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发现是B地植被生长比A地更茂盛,原因是B地(   )

A.位于向阳坡,光照更充足
B.坡度更缓,土层更厚,土壤水份条件好
C.地处迎风坡,降水更多
D.温度更高,热量条件更好

图中18℃等温线分布(    )

A.受东部山脉影响向北凸出
B.受低地影响,通过Q处
C.受河谷地形影响,通过P处
D.受海陆位置影响与纬线平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西嘉岛自然风光优美,布满了柠檬树、橘树和油橄榄树,盛产葡萄酒和橄榄油,被称为“美丽岛”。读科西嘉岛位置图,完成下列小题。

该岛所处的自然带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亚热带草原带

每年的12月到次年4月,岛上山区积雪较厚,吸引了众多滑雪爱好者前来游玩。冬季岛上积雪较厚的原因是(   )

A.受东北风影响 B.受西北风影响
C.受东南风影响 D.受西南风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山地甲、乙、丙三地平均气温、年降水量资料图。读图回下列小题。

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丙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
B.该山地位于赤道附近
C.流经该山地所在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
D.该山地东坡出现永久性积雪的海拔约为5 300 m

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甲地最可能分布的自然带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热带雨林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小题.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发现是B地植被生长比A地更茂盛,原因是B地(   )

A.位于向阳坡,光照更充足
B.坡度更缓,土层更厚,土壤水份条件好
C.地处迎风坡,降水更多
D.温度更高,热量条件更好

图中18℃等温线分布(    )

A.受东部山脉影响向北凸出 B.受低地影响,通过Q处
C.受河谷地形影响,通过P处 D.受海陆位置影响与纬线平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葱茏青山舞银蛇”。在喜马拉雅山南坡的西藏林芝地区,蓝黑的森林尽头是壮丽的雪山,巨大的冰川沿着沟谷深入森林,雪山、冰川和森林景观在这里实现了完美地融合。据此并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上图前景中的森林类型为(   )

A.季雨林 B.阔叶林
C.针叶林 D.灌木林

在这里出现“葱茏青山舞银蛇”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度大 B.气候寒冷
C.水循环活跃 D.森林耐寒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四川省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题。

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针阔混交林 B.常绿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荒漠

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水分 B.热量
C.海拔 D.土壤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植物对其生长的环境往往有明显的指示作用,某植物茎上长着刺状的很坚硬的小绿叶,根系非常发达。该植物的生长环境最可能是(   )

A.干旱少雨 B.光照充足
C.高温多雨 D.温和湿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的气候资料,据表完成下面问题。

表中①地区的植被类型和农作物是(  )

A.针阔混交林,春小麦 B.针叶林,甜菜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稻 D.落叶阔叶林,棉花

四地河流水文特征比较,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水位变化最小 B.②地含沙量最大
C.③地冰期最长 D.④地汛期最长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加勒比海西岸的中美地峡某山地年均温、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据图以下问题。

该山地所在地区盛产(  )

A.苹果 B.小麦
C.香蕉 D.甜菜

对该山地自然带东高西低分布有较大影响的因素是(  )

A.光照的差异 B.降水的差异
C.坡度的差异 D.人类活动影响的差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物量一般是指生物在某一特定时刻单位空间的个体数、重量或其含能量。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地上生物量、年均温和年降水量随经纬度的线性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该区域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

A.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B.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C.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从东北向西南递减

该区域的自然植被主要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温带草原
C.温带荒漠 D.亚寒带针叶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南美某地,每年有200多天被大雾笼罩。当地的居民制作“捕雾网”收集水资源(如图所示)。完成下列小题。

该地的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该地“每年有200多天被大雾笼罩”原因是(   )

A.临近太平洋,增温增湿
B.临近亚马孙平原,水汽多
C.气候炎热,蒸发量大,水汽多
D.寒流经过,下垫面温度低,水汽凝结

下列四个地区,最适合这种水资源收集方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为阿尔卑斯山的垂直地带分布示意图。读图,该山地(   )

A.山麓自然带原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北坡为背风坡和阴坡
C.南北坡自然带高度的差异属于地方性分异
D.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区域和乙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甲、丙两地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然带相同 B.冬季盛行风风向相同
C.河流汛期相同 D.农业地域类型相同

关于三地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甲到丙的变化体现了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B.从甲到丙的变化原因是水分因素
C.丙地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乙地垂直带谱的多少只决定于当地的纬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回答下题。

沿X→Y→Z自然景观的变化是(   )

A.阔叶林→森林草原→荒漠 B.硬叶林→草原→荒漠
C.落叶林→草原→荒漠 D.雨林→草原→荒漠

X地降水主要集中在(   )

A.12月至次年2月 B.3~5月
C.6~8月 D.9~11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部分陆地自然带分布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关于图中荒漠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影响,降水少
B.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
C.其在亚洲分布面积最大
D.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是主要成因

关于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B.农业生产影响了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
C.反映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位于大陆东部

江西赣南山区生长积温与下列自然带生长积温最接近的是(   )

A.混交林带 B.落叶林带
C.硬叶林带 D.荒漠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