬言曰:“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王乃受命。九月,景帝立,谦入对,慷慨泣奏曰:“寇得志,要留大驾,势必轻中国,长驱而南。请饬诸边守臣协力防遏。京营兵械且尽,宜亟分道募民兵,令工部缮器甲。遣都督孙镗、卫颖、张軏、张仪、雷通分兵守九门要地,列营郭外。都御史杨善、给事中王竑参之。徙附郭居民入城。通州积粮,毋弃以资敌。至军旅之事,臣身当之,不效则治臣罪。”帝深纳之。

       谦既死,陈汝言代为兵部尚书。未一年败,赃累巨万。帝召大臣入视,愀然曰:“于谦被遇景泰朝,死无余资,汝言抑何多也!”众大臣俯首不能对。

【注】①也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②土木:即土木堡,地名。③景泰:明朝的一个年号。

(1)下列句中的“以”与“毋弃以资敌”中的“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策之不以其道

C.何不试之以足

D.可以一战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贼寇大举入侵,徐珵主张南迁,兵部左侍郎于谦为稳定人心,极力反对。

B.皇帝亲征失利,京城精锐部队丧失殆尽,于谦请求郕王发文调兵,解救京城危机。

C.国家危难之际,于谦拥郕王为帝,并向他进言让各边境守臣招募民兵协力防守。

D.于谦忠君爱国,为人正直,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勇于担当,为官清廉,死无余资。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埜从治兵

从:

  

②上下无固志

固:

  

③势必轻中国

轻:

  

④京营兵械且尽

且:

  

(4)翻译下列句子。

①王是其言,守议乃定。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来源:2019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杂说(四)》)

【乙】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不以千里称也

先帝称之曰能

C.策之不以其道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D.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管夷吾举于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B.其真无马耶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C.骈死于槽枥之间

有亭亦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D.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自得之,则居之安(《孔孟论学习》)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和“表”分别是选文的体裁,“说”就是“谈谈”的意思,写法比较随意,“表”是古代臣子写给皇帝的奏疏。

B.选文内容都与人才有关,【甲】文作者希望统治者能够发现人才,策之以其道;【乙】文作者希望后主刘禅亲贤远佞,知人善任。

C.【甲】【乙】两文都具有情理交融的特点,但【甲】文重在说理,在说理中渗透强烈的情感,而【乙】文重在抒情,通过抒情让后主明白道理。

D.【甲】文巧用比喻,语言严谨,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浩然之气;【乙】文语言率直质朴,句式骈散结合,富有音韵美。

来源:2019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段古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翁忽,似与游者相乐。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顺流而下)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表示数目不确定)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然)

D.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穿过,透)

(2)【甲】文段中与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文:  

②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译文:  

(4)甲、乙两文都写到了水,但特点不同,【甲】文段水的特点是:  ;【乙】文段水的特点是:  

来源:2019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文阅读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三闾祠

(清)查慎行

平江远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

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注释:①三闾(1ǚ)祠:位于湖南汩罗。②漠漠:这里形容荒凉寂寞。③岁时:节令。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骈死于槽枥之间  

②是马也  

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④湘兰沅芷年年绿  

(2)翻译句子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

(3)用“/”划分朗读节奏(各划1处)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平江远山极目回。

(4)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A.问所从来,具答之。

B.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孔子云:“何陋之有?”

(5)“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这两句是化用屈原《离骚》中的“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请结合乙文,赏析这两句诗的表达效果。

(6)甲乙两文都在谈人才问题,甲文指出因为①“  ”的现实,造成了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遭遇,终被埋没,摧残:乙文中,作者认是②“  ”导致了屈原终被放逐的命运。(请用课文原话回答)

来源:2019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1)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③因为本其山川  

④遂书以名其亭焉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山水之乐

乐其地僻而事简

B.在乎山水之间也

幸生无事之时也

C.名之者谁?

修之来此

D.山行六七里

日与滁人仰而望山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②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5)[乙]段中作者为亭子取名“丰乐亭”的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甲乙两段都表现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提取[乙]段中四字短语回答)。

来源:2019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文阅读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又何间焉

②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①忠之属也

②属引凄异

C.①战则请从

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D.①故逐之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肉食者谋之

②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①可以一成

②以君之力

C.①战于长勺

②所患有甚于死者

D.①登轼而望之

②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原因,显示了他的自信。

B.本文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充分地显示了曹刿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军事指挥上的杰出才能。

C.鲁庄公身为鲁国的国君,在迎战齐师时,他寄希望于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庇佑,显示出他的“鄙”。

