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中华民族历来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句中加点短语的类型分别是"动宾短语"和"主谓短语")

B.

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这句话没有语病)

C.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D.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故乡》都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来源:2021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语文真题
  • 更新:2021-08-1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材料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落实"五育"并举的指导方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德育、智育、体育、关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

【材料2】

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强调:学校可以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走出校园,体验与平常不同的生活。

基于以上材料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学校准备开展以"走进田间"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为了更好地落实"五育"并举的要求,需要你就本次综合性学习"走进田间"设计一些具体的活动内容。请你从"五育"(德、智、体、美、劳)的不同方面设计出三项具体的活动内容。

(2)在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动员会上,需要你谈谈中学生"走进田间"的意义。请把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100~120字)

来源:2021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1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人们常提出的一个疑问是:中国的稻田里如何走出了袁隆平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农业科学家?

中国在现在和将来相当长的岁月里,都将是一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的说法自古流传,到了当代,农民出身的毛泽东说,世界上什么事情最大,吃饭的事情最大。五六十年代我国普遍发生的饥馑给袁隆平留下了刻骨明心的(①)。那时在湖南一所偏僻山村农校--湘西雪峰山麓的安江农校任教的青年袁隆平便下定决心,拼尽毕生精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

他在1960年发现"天然杂交稻株"的往事,(②)要成为世界农业史上的经典事例。那是1960年7月的一天,下课铃声响过之后,袁隆平拍去身上的粉笔灰尘,掖着讲义夹,匆匆来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③)常规法培育出来的早稻常规品种正在勾头撒籽,呈现一派丰收景象。袁隆平把讲义夹放在田埂上,连裤腿都没挽,就走下稻田一行行地观察起来。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这是一株奇特的稻禾,株形优异,穗大粒多,足有十余穗,每穗有壮谷一百六七十粒。袁隆平用布条扎上记号,从此格外精心地照顾这蔸稻禾。收获季节他得到了一把金灿灿的稻种。第二年春天,袁隆平把这些种子播种到试验田里,期待收获有希望的新一代稻种,因为系统选育(从一个群体品种中选择优良的变异单株)是一种主要的育种方法,当时许多优良的稻麦品种都是通过这种方法选育出来的。可是当秧苗发绿长高之后袁隆平发现,它们高的高,矮的矮,成熟得也很不一致,迟的迟,早的早,没有哪一蔸的性状超过它们的前代。一种失望的情绪掠过袁隆平心头,但是对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有着深入研究的袁隆平进而想到,从遗传学的分离规律观点看,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是不会有分离的,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 它的后代今年既然发生分离,可以断定去年发现的性状优异稻株那么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他返回试验田对那些出现分离的稻株进行研究,高的、矮的、早熟、迟熟……一一做了详尽记录。经过反复统计计算,袁隆平证明,这次发现完全符合孟德尔的分离规律。袁隆平的实践让他发现了真理:既然去年那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长势这么好,充分证明水稻也存在明显的杂种优势现象;                              。后面我们将看到,袁隆平对真理的发现,使他(④)地必须向国际知名的权威和他们的权威结论发起挑战,这种挑战之艰难往往使挑战者身心具疲,落荒而去。

(选自高中《语文》,有改动)

材料二

我有着一个梦

埋在泥土中

深信它不同

光给了它希望

雨给了它滋养

它陪种子成长

我有着一个梦

走在田埂上

它同我一般高

我拉着我最亲爱的朋友

坐在稻穗下乘凉

妈妈我来看您了

您看这晚霞洒满小山村

妈妈我陪您说说话

这种子是您亲手种下

在我心里发芽

风吹起稻浪

稻芒划过手掌

稻草在场上堆成垛

谷子迎着阳光

哔啵作响

水田泛出一片橙黄

(选自袁隆平《我有一个梦》)


