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下图为甲、乙两山脉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导致甲、乙两山垂直自然带类型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坡度坡向 D.相对高度

甲、乙两山南、北坡雪线高度不同的原因分别是

A.甲山南坡为迎风坡,乙山南坡为阴坡
B.甲山北坡为迎风坡,乙山南坡为阳坡
C.甲山南坡为阳坡,乙山南坡为迎风坡
D.甲山北坡为阳坡,乙山南坡为背风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肯尼亚山地位于东非高原,其主峰海拔5199米,是赤道上唯一雪山,读肯尼亚山降水量、蒸发量及植被垂直分带剖面图回答下列小题。

肯尼亚山西北坡最大降水量出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

A.4000米 B.3000米
C.2200米 D.1000米

关于该地区降水和湿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逐渐增加
B.西北坡降水量比东南坡丰富
C.东南坡湿度大于西北坡
D.山下高原的湿度大于山坡

图中,甲处的植被是

A.热带荒漠 B.山地雨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大陆沿18°S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该剖面线两端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陆两侧的洋流性质和流向均不相同
B.大陆两侧的洋流性质不相同,但流向相同
C.大陆东西两侧洋流都为风海流
D.因纬度相似,大陆两侧近岸海水盐度大致相同

关于该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两地自然景观相似
B.①地西侧沿海与②地东侧沿海降水差异很大
C.①、②两地之间大部分地区是热带雨林植被
D.剖面线上的地形主要是山地和平原两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左右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左图中甲、乙、丙三地与右图中降水季节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A.甲—①、乙—②、丙—③ B.甲—③、乙—②、丙—①
C.甲—②、乙—①、丙—③ D.甲—③、乙—①、丙—②

影响左图中甲、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正午太阳高度 B.西风控制时间
C.洋流影响程度 D.平原面积大小

左图中乙、丙两地的植被类型分别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
C.温带草原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热带雨林和热带荒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肯尼亚山位于东非高原.主峰海拔5199米,是非洲距离赤道最近的雪山。读肯尼亚山降水量、蒸发量及植被垂直分带剖面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肯尼亚山西北坡降水量最大的地方的海拔约是

A.5000米 B.3000米
C.2000米 D.1000米

关于该地区降水和湿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逐渐增加 B.西北坡降水量比东南坡丰富
C.山下草原的湿度大于山坡 D.东南坡湿度大于西北坡

图中甲处的植被类型是

A.热带荒漠 B.山地雨林
C.常绿硬叶林 D.落叶阔叶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如果图中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则平原地区最可能出现

A.水土流失加剧 B.泥石流频发
C.土地沙漠化 D.河流含沙量增大

下面四幅山地垂直植被带模式图中,与10°S附近西部山地相符的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图中①~⑧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带。R为年辐射差额(即热量收入),n/Lr为干燥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与①所示的自然景观相一致的地区是(   )

A.刚果盆地 B.江南丘陵
C.西西伯利亚平原 D.巴西高原

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一②一③一④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海拔从低向高的自然带变化规律
B.①一②一③一④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
C.③一⑥一⑦一⑧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变化规律
D.③一⑥一⑦一⑧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大陆沿西海岸降水量空间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大陆是

A.北美大陆 B.亚欧大陆
C.非洲大陆 D.南美大陆

图示30°~40°地区的自然带类型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荒漠带 D.热带荒漠带

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纬度30°~40°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
B.降水量空间变化主要受地形和洋流的影响
C.纬度40°~60°地区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D.纬度10°~30°地区流水侵蚀地貌广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严重,到5月鄱阳湖水面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仅为历史同期多年平均面积的一半;而这一年北方黄河流域降水偏多。下图为2011年5月鄱阳湖某地干涸形成“大草原”的景象。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的“大草原”所处地区的自然带是

A.热带草原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011年我国北方地区夏季降水量较常年偏多,而南方地区偏少。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使低纬度降水减少,高纬度降水增多
B.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势力偏弱,使雨带长时间停留在北方
C.西北太平洋水温异常升高,使南方水汽供给量不足
D.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偏西偏北,雨带停留北方时间长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A地区最为受到全球关注的资源为

A.生物资源 B.水资源
C.水能资源 D.矿产资源

关于A地区主要生态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强烈 B.土壤肥沃
C.生物生长迅速 D.生物循环旺盛

近年来,对A地区进行大规模开发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有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加剧
③地下水位上升
④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含量增大
⑤土地盐碱化、荒漠化加剧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某国示意图。完成问题。

甲地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山地针叶林带 D.热带荒漠带

推测乙地附近区域的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符合实际的是

A.终年高温——纬度位置、洋流
B.终年少雨——大气环流、洋流
C.气温年较差小——海陆位置、地形
D.干湿季分明——大气环流、地形

该国沿海河流

A.流量大,流速快 B.流程长,无结冰
C.季节性河流为主 D.水力资源丰富
来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地月最高平均气温、月最低平均气温、年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A.热带雨林 B.常绿硬叶林
C.草原荒漠 D.落叶阔叶林

利用该地的典型农产品,可发展的工业是

A.葡萄酿酒 B.橡胶加工
C.甜菜制糖 D.玉米制乙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地形图,读图完成问题。

甲地目前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冰川堆积作用 D.风力堆积作用

以下自然带在图示乙河流谷地出现的有
①热带草原带 ②常绿硬叶林带 ③常绿阔叶林带 ④针叶林带 ⑤冰川带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⑤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表为北半球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该水库储水量最小的月份是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该水库库区所处的自然带最有可能是

A.热带季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温带针阔混交林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安第斯山西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完成下列小题。

安第斯山脉的成因是

A.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
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C.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D.大西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形成

图中甲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