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句序合理,语意贯通;可以删去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①面对世俗的力量,生命有时会显得很脆弱。
②我们深深懂得,尊严是人类灵魂中不可糟踏的东西。
③面对世俗的力量,我们决不能苟且于虚伪和庸俗。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灵感并不那么值钱

万维钢

①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有三个迷信:创新的关键是某个绝妙的灵感,灵感非常难得,想法越离奇越有价值。其实,这些迷信是不符合创造性思维的。

据说阿基米德洗澡时福至心灵,想出了测量皇冠体积的方法,大喊“Eureka”(意思是“我发现了”,从此,有人把凡是通过神秘灵感获得重大发现的时刻叫作“尤里卡时刻”)。人们熟知: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门捷列夫梦见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另一个说法是梦见一张张扑克牌被放进一个大表中),醒来制成元素周期表……

③人们由此形成了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神秘思维,其中,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然而事实是,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

④阿基米德的故事已不可考。牛顿的苹果故事完全是传奇。在他之前就有多人有过万有引力的设想,我们有充分理由推测牛顿的引力思想是“学”来的﹣﹣借鉴了前人的想法,使用了前人的数据,然后做了无数计算验证。在门捷列夫制成元素周期表之前,给元素分类已是显学,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已经发现用原子量大小进行排序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把这种周期性称为“八音律”,这已经非常接近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了。

⑤斯蒂芬•约翰逊在《好想法从哪里来?》一书中提出“慢直觉”的概念。他说,伟大的发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系列小想法慢慢连接起来的结果,研究一个问题,开始有个模糊的直觉,选择一个方向往下走,随着研究深入,新想法连接起来,得到新事实支持,慢慢长大。由此看来,“尤里卡时刻”其实是慢直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突破的时刻。生物学家克里格•娄在他的《怎样成为成功的科学家:科学发现的战略思维》这本书中指出:不要指望灵感,要指望汗水。

⑥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大部分工作是试错和积累经验,他的秘诀在于使用简单、步骤少、并行、可以反复修改的方案,然后在实验室泡着,有庞大的助手团队帮着干。发现电磁感应的物理学家法拉第每周做好几十个实验,大部分想法被证明是错的,这没关系,架不住他做得多!不管做什么研究,都会产生各种想法,也许一百个想法里面只有一个最后被证明是有用的。只要愿意把想法一个个拿来尝试,失败就是常态,成功则是失败的副产品。

⑦从“想法一一验证”这个策略来看,创造性思维虽然不怕离奇,但不应追求离奇,因为越是离奇,失败的可能性越大。但是离奇的灵感有更大的戏剧性,所以往往被人们记住,接着人们误以为一个想法如果不离奇就不配称为灵感,误以为要想创新,就必须刻意追求离奇的想法。真正的职业人员所做的大部分日常的创新,都是在当前基础上的改进。

⑧灵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值钱。创造性思维必须“生之有根,长之靠谱”。所以,鼓励创造性思维应当鼓励尝试,鼓励失败,而不是鼓励妄想。

(选自《青年文摘》总第608期 有删改)

(1)第②段画线句中“据说”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2)作者认为对“尤里卡时刻”的正确理解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3)作者用四个事例论述了“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这一观点,请用简明的语言指出这四个事例。

(4)下列对原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这是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

B、作者有理有据地反驳了对创造性思维的错误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C、作者认为在创造性思维中,要想创新就必须刻意追求离奇的想法。

D、作者认为鼓励创造性思维,不应该鼓励妄想,而应该鼓励尝试,鼓励失败。

来源:2018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2-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们在送别朋友时,常常引用“                  ”,以表达彼此感情之深厚及对朋友的劝慰。
②欣赏是一种处世哲学,在你得到赞赏时,千万别       你对别人的赞赏,因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欣赏,共同进步。
③我们在从事某项工作时,如果进展顺利,           ,即使时间长一点,也很少感到疲乏。

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吝啬轻车熟路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吝啬得心应手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吝惜得心应手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吝惜轻车熟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
B.一提到梁子湖近几年的变化,管委会的老马夸夸其谈,充满了建设者的自豪。
C.赵良真是别有用心,办的手抄报内容和形式都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D.我不敢去想如果真的面对有一天失去你的时候,是怎么样一种歇斯底里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闽东是我国著名的古廊桥之乡,一座座飞檐盖顶,杉板遮壁,造型古朴,雄伟壮观的古廊桥直架溪涧,横跨河流。飞桥如虹,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近日,学校举办"寻古风,话廊桥"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活动。