材料三

"               ,遍地英雄下夕烟。"(毛泽东《七律•到韶山》)2016年8月,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到随州调研,他说:"随州的土质好、气候好、水源好、栽培技术一流,是中籼稻最适宜的生长区域,这里的中稻产量高、米质好。"2019年9月,袁隆平院士欣然题词"随州香稻",赋予了随州香稻新的内涵、新的使命。

(选自2021年5月23日《随州日报》)

(1)下列"材料一"中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偏僻(pì)

②挑战(tiăo)

③敏锐

④刻骨明心

B.①充分(fèn)

②田埂(gěng)

③掠过

④鹤立鸡群

C.①呈现(chéng)

②山麓(mí)

③抚摸

④屏气静神

D.①撒籽(sǎ)

②稻穗(suì)

③详尽

④身心具疲

(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材料一"中"(  )"里,恰当的一项是   

A.①印象

②确定

③采纳

④不屑置辩

B.①影响

②注定

③采纳

④不可避免

C.①影响

②确定

③采用

④不屑置辩

D.①印象

②注定

③采用

④不可避免

(3)"材料一"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

今年它的后代既然发生分离,那么可以断定去年发现的性状优异稻株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B.

今年它的后代虽然发生分离,那么可以断定性状优异稻株是一株去年发现的"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C.

今年它的后代既然发生分离,可以断定那么去年发现的性状优厚稻株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D.

虽然今年它的后代发生分离,可以断定那么去年发现的性状优异稻株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4)在"材料一"中"      "上依次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①只要探索出其中规律

②既然自然界客观存在"天然杂交稻"

③从而大幅度提高水稻的产量

④也就一定能把这种优势应用到生产上

⑤就一定能培育出人工杂交稻

A.

①③④②⑤

B.

②④⑤①③

C.

①⑤④②③

D.

②①⑤④③

(5)仿写"材料二"中划线的诗句。要求:题材不限,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6)根据提示,补写"材料三"横线上的诗句。

来源:2021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1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它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给人们带来无穷的滋味、独特的享受。

②"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写出了若耶溪的幽深,产生了动中见静的美学效果。

③对于宁静,古人就有一份追寻。

④在古诗词和其他文学作品中,类似的例子俯拾即是。

⑤宁静,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的生活。

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描摹出天地间万籁俱寂的纯净景象,折射着"渔翁"一尘不染的心境。

A.

③②⑥④⑤①

B.

③④②⑥①⑤

C.

⑤⑥②①④③

D.

⑤①②⑥④③

来源:2021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1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5月的十堰,鲜花盛开,绿树成荫,充满了生机,是适合游玩的好季节。

B.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应用、推广与研究,他为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杰出贡献。

C.

这些文章无一不体现出淳朴的社会风气,字里行间自有一番震撼人心的力量。

D.

我市开展的"光耀百年•书香传承"答题活动,累计吸引约2万余人参与答题。

来源:2021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1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任务。

近日,原本栖息于西双版纳的一群野生亚洲象,经墨江县一路北上,直抵昆明,行程达500余公里。目前,云南省林草局成立现场指挥部,投入大量警力及应急处置人员,出动警车、渣土车及无人机,运用空地联动方式密切跟踪野象,研判迁徙路线,及时发布预警,沿途疏导车辆、疏散村民,并采取柔性围挡、投食诱导等措施,避免野象与人群正面相遇。

(1)劝说:为了确保人象安全,请你拟一条标语,用于悬挂在关键路口,劝返前往高风险区的人员。

(2)应对:野象群进入莲花村田地觅食,村里玉米、大豆、蔬菜大棚遭到大面积踩踏,损失惨重。请你以村委会名义向村民做好解释安抚。

(3)讨论:班上模拟现场指挥部就该事件展开讨论,议题包括应对措施是否得当、用何种方式"劝返"野象、人与动物如何共处等。请你就其中一个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100字左右)

来源:2021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任务。

"荆荆"有味 楚楚动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当天,荆州博物馆开展"馆长带我看荆博"系列特色活动,三名馆长、副馆长化身讲解员,带领600多名游客感受了荆楚文化的魅力。

