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产业转移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延长了欠发达地区产业升级的时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建设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字母分别对应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天然气跨区域调配、电能跨区域调配的是(  )

A.a、b、c B.c、a、b C.a、c、b D.b、c、a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业转移是自然态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东部地区曾经的“海外接单,沿海加工”模式,在新的产业转移中演变为“沿海接单,内地加工”模式。这主要是因为

A.劳动力成本的变化 B.市场需求的变化
C.内部交易成本的变化 D.国家政策的变化

为把握正在兴起的沿海产业转移机遇,湖北省决定在三峡大坝下游、靠近长江的宜昌市建设湖北深圳工业园。该工业园建立的突出优势为

A.劳动力成本低 B.土地资源廉价
C.电力资源丰富 D.交通运输便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关“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经济和环境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工程主要改变西部地区的能源结构和经济格局
②工程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工程沿线有望崛起一条经济地带
③工程主要增加东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
④工程建设对中西部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建设目标为2013年主体工程完工,2014年汛后通水。结合南水北调中线沿途地区分布图,回答各题。

图中既是中线调水线路穿越的省区,又是西气东输主干道途经的省区是(  )

A.豫 B.鄂 C.晋 D.冀

国家重点建设的下列工程与该区域关联不大的是(  )

A.西电东送工程 B.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C.溪洛渡工程 D.西气东输工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中B处有一种世界上典型的地貌景观(图中阴影表示陆地),该地山高谷深,为避风的良好场所。图中C处所在海区及其附近陆地经常大雾弥漫、阴雨连绵,给当地交通带来很大影响。

材料二 美国玉米产业发展过程示意图。

材料三  美国大都市区人口在中心城市和郊区比重的变化(%)

(1)结合材料一推测图中B处地貌类型。分析图中C处海域及其附近陆地多大雾、阴雨天气的自然原因。
(2)分析近年来美国玉米产业迅速向现代玉米能源加工业发展转变的原因。
(3)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产业的发展,A国将部分产业转移到D国,试说明该部分产业的类型并简述其转移到D国的原因。
(4)结合材料三说明美国居住在城市中心人口和郊区人口的变化特点,及带来的好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顺序正确的是

A.日本——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B.日本——韩国、我国台湾、香港地区
C.韩国、我国台湾、香港地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D.韩国、我国台湾、香港地区——我国中西部地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 B.汽车产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

该产业部门属于

A.劳动密集型工业 B.技术密集型工业
C.原料指向型工业 D.资金密集型工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国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B.进入第二阶段后丙国生产该产品的技术水平落后于乙国
C.甲国该产品的出口量今后不会出现减少的趋势
D.该产品的生命周期反映了各国技术水平的差异

产品的生命周期能够解释产业转移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产业转移路径是丙国→乙国→甲国 ②该产业向着矿产资源丰富地区转移 ③该产业转移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趋势 ④该产业转移主要反映了资本转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我国2007~2010年四大地区之间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等制造业转移规模(单位:亿元)表。完成下列各题。

该类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向是

A.中部向西部地区 B.中、西部向东部地区
C.东北向中部地区 D.东部向其他三个地区

影响该类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成本 B.自然资源
C.集群效应 D.劳动力成本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从丹江口调水顺利进京、津(下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调水的有利条件包括
①可以利用地势自流 ②冰川融化量大,水源充足
③水质没有任何污染 ④夏季高温多雨,水资源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根据调水规划,7、8月份调水量相对较小,原因是
①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 ②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 ③华北地区春旱 ④华北地区夏涝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油和化工行业管理办公室透露,我国传输天然气的又一条能源“动脉”——西气东输三线(西段)即将开工建设。按照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建设计划,这一管线西段(新疆霍尔果斯—宁夏中卫)将于2012年投产,东段(宁夏中卫—广东韶关)预计2014年投产。届时,三条西气东输管线将与陕京一、二线以及川气东送管道共同组成国内横贯东西、纵穿南北的综合天然气管网。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西气东输三线工程输送的天然气将主要从国外输入,下列国家或地区最有可能成为主要气源地的是

A.中亚 B.南亚 C.西亚 D.乌克兰

有关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的建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工程建设路线经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B.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是建设该工程的主要原因
C.线路途经地区能源十分短缺
D.城市分布是影响该工程管道干线与支线布局的重要因素

有关该工程建设积极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调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B.改善沿线地区主要城市的大气环境
C.完全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
D.把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家境外投资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某日本企业投资的甲厂     某韩国企业投资的乙厂     某香港企业投资的丙厂
图中甲、乙、丙三家工厂依次可能是(  )

A.纺织厂、汽车厂、服装厂 B.钢铁厂、纺织厂、食品厂
C.食品厂、纺织厂、汽车厂 D.服装厂、纺织厂、钢铁厂

三家企业的加工地都选择在我国境内布局,其中(  )

A.甲厂主要是利用我国政策优势
B.乙厂主要受我国庞大市场的吸引
C.丙厂既利用我国的资源优势,又利用我国广大的市场
D.三家企业选择我国加工,其共同区位因素是我国有丰富的原料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不同时期产业转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改革开放初期,海外产业向我国转移的地区是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中西部地区 D.环渤海经济区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共同优势是

A.矿产资源丰富 B.水陆交通便利
C.能源供应充足 D.重型产业主导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条件不包括(    )

A.西部地区资源保障 B.国外市场气源短缺
C.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 D.工程建设技术成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