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长江经济地带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经济地带 ( )
①Ⅰ轴、Ⅱ轴分别沿河流、铁路线分布 ②Ⅱ轴较Ⅰ轴经过地区地势平坦、地价较低
③M区能源供需不平衡,需要从外区调入 ④N区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发达,环境质量优良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为扩大就业和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产业转移过程中N区域可大力承接M区域 ( )
A.原料指向型工业和技术指向型工业 | B.动力指向型工业和市场指向型工业 |
C.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和市场指向型工业 | D.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和原料指向型工业 |
甲乙两区域位于我国不同经济区,下表是两区域某年部分统计数据。
|
甲 |
乙 |
人口(万人) |
2239 |
3508 |
耕地面积(千公顷) |
989 |
2760 |
GDP(亿元) |
16013 |
5276 |
城市化水平(%) |
67.5 |
35.5 |
三类产业结构比 |
2:47:51 |
26:44:30 |
每万人大学生数(人) |
343 |
91 |
关于两区域发展经济相对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地广人稀 | B.甲区域产业结构较合理 |
C.乙区域经济比较发达 | D.乙区域出现“用人荒” |
甲、乙两区域合作发展,产生了要素的流动。属于从甲区域流向乙区域的主要是
A.管理、劳动力 | B.原料、燃料 |
C.技术、资金 | D.技术密集型产业 |
下图为我国某省三类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完成以下问题。
该省可能为 ( )
A.辽宁 | B.江苏省 |
C.台湾省 | D.云南省 |
该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寒潮 | B.泥石流 |
C.沙尘暴 | D.地震 |
2005年农业部公布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农村土地流转中流转的是土地的经营权,其原有承包关系不变。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读2008-2013年我国土地流转状况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由图可知我国土地
A.流转比例未来还会增加 | B.流转比例 2012 年最低 |
C.流转面积先降后增 | D.流转增速持续增快 |
导致我国土地近年来流转面积变化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
A.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 B.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
C.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 | D.农业科技的进步 |
下图为“广东省国土开发战略格局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广东省发展战略的正确叙述是
A.北部山区发展生态农业,重视水土保持 |
B.粤东沿海发挥科技优势,建设高科技工业区 |
C.粤西沿海矿产、能源丰富,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
D.珠江三角核心地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 |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
A.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 B.重复建设问题突出 |
C.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 D.人口增长缓慢 |
区位商是用来衡量某一产业的某一方面在一特定区域的相对集中程度。在产业结构研究中,运用区位商指标可以分析区域优势产业的状况。读大庆地区各工业部门区位商值图,回答下题
大庆地区占主导地位的产业是( )
A.塑料制品制造业 | B.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
C.专用设备制造业 | D.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
为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大庆地区采取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用新技术改造老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
B.发展经济与治理环境污染并重 |
C.弱化石油产业、发展环保产业 |
D.发展多种经营、改变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 |
下图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面对工业化的不断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现状,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 ( )
①加大科技投入,将粮食用地全部转变为蔬菜、花卉、乳畜用地
②大量使用化肥和低残留农药,提高粮食单产面积
③治理环境污染,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延长产业链,实现农产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其带动作用表现在 ( )
①产业结构调整,使某些制造业向周边地区转移,促进周边地区工业的发展
②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当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
③贸易的发展,使周边地区成为其广阔的消费市场
④交通路线向周边延伸,加强了城乡之间的文化交流,改变了农民的生活节奏和生活理念
⑤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的转化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④⑤ | D.①②⑤ |
以武汉、长沙、南昌三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被称为我国的“中三角”。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与“长三角”地区相比,“中三角”地区具有的明显优势是( )
A.工业基础雄厚 | B.水陆交通便捷 |
C.自然资源丰富 | D.劳动力素质高 |
下列关于“中三角”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商品农业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 B.经济联系密切,发展潜力巨大 |
C.城市带动农村,城市化水平高 | D.生态环境良好,环境质量优良 |
三城市所在平原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历史上就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但现在其地位逐渐下降,除人口增长迅速外,主要原因是( )
A.城镇化迅速发展,粮食种植面积减小 |
B.大量的退耕还湖,导致耕地面积锐减 |
C.棉花价格的上涨,棉花种植面积增大 |
D.休耕制度的实施,导致耕地大量闲置 |
读“中国、日本、韩国三国经济要素互补性”图,图中ABC三个国家分别是
A.日本、韩国、中国 | B.日本、中国、韩国 |
C.韩国、日本、中国 | D.中国、日本、韩国 |
读“江苏1990年和2010年产业结构图”(图)和“1990~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变化图”(图)。回答下列小题。
对比江苏20年间的产业结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比重快速下降,农业生产水平降低 |
B.第二产业上升速度超过第三产业 |
C.第三产业比重快速提升 |
D.第三产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
有关江苏城市化,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化速度一直在加快 |
B.大部分城市出现逆城市化 |
C.2010年江苏处于城市化的成熟阶段 |
D.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呈正相关 |
雁行形态说揭示了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过程。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具体表现为,第一只雁是国外产品大量进口引起的进口浪潮,第二只雁是进口刺激国内市场所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第三只雁是国内生产发展所促进的出口浪潮。读产业结构的雁行形态示意图(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市场),完成下题。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也呈现了雁行形态。该地区的部分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优势,出口量不断增大,主要原因可能是
A.生产规模大 |
B.劳动力成本低 |
C.技术、管理水平高 |
D.位于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
下列最容易实现雁行形态发展序列的工业部门是
A.大飞机制造工业 | B.汽车工业 |
C.纺织工业 | D.微电子工业 |
20世纪90年代,新疆吸引该类产业转入的主要优势是
A.产业协作条件好 | B.交通便利 |
C.劳动力资源充足 | D.原料充足,且品质高 |
下图为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2010年民用机场旅客吞吐量比较。完成下列各题。
旅客吞吐量反映出
A.珠三角地区城市化水平高 | B.长三角经济发展水平低 |
C.京津冀区域发展最不平衡 | D.上海交通辐射能力最强 |
京津冀地区加快经济一体化的合理措施是
A.河北完善路网,提升产业承接能力 | B.北京加强产业集聚,增强吸引力 |
C.天津外迁企业总部,缓解环境压力 | D.河北以生态建设为重,美化环境 |
右图为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图中曲线标注的序号与文字说明对应正确的是
A.①——城市人口比重 |
B.②——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
C.③——工业产值比重 |
D.④——农业产值比重 |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增长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从1980年到2005年的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很快,农业类型发生了很大变化 |
B.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上升,且工业结构没有太大变化 |
C.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约40%,且以金融业为主 |
D.1990之前各产业结构变化速度较慢,1990年之后各产业结构变化速度较快 |
下列叙述属于1990年以前该地区工业总产值低且增长缓慢的原因的是
①矿产资源贫乏 ②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③劳动力导向型产业为主导 ④工业比重小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下列符合珠江三角洲地区2000年以后发生的现象的是
A.该地区就业机会大增,吸引大量民工涌入 |
B.城市化速度非常快,并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体系 |
C.工业发展迅速,环境污染进一步加重 |
D.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仍然处于主导地位 |
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下图是该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990—2010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上升 |
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 |
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
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
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 )
①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
②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③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
④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