活动一:观廊桥 赋美名

桥的名字通常有深刻的寓意,或突显特征,或寄寓情感。请你观赏右图听古廊桥,仿照示例,给它取一个恰当的名字,并简述理由。

示例:桥的名字:万安桥

命名理由:"万安"即万事平安,它寓示着来往此桥的人一路平安,表达了一种美好祝愿。

桥的名字:

命名理由:

活动二:赏廊桥 抒寄语

学校组织学生观赏廊桥,抒写寄语,请你仿照上句完成寄语。

廊桥美,美在雄伟壮观,美在古朴端庄;

溪水秀,

活动三:话廊桥 表心声

班里举行以"话廊桥"为主题的辩论会,辩题为"古廊桥要不要保护"。请你代表正方,针对反方的观点写一段辩词。(50字左右)

反方观点:"我方认为,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古廊桥已成为历史,没有保护的价值,完全可以用钢筋水泥桥替代它,所以没有必要加以保护。"

答:

活动四:品廊桥 传文化

桥承载着悠久的历史,蕴涵着深厚的文化。让我们搜集有关桥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感受桥在文化传播中的影响。请你写出一个有关"桥"的神话故事或民间传说。(20字以内)

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综合实践活动(共10分)
如果你是《柳州日报》的小记者,采访后撰写了下面一则新闻。请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解决下列三个问题。
柳州市政府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免费午餐”制度,至今已近三年。每年让10.3石名山区贫困学子从中受益,效果喜人。
免费午餐的受益对象是融安、融水、三江三县农村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2010年春季学期起,范围又扩大到柳城县古砦(zhdi)乡。实施免费午餐v来,市县两级财政共投入资金1. 2619亿元。
市教育局领导向记者介绍,为了确保免费午餐落到实处,市政府出台了《柳州市贫困县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免费午餐财务管理暂行规定》,并成立由教育、财政、民政、审计等部门组成的“免费午餐”管理办公室,对j金的使用进行管理和监督。为了确保免费午餐的质量,市教育局专门聘请专家到各县调研,指导学校改善食堂条件,根据当地情况列出一周配餐食谱,保证荤素搭配合理。
“免费午餐”制度减轻了贫困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为山区孩子“吃饱饭,上好学“提供了保障。
.请你为这则新闻拟出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0字。

 
 
 
 
 
 
 
 
 
 
 
 
 
 
 
 
 
 
 
 

.在这则新闻的第三段中,教育局领导针对你的采访提问从两方面作了介绍,请写出当时你提出的两个问题。
问题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更好地说明“免费午餐”制度促进了柳州教育的发展,教育局向你提供了关于融安、融水、三江学生的各类统计表。其中表一已有结论,请根据表二和表三的内容进行概括,分别作出结论,表述要与结论一的句式一致。
表一:学生辗学率变化统计表

年份
小学生辍学率
初中生辍学率
2008年
0. 23%
2. 23%
2010年
0.04%
2.04%

结论一:“免费午餐”制度的实施,降低了学生的辍学率。
表二:学生学业总评合格率统计表

年份
小学学生
初中学生
2008年
66. 40%
62. 24%
2010年
75. 95%
70. 00%

结论二:“免费午餐”制度的实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三:学生体质变化统计表

性别
身高
(平均提高)
体重
(平均增加)
健康达标率
(平均提高)

1.48厘米
0.88千克
2.34%

1. 80厘米
1.02千克

结论三:“免费午餐”制度的实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准确入轨,赴月球拍摄月球表面影象、获取极区表面数据,为嫦娥三号在月球软着陆做准备。某班同学开展了以“嫦娥二次奔月”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假如你是该班的成员,请参与以下活动。
【活动一:妙笔生花绘“嫦娥”】“嫦娥奔月”的场景令人激动,“嫦娥2号”发射的场面一幕幕已深刻地留存在我们的记忆里。下图是某同学搜集的“嫦娥2号”发射图片,请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50字以内)

                                                                              
                                                                              
【活动二:感悟词韵赏“嫦娥”】诗词的韵味永远是深邃厚重的,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牵扯着我们的情思。下面是某同学搜集的一首关于“嫦娥2号”的诗词作品,请认真品味,然后按要求答题。(3分)
水调歌头  嫦娥二号奔月
  明月最神往,千古数东坡。有心探访宫阙,无计叹嗟哦。遥想当年恒女,吞药升天奔月,风雨路蹉跎。卅八万公里,何以越天河?
  沧海变,华夏兴,展高科。“嫦娥二号”,直轨蟾殿疾如梭。行者望尘莫及,            ,星箭瞬间过。忽报嘉宾到,玉宇奏笙歌。
(1)根据词中画线语句的内容、结构与押韵特点,在横线上补写一个下句。
                         