上午9时,在荆州博物馆馆长王明钦带领下,由本地市民、外地游客及在荆大学生组成的游客团集中参观了珍品馆。从《五大夫遂--凤凰山168号汉墓展》到《丹漆神韵--楚秦汉漆器精品展》,漆木器、陶器、青铜器等200多件(套)文物让大家目不暇接。在二楼东边展厅中央展出的虎座凤鸟悬鼓,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该文物高1.49米,宽1.45米,双虎为座,双凤为架,凤冠悬挂乐鼓,猛虎作势前扑,翔凤振翅欲飞,气势恢宏。观众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影。

(选自《荆州日报》2021年5月20日,有删改,记者:伍丹,通讯员:陈冬冬)


外交部向全球推介英雄

"今天的推介会,极不寻常,因为今天的主角是一个英雄的省份:中国湖北;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中国武汉!"4月12日下午4时45分,外交部蓝厅湖北全球特别推介活动上,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的致辞这样开场。

湖北省委书记应勇向全球推介湖北,他展示了3组对比鲜明的照片:黄鹤楼从空无一人到游人如织,户部巷从一条"空巷"到人头攒动,总部位于武汉的东风公司从按下"暂停键"到平均每51秒下线一辆乘用车。这是英雄湖北浴火重生的荆楚新貌。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法国驻华大使罗梁在推介活动上用李白的诗句表达对湖北的向往。

(选自《湖北日报》2021年5月22日,有删改,记者:肖丽琼)

(1)读报要学会读题。第一则新闻标题很有创意,请说说你的发现。

(2)读报要善于借鉴。假如外交部蓝厅给你30秒,请用一段话推介你的家乡。

来源:2021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虎座凤鸟悬鼓是荆州最具代表性的楚文化标志,也是荆州最具显著特色的文化符号之一。

B.

虎座凤鸟悬鼓的凤高大轩昂,虎矮小瑟缩,充分体现了楚人崇凤和征服猛兽的自强品格。

C.

虎座凤鸟悬鼓造型生动,华丽辉煌,不仅是一件难得的艺术佳作,更是一件实用的乐器。

D.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没有哪一种鼓比虎座凤鸟悬鼓更妩媚、更精致,更华丽、更珍贵。

来源:2021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以下各题。

材料一

截至5月23日10时,湖北省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3008.6611万剂次,其中第一剂次接种2063.7275万人次,占68.6%,第二剂次接种944.9336万人次,占31.4%。

湖北省自2020年12月15日开始对感染和传播风险高的重点人群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2021年3月25日起,在完成前期重点人群接种的基础上,全面扩大接种人群范围,对18岁以上人员,按照"应接尽接、梯次推进、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原则推进预防接种工作。4月10日,湖北省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超过1000万剂次,5月5日超过2000万剂次,新冠疫苗全人群接种率稳步提高。

(摘选自2021年5月24日《学习强国•湖北学习平台》,有删节,记者尚大原洪亚飞)

材料二

①人类第一个对抗传染病的疫苗是用于防治天花的"人痘",是我国首创。

②天花,古称"痘疮",大约汉代传入我国。晋代医药学家葛洪记载了天花的一次暴发:"比岁有病时行,乃发疮头面及身……剧者多死。"在宋代,人们把沾有疤浆的患者衣物给健康儿童穿戴,或将天花愈合后的局部痴皮磨成细粉,让健康儿童吸入鼻孔,这叫做种"人痘"。种过"人痘",天花感染率显著下降。这也是人类有史可考的最早的免疫疗法。

③现代疫苗的发明和使用可追溯到1798年。那一年,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从一名感染牛痘病毒的挤奶工的皮肤病灶里提取样本,然后接种到一男孩身上。这次相对安全且有效的牛痘接种,是公认的现代疫苗使用的开始。19世纪中叶,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斯•巴斯德提出"微生物致病理论"后,细菌性病原疫苗开发进入黄金时代;1879年霍乱疫苗诞生,1882年狂犬病疫苗诞生,1927年抗结核病疫苗诞生……