D.全文紧扣“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论战写得详细,而战争经过写得简略,这充分表现了《左传》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

(5)长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鲁国取胜的原因。

来源:2019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细柳(节选)

       细柳娘,中都之士人女也。或以其腰嫖可爱,戏呼之“细柳”云。柳少慧,解文字。而生平简默,未尝言人臧否。但有问名者,必求一亲窥其人。阅人甚多,俱未可,而年十九矣。父母怒之曰:“天下迄无良匹,汝将以丫角老耶?”女曰:“我实欲以人胜天,顾久而不就,亦吾命也。今而后,请惟父母之命是听。”时有高生者,世家名士,闻细柳之名,委禽焉。既醮,夫妇甚得。生前室遗孤,小字长福,时五岁,女抚养周至。

       福年十岁,始学为文。父既殁,娇惰不肯读,辄亡去从牧儿遨。谯诃不改,而顽冥如故。母无奈之,因呼而谕之曰:“既不愿读,亦复何能相强?但贫家无冗人,便更若衣,使与僮仆共操作。不然,鞭挞勿悔!”于是衣以败絮使牧豕归则陶器与诸仆啖饭粥。数日,苦之,泣跪庭下,愿仍读。母返身面壁,置不闻。不得已,执鞭啜泣而出。残秋向尽,休无衣,足无履,冷雨沾濡,缩头如丐。里人见而怜之,纳继室者,皆引细娘为戒,啧有烦言。女亦稍稍闻之,而漠不为意。福不堪其苦,弃豕逃去;女亦任之,殊不追问。积数月,乞食无所,憔悴自归,不敢遽入,哀求邻媪往白母。女曰:“若能受百杖,可来见;不然,早复去。”福闻之,骤入,痛哭愿受杖。母问:“今知改悔乎?”曰:“悔矣。”曰:“既知悔,无须挞楚,可安分牧豕,再犯不宥!”福大哭曰:“愿受百杖,请复读。”女不听。邻妪怂恿之,始纳焉。濯发授衣,令与弟同师。勤身锐虑,大异往昔,三年游泮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释】①问名:古代婚姻礼仪之一,指男方去女方家提亲。②以丫角老:终身做姑娘。③委禽:送聘礼,表示定婚。④醮(jiào):嫁。⑤谯诃:责备呵斥。⑥宥(yòu):宽恕。⑦游泮:进县学,成为秀才。

(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3处)

于是衣以败絮使牧豕归则自掇陶器与诸仆啖饭粥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未尝言人臧否  

②辄亡去从牧儿遨  

③数日,苦之  

④哀求邻媪往白母  

(3)下面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或以其飘枭可爱/今以蒋氏观之

B.福不堪其苦/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C.便更若衣/曾不若孀妻弱子

D.不然,早复去/父利其然也

(4)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细柳”不是文中细柳娘的本名,而是因其身姿婀娜被戏称为“细柳”。

B.细柳追求婚姻自主,但终因无合适人选只好听命于父母。

C.长福不愿读书,被细柳打发去跟仆人一起劳作,吃穿用度和仆人一样。

D.细柳对继子长福很残忍,不答应长福读书的祈求,还对他鞭挞斥责,以至于乡里乡亲有诸多非议。

(5)长福的成长经历能给我们哪些启示?请从下面选出最适宜的一项  

A.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B.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C.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来源:2018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晋献公欲伐虞,宫之奇存焉,献公为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而不敢加兵焉。晋赂虞君以宝玉骏马,虞君甚喜。宫之奇谏而不听,言而不用,越疆而去。荀息伐之,兵不血刃,抱宝牵马而去。故守不待渠而固,攻不待冲降而成拔,得贤之与失贤也。

(节选自《淮南子》,略有增删)

【注】①宫之奇:春秋时虞国大臣。②虞君:虞国国君。③荀息:春秋时晋国相国。④渠:濠沟。⑤攻不待冲降而成拔:攻城取胜不只凭借冲车的高大。冲降,古时兵车。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食不甘味

食之不能尽其材

B.越疆而去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C.故守不待渠而固

吾义固不杀人

D.得贤之与失贤也

贤于材人远矣

(2)下面各句中的“以”与“晋赂虞君以宝玉骏马”中的“以”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扶苏以数谏故

B.徐以杓酌油沥之

C.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D.皆以美于徐公

(3)选文中划线句子会让你联想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    ”两句。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宫之奇谏而不听,言而不用。

(5)文段中人物描写着墨不多,形象鲜明。请简要说说下面两个人物的特点。

①虞君:  

②宫之奇:  

来源:2018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文言虚词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