(2)试从修辞手法和内容角度品析下列词句。
“忽报嘉宾到,玉宇奏笙歌。”
                                                                               
【活动三:新闻报道话“嫦娥”】“嫦娥二号”奔月,新闻报道紧随其后。请阅读下面图片和新闻,按照要求答题。
 
(温家宝总理出席揭幕仪式并揭幕)
                                                                     
广众网·新闻频道讯   今天上午,国防科技工业局首次公布了嫦娥二号卫星传回的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月球虹湾地区的局部影像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揭幕仪式并为影像图揭幕。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首次公布的月球虹湾地区局部影像图是一张黑白照片。据国防科技工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影像成像时间为10月28日18时,是卫星距离月面大约18.7公里地方拍摄获取。影像图的传回,标志着嫦娥二号任务所确定的六个工程目标已经全部实现。这意味着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二号”工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嫦娥二号10月1日成功升空,到现在已过去一个多月,而嫦娥二号的发射,其中最主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对月球虹湾地区进行高清晰度的拍摄。而此次拍摄将为今后发射嫦娥三号卫星并实施着陆做好前期准备。
据悉,此次嫦娥二号携带的CCD相机分辨率提高很多,嫦娥一号是120米分辨率,而嫦娥二号在100公里圆轨道运行时分辨率优于10米,进入100公里×15公里的椭圆轨道时,其分辨率能达到1米,已超过了原先预定的1.5米的指标。
(1)请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20字左右)。
                                                                                       
(2)这则新闻的主体部分提供了哪三条主要信息?
a、                                                                             
b、                                                                               
c、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出下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A.潮汛(xùn)栈(jiàn)桥谮(zèn)害豁(huò)然贯通
B.荇(xìnɡ)藻拮据(jū)诓(kuānɡ)骗孜(zhī)孜不倦
C.社稷(jì)嗤(chī)笑汲(jí)取鸿鹄(hú)之志
D.解(jiě)元抽噎(yē)恣睢(suī)怒不可遏(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4月23日,第十六个“世界读书日”如约而至。为庆祝这一文化节日,学校开展“书香校园,期待你我”语文综合性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到这次活动中来。
(1)大家为了激励自己多读书,决定收集几则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言,把它作为座右铭以自勉。班长说:“我打算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作自己的座右铭。”那么,你打算用什么名言作自己的座右铭呢?(要求名言中必须出现“书”字)
我的座右铭:                                                        
(2)为了搞好这次活动,你们设计了“推荐名著”的宣传。请你选择并写熟悉的一部名著,向大家推荐并写出推荐理由。
推荐书名: 《            》
推荐理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白茶又开了,我zhù(     )立在这些洁白温润的花朵前,忍不住仔细地端xiáng(    ),倾听它们的绽放。每一朵花都是那样shèn(    )重和认真地迎接着唯一的一次春天。我每次走过它们,都不得不惊讶与bǐng(     )息于生命的美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文化的冲击与延续

①中国文化的延续性,并不是从来没有遭遇过冲击,关键是冲击过后依然能够保持本色。

②秦国统一,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珠江流域完成统一。中原的核心地位,包含了多种因素,土地、人民、文化是关键要素。秦国统一之后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政策,无疑有利于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流。而统一之后的中国文化体量,骤然增大。可以说,就文化的内在紧密性而言,亚欧大陆西端的任何帝国,从波斯帝国到亚历山大帝国以及后来的罗马帝国,都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

③此后,对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中国文化的冲击,主要来自北方。《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汉朝的一位宦官名叫中行说,他投降匈奴后,努力劝说匈奴不要使用汉朝的纺织品,这样就能减少对汉朝的需要,拥有更主动的战略优势。其实,互通有无是贸易的本质,任何文明区域都需要外来商品的补充。农业地区与游牧地区具有互补性,而冲突发生便会带来文明破坏。总体上说,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效率较高,军事防范也有效果。然而一旦中国自身出现内在问题,遭受北方打击的可能性便会提高。

④从文化的内在精神而言,会表现为文化韧性。与此同时,不可忽略中国文化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外在特征。体量庞大,自然增加了被征服的难度。从黄河到长江,这构成了中国文明的战略纵深。