④1949年,美国科学家建立了体外培养人致病病毒的方法。借助该方法,脊髓灰质炎疫苗于1954年研制成功;麻疹疫苗于1961年研制成功。

(摘编自2020年02月25日《科技日报》)

材料三

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响,从戏剧影视到文学出版,传统文化行业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与此同时,与疫情有关的文化创作渐渐产生,纪录片、纪实摄影、音乐、艺术、诗歌、戏剧等领域都出现了相关作品。这些作品变成了对疫情之下的人们最好的疗愈。

随着疫情在全球暴发,人类的文化和思想迎来了变革和动荡的关口。历史学家许倬云说,这种不安定和连连死亡的消息,"使大家对于自己正在建立的世界产生怀疑,觉得应该另外有更好的替代品"。东汉末年瘟疫前后,正是佛教思想输入中国最旺的时候。因此他认为,瘟疫不仅会带来经济上的冲击,更会造成极大的思想冲击。

西方思想界围绕疫情及各国政府应对模式发生了激烈的争鸣。美国左翼知识分子乔姆斯基警告,新冠病毒"最令人震惊,最残酷的一面,就是使用制裁,最大限度地增加痛苦,而且这完全是有意识的行为"。意大利学者阿甘认为一切的公共信条和信念都在崩塌,人们不再相信一切,他认为紧急状态结束后,人类无法重返从前的生活。

我们期盼更多的文化产品对疫情之下的人类文明有所反思,这一切还有待时间的催化。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慕克认为,许多有关瘟疫和传染病的文学作品把当权者的疏忽、无能或自私呈现为民众愤怒的唯一根源。然而,像笛福和加缪这样最杰出的作家,能够让读者瞥见愤怒浪潮之下还有着政治之外的东西,它根源于人类境况的本质。

(摘编自《南方周末》2021年1月21日《不会忘记,不要忘记》李慕琰)

(1)下列为材料一拟写的新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湖北新冠疫苗全人群接种率稳步提高

B.

湖北新冠疫苗接种超过3000万剂次

C.

湖北新冠疫苗最新接种率接近七成

D.

湖北新冠疫苗预防接种工作顺利推进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

我国晋代医药学家葛洪研制出人类第一个对抗传染病疫苗。

B.

路易斯•巴斯德的"微生物致病理论",为现代疫苗开发提供了方法指导。

C.

本则材料第②段运用了举例子、下定义、引资料的说明方法。

D.

人类疫苗研发经历了古代疫苗研发时期、现代疫苗体内培养研发时期、现代疫苗体外培养研发时期三个历史阶段。

(3)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疫情对文化产业造成不小冲击,但文化创作也因此全面恢复。

B.

东汉末年,佛教思想随着瘟疫一起流入中国,且得以迅速传播。

C.

乔姆斯基和阿甘的观点,正表明了西方思想界围绕疫情及各国政府应对模式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

D.

帕慕克认为笛福和加缪的作品还有着政治之外的有关人类文明的反思。

(4)疫情带给我们许多反思,根据材料,梳理和概括对于这场疫情我们不应该忘记什么。

来源:2021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综合性学习。

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全班同学决定制作一本班史纪念册,为三年的青春时光留下一份永久的纪念。

任务一:请你为本班的班史纪念册取一个名字,力求新颖别致。

任务二:班史纪念册分成四个板块。请你参与设计,将它补充完整:

①班级史话

            

            

④班主任寄语

来源:2021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语文实践活动

阅读以下两则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

某校发现九年级部分学生最近有较大压力为具体了解他们的压力状况,对全年级5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形成了如下统计图:

【材料二】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他常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圆梦,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长期奋战在农业第一线。

袁隆平顶着来自西方权威学者"搞杂交水稻是对遗传学的无知"的指责和压力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的第一步就是寻找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而这犹如大海捞针。更让人始料不及的是,在研究过程中700多株珍贵的实验秧苗,一夜之间全部被人为毁坏。但是袁老迎难而上扛住了重重压力。20多年时间里,他和团队一起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接连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2020年,又实现了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常说的一句话。

摘自《人民日报》2021年5月23日)

①请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统计图分条归纳你的发现。

②班级举行"汲取榜样力量缓解心理压力"主题班会要求同学们结合【材料二】发言请选出发言最得体的一项   

A.

