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读大陆自然带分布模拟图,完成下列各题。

自然带①→②→③→④→⑤→⑥和自然带⑦→⑧→⑨→⑩的分布规律分别符合(   )

A.纬度地带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B.地方性和垂直地带性规律
C.干湿度和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垂直地带性和地方性规律

绿洲的出现说明其自然带的分布具有(   )

A.地带性规律
B.地方性分异现象
C.干湿度分异规律
D.垂直地带性规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安第斯山西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甲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图中同一自然带在不同纬度出现的海拔高度不同,主导因素是(    )

A.山脉的坡向、走向 B.水分
C.山脉的海拔高度 D.热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图中所示落叶林带对应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关于图中荒漠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影响,降水少
B.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
C.其在亚洲分布面积最大
D.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是主要成因

关于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B.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影响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
C.反映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分布在大陆东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洋流(   )

A.是北太平洋暖流 B.主要动力是盛行西风
C.所经海域终年风平浪静 D.对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乙、丙两地的主要植被类型分别是(   )

A.森林、荒漠 B.森林、草原
C.草原、荒漠 D.荒漠、草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山地甲、乙、丙三地平均气温、年降水量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丙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
B.该山地位于赤道附近
C.该山地所在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
D.该山地东坡出现永久性积雪的海拔约为5300m

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甲地最可能分布的自然带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热带雨林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影响该区域湖泊的形成因素是(   )

A.流水作用 B.风力作用
C.冰川作用 D.内力作用

甲地区的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
C.混合农业 D.热带种植园农业

甲地区主要的自然带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荒漠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图为北半球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2月份水库的蓄水量最大 B.3月份水库的蓄水量最大
C.6月份水库的蓄水量最小 D.9月份水库的蓄水量最大

该水库库区所处的自然带最有可能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温带针叶林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四川省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题。

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针阔混交林 B.常绿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荒漠

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水分 B.热量
C.海拔 D.土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纬度45°附近某地区的相关数据,其中①④处为海洋,②③处为陆地,80°、60°为当地经度。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处沿海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②、③处自然带的差异属于非地带性现象
C.③区域向东的地域差异主要体现了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③处沿海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亚欧大陆从沿海向内陆以及山地由山麓向山顶自然带的地域分异示意图(大致位于45°N)。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阔叶林带在大陆西岸的分布纬度与大陆东岸的分布纬度比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

A.高地形 B.高洋流
C.低地形 D.低洋流

甲处深居内陆,没有形成荒漠景观,却形成了草原的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B.夏季多对流雨
C.夏季高山冰雪融水
D.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山地甲、乙、丙三地平均气温、年降水量资料图。读图回答问题。

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丙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
B.该山地位于赤道附近
C.该山地所在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
D.该山地东坡出现永久性积雪的海拔约为5300m

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甲地最可能分布的自然带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热带雨林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严重,到5月鄱阳湖水面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仅为历史同期多年平均面积的一半;而这一年北方黄河流域降水偏多。下图为2011年5月鄱阳湖某地干涸形成“大草原”的景象。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的“大草原”所处地区的自然带是(   )

A.热带草原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这一年我国北方地区夏季降水量较常年偏多,而南方地区偏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

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偏西偏北,雨带停留北方时间长
B.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势力偏弱,使雨带长时间停留在北方
C.西北太平洋水温异常升高,使南方水汽供给量不足
D.全球气候变暖,使低纬度降水减少,高纬度降水增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题。

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位于山脉北坡 B.乙地可能有河流流经
C.丙地坡度最大 D.丁地位于高原

对于图示地区自然环境的描述,准确的是(   )

A.该区域气候冬夏风向明显更替
B.侵蚀作用对地形形成影响最大
C.该区域内盐碱、台风灾害多发
D.该区域主要分布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M地季节性受到盛行西风影响,N地常年受到盛行西风影响,M、N两地西侧均为海洋。读图回答下题。

N地最可能是(  )

A.惠灵顿 B.伦敦
C.开普敦 D.雅典

M地近地面的盛行风向和自然带分别是(  )

A.东北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东南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西北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西南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下图为澳大利亚沿岸红树林物种数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影响澳大利亚沿岸红树林物种数量空间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洋流 B.纬度、降水
C.地形、洋流 D.降水、地形

红树林目前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破坏,红树林的大量破坏将(   )

A.加快泥沙淤积速度 B.加剧海岸侵蚀
C.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D.吸引鱼群聚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