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明代王守仁《何陋轩记》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①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②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夷之人好言恶詈③,直情率遂。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④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⑤竹,莳⑥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⑦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⑧孔子之言。
嗟夫!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然此无损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⑨之也盖易。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俟来者。
【注】①蔡:周代古国。②上国:国都。③詈:骂。④郁:阴暗潮湿。⑤桧:一种柏树。⑥莳:栽种。⑦通都:四通八达的都市。⑧信:伸张。⑨化:教化
根据要求答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将陋其地 ②因名之曰“何陋”③就石穴而居之 ④记之以俟来者
(2)与 “守仁以罪谪龙场”一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 B.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
C.可以为师矣(《论语》) | D.岁以大穰(《以虫治虫》)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就 其 地 为 轩 以 居 予
翻译下列句子。
(1)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2分)
(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阅读全文,请概述作者写《何陋轩记》的目的。
阅读《公输》节选,按要求回答问题。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愿借子杀之愿:希望 |
B.公输盘不说 说:通“悦”,高兴 |
C.吾义固不杀人 固:坚决 |
D.然胡不已乎 已:停止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将以攻宋 扶苏以数谏故 |
B.子墨子闻之辍耕之垄上 |
C.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D.知而不争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墨子热心救世,反对战争。在得知楚将攻宋的消息后,为阻止战争爆发,昼夜兼程,不辞辛劳,赶到楚国进行劝说。 |
B.墨子辩术高明。他先言其他,诱使公输盘落入圈套,然后一针见血,从几个方面批驳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
C.公输盘在墨子的劝说下,明白了攻宋将使自己陷入不义的境地,于是听从了劝说,主动带墨子去劝说楚王。 |
D.这段文字以对话为主,语气时缓时急,语言长短交错,富于表现力,从中可以感受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
阅读《大道之行也》回答下列问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选贤与能( ) ②盗窃乱贼而不作( )
③男有分( ) ④货恶其弃于地也( )
揣摩句子特征,翻译句子。
①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②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大道之行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请举例说明。
对比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回到下列问题: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黄发垂髫( )
③无论魏晋( ) ④故人不独亲其亲( )
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妻子邑人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单指男方的配偶 |
B.大道之行也古义:政治上的最高理想今义:宽阔的道路 |
C.来此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极其优美的环境 |
D.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回到原处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根据选文,请分别写出出自【甲】文和【乙】文的一个成语
【甲】 【乙】
【甲】文中描绘的理想境界和【乙】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答出三点)
阅读下面选文
【甲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文】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①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②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③用重法邪!”自是④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⑤,外户不闭,商旅野宿⑥焉。——节选自司马光《唐太宗论止道》
【注释】①哂(shěn):微笑。 ②暇:空闲。 ③安:怎么,何必。 ④自是:从此。⑤路不拾遗:没有人把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拾了据为己有。 ⑥野宿:在郊外住宿。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①选贤与能( ) ②是谓大同( )③ 或请重法以禁之( ) ④去奢省费 ( )
下列“为”的解释与“民之所以为盗者”中的“为”相同的一项是( )
A.天下为公 | B.不必为己 | C.可以为师矣 | D.不足为外人道也 |
翻译下列句子。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上与群臣论止盗
【乙】文中的“海内升平、外户不闭、商旅野宿”使你联想到【甲】中的哪句话?
【乙文】中对“盗”的问题,群臣的看法是什么?“上”的看法和理由是什么?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问题。
甲、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到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把下面这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同样写山,同样写水,说说甲文的水与乙文夏季的江水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甲文水的特点: ;乙文夏季江水的特点:
用斜线按朗读节奏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你能说说甲文作者隐含在文中的感情吗?
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②,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宋史•寇准传》
【注释】①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②符移:宜府征调敕命文书。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多临轩顾问 ②会诏百官言事
③帝益器重之 ④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下列句中加点字与“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记之而去 |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C.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 D.帝益器重之 |
翻译下列句子。
①准方进取,可欺君邪?
②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
从“尝奏事殿中……事决乃退”一段文字中,可看出寇准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限6个字以内,1分)
|
|
|
|
|
|
阅读文言文《塞翁失马》,完成后面小题。
近塞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①之,其父曰:“此何遽②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③。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④。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⑤,深不可测也。
【注释】①吊:安慰。②遽:就。③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④保:保全。⑤极:穷尽。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 近塞之人有善术者( ) ②马无故亡而入胡( )
③ 其子好骑 ( )
(2)选出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与“堕而折其髀”相同的一项 ( )
A.潭西南而望 | B.出淤泥而不染 |
C.学而时习之 | D.好逸而恶劳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标一处)。
此 何 遽 不 为 福 乎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阅读《桑中生李》 一文,完成后面小题。11 分)
南顿,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灌溉,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 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①。”目痛小疾,亦行自愈。众犬吠声②,因盲者得视,远近翕赫③,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
【注】①豚:小猪 ②众犬吠声:一只狗叫,其他的狗也跟着叫起来。形容众人盲目附和。喻众人随声传闻 ③翕赫:此指轰动、惊动。翕:聚集。赫:盛貌。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⑴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欲持去( ) ②顾见空桑中有土( )
③因植种( ) ④间一岁余 ( )
⑵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例句:以余浆灌溉
A.盖以诱敌 | B.是以谓之文也 |
C.何不试之以足 |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南 顿 张 助 于 田 中 种 禾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 目痛小疾,亦行自愈。
⑵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幼时记趣》)
试说说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2 分)
按照课文的意思,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①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②置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
③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④休祲降于天。(《唐雎不辱使命》)
⑤国险而民附。(《隆中对》)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1. |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2. |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3. |
圣人非所与熙也 |
4. |
问:"何以战?" |
课外文言文
截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1无所出。俄2有老父3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笑林》)
【注释】:1计:办法;2俄:一会儿;3老父(fǔ):老人。古时指老年男子。
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
执:( ) 初:( ) 之:( )
亦:( ) 非:( ) 以:(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
这个故事中有两个人物,鲁人和老父,请你选择其中一个人物作简单评价。
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无论魏晋( )
③濯清涟而不妖( ) ④可爱者甚蕃( )
选出划线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
B.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C.欲穷其林林尽水源 |
D.未果后遂无问津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