袁隆平院士在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中也是面临多重压力,但他心怀伟大梦想最终取得辉煌成就。让我们化压力为动力,勇敢追梦,愈挫愈勇!

B.

袁隆平院士在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中,也是面临多重压力,但他心中有伟大梦想,一往无前,坚韧不拔,扛住了压力和团队一起最终取得辉煌成就。让我们化压力为动力,团结一致,勇敢追梦!

C.

袁隆平院士在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中,也是面临多重压力,但他心中有伟大的梦想,有毅力,能坚持,不退却,扛住了压力,最终取得辉煌成就。你们如此脆弱经不得一点风雨,这怎么能行呢!

D.

听说你们最近有压力,我想就这个问题给大家一些指点。古今中外不少有成就的人都能够顶住压力,化压力为动力,成就一番事业。我们也要勇敢追梦愈挫愈勇!

来源:2021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由于电影《你好李焕英》演绎了一段动人心弦的亲情故事,让很多观众在观影时潸然泪下。

B.

体育运动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

精准扶贫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自豪感。

D.

广场舞为何在全国遍地开花?原因之一是人民群众追求健康生活的意愿不断增强的结果。

来源:2021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假如你是光明中学901班的学生,班级开展以“我们爱劳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结合下列材料,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大力开展劳动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

材料二: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巨星陨落,举国同悲。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生前曾说:“不下田的学生我不带。”他常年戴草帽,挽起裤腿,下田试验。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就是一个农民。”“禾下乘凉”是他的梦想。钟南山院士评价他,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

材料三:日前,湖南某小学举行校所共建劳动基地活动,农科所博士团带孩子们种下基地建成后的第一季农作物——油菜。每个同学负责一小排作物养护。孩子们亲身体验到劳动的辛苦和快乐。

(1)任务一:探究三则材料,你懂得了关于劳动的什么道理?

(2)任务二:现已根据材料二拟写了上联,围绕活动主题,请你根据材料三补写下联。

上联:科学家禾下乘凉勤躬耕

下联:                  

(3)任务三:你班计划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将邀请农科所博士团某老师前来指导,结合材料三,请你以班长小明的身份将下面的邀请函补充完整。

邀请函

尊敬的农科所博士团老师:

       我班将于2021年6月25日开展劳动实践活动,__________。回复为盼。

光明中学901班小明

2021年6月20日

来源:2021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7-3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桑园里一派热闹景象,映入眼帘的是,桑农采桑忙碌的身影和蚕食桑叶的沙沙声。

B.无论是对故乡亲人的刻骨思念,还是对举家团聚的遐思神往,记忆里的故乡总是有温度的。             

C.校史陈列馆里,一张张奖状、一排排奖杯,对于这些老教师来说无一是青春汗水的结晶。             

D.女足健儿超越自我、挑战自我进而实现自我的拼搏姿态,总能给人以砥砺前行的追梦勇气。

来源:2021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7-3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你所在的九(1)班决定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请你参加。

(1)【活动我设计】班里可以开展哪些宣传教育活动?请你仿照示例再写出两项。

示例:举行党史知识竞赛

(2)【老师我邀请】班委会商议并经班主任李老师同意由你去联系学校团委赵老师,当面邀请他于6月26日下午第一、二节课到本班教室给同学们作党史学习辅导报告。作为班长,你对赵老师怎么说?

(3)【结果我告知】联系好赵老师以后,请你借用赵老师的手机给班主任李老师发一个短信,告知联系的结果。请写出你的短信内容。

来源:2021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7-3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语言表达及应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