⑤冲突过后,中国文化获得新生力量,延续与发展继续。中国文化以中原为基本区,通过文化辐射扩大影响,各地情况或有不同,但动辄几百年上千年的历程,说明文化融合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式。以中国东北地区而言,唐宋时期,东北地方与中原的文化冲突激烈。契丹、女真都对中原政权构成巨大威胁。但到清朝统治中国之后,东北的汉化日益深入,最终在清朝完成了汉化的全过程。

⑥在民族与文化的问题上,中国传统强调文化的重要性。在文化的差异上,强调环境与条件的作用,于是凡文化都是人的文化,只要是文化,都可以交流融合。“二十四史”的“四夷传”,无不表现为夷夏同源的观点,而这无疑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因为中国文化一直处于发展之中,体量逐渐增大,文化的韧性也在加强,延续性于是不断呈现。

⑦近代之后,中国遭遇了三千年未有的变局,来自西方的冲击带来最深刻的变化。然而,著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认为,来自西方的文化,最后一定会实现中国化。心中装有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史,才会有如此坚定的文化自信。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陈寅恪的判断正在被不断证实。工具理性的竞争当然会竞争下去,文化的韧力依然是保持廷续性的基础。

(摘自《新华文摘》2020年第5期,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文化的延续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统一后中国文化体量增大,形成了内在紧密性很强的中原文化。

B.中国文化极有韧性,因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增加了被征服的难度。

C.文化融合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式,有的融合甚至经历上千年。

D.中国文化一直处于发展之中,文化的韧性在加强,延续性不断呈现。

(2)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效率的中央集权带来有效的军事防范,但这种体制的负面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

B.东北地方与中原的文化冲突自古就有,契丹、女真一直都对中原政权构成巨大威胁。

C.中国对文化的交流融合,主张求同存异,强调文化的差异主要是环境与条件的作用。

D.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文化将会依然保持延续性,最终会实现西方文化中国化。

(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用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与秦帝国对比,是为了说明他们没有像中国一样的中原文化。

B.第③段中运用举例论证,用《史记•匈奴列传》的材料证明“农业地区与游牧地区具有互补性”这一观点。

C.第⑥段中引用“四夷传”中夷夏同源的观点来证明中国人非常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强调文化的交流融合。

D.本文具有一般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严谨准确,朴素平实,既清晰地表明了作者的观点,也给人文化的厚重感。

来源:202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将序号依次填入下面文字的横线上,使之与上下文衔接恰当。2分
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让那清凉的雨丝,          ;让那安闲的雨丝,         ;让那多情的雨丝,          ;让那无声的雨丝,           
①抹去你思维上的俗     ②诉说你心中的爱
③洗去你心灵上的尘     ④拨动你心底的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加点的词语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近年来,我国历代文学巨匠的诗文专集、选集及各种汇编的整理问世,更是卷轶浩繁,蔚为大观。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繁盛,各国文学读物大量涌现,使人自顾不暇。这里有各种文化珍品的精译精编,有各国新作的争奇斗艳,也有选材不严的作品鱼目混珠,为读者所诟病,但就其主流看来,文学翻译家的辛勤劳动,大有助于我们文学的“外为中用”,大有助于文学新人的迅速成长,因此也是值得重视的。

A.蔚为大观 B.自顾不暇 C.鱼目混珠 D.诟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

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堆堆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   ),令人目眩。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    )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板画。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晶)  差(

2.

文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改为

3.

将划横线的字词用正楷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工整、准确、美观,注意流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综合性学习。

品读诸子百家,传承中华文化。凌云中学蒹葭文学社开展了以"诸子百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初识诸子】

1.

春秋战国,学派林立,百家争鸣。请你按照示例把下面9个选项分为三组。(只填番号)

示例:墨家----墨子----快马加鞭

①儒家 ②愚公移山 ③孙子 ④道家 ⑤孟子 ⑥知己知彼 ⑦兵家 ⑧舍生取义 ⑨列子

【评说诸子】

2.

根据下面孔子的小传,请你写一段话概括孔子的伟大之处,作为社刊的"孔子专题"的前言。不超过60字。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春秋鲁国人。他曾在鲁国担任司寇,与鲁国权臣季氏不合,55岁时离开家乡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出生入死。因为仁义礼治思想不被诸侯们采纳,他只得返回鲁国。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73岁去世。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是世界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和言行被弟子们记录在《论语》里,影响中国几千年。

【感悟诸子】

3.

诸子百家的思想源远流长,影响至今。从下列诸子的名言中你悟出了怎样的人生道理?

①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老子

②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

③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论证语言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