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山东省在2008年1月10日批复了依托黄河三角洲在东营兴建大规模加工制造业基地的请求后,又强力推出了“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新概念,要把山东半岛建成承接日韩产业转移的制造业基地。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应主要布局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以                为核心的城市。
(2)①、②、③的三次转移,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                   ;20世纪60~70年代①的转移和80年代②的转移,主要是以      型产业为主。
(3)从材料看,山东利用外资居前两位的国家是韩国和日本。简要分析山东省能够吸引日韩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西电东送”工程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电东送”工程的目标市场主要是我国东部沿海三大工业基地,据图写出它们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基地、__________________工业基地、_________________工业基地。
(2)据图分析,“西电东送”工程三条路线的电力构成有何差异?
(3)“西电东送”工程的实施对东部地区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该图示意制鞋业在两个地区的转移。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制鞋业在M、N两地区之间的转移情况。
(2)分别简述制鞋业转移对M地区和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了解,我国的水资源“既患寡又患不均”,在北方严重缺水的同时,南方却有大量富裕的水资源白白流入大海。为此,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了“南水北调”的战略设想。从那时起,有关部门组织各方面专家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目前东、中、西三线调水的规划方案(如下图)。读图并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东线从江苏扬州的江都提水,经京杭运河到天津;中线从  水库提水,流往  水库。再引水至  地区;西线从  江、  江、  河将水引入黄河,解决  地区的缺水问题。
(2)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

A.解决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问题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示意图

材料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取水,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全长1 241千米建设全立交、全衬砌引水渠道,穿越沿线各水系,每年将145亿立方米的水送到华北平原和黄淮地区,最后到达天津、北京。
材料三 为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安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于2007年10月11日启动。根据该工程的总体安排,2010年将在库区及上游水土流失严重的25个县实施水土保持工程。
材料四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共经过哪几个省级行政单位?
与东线相比,中线方案建设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2)试分析中线方案的实施,对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有哪些积极影响?
(3)结合材料四,分析如何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能源区域分布和能源调运路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B1、B2、B3)代表我国正在建设的两大能源工程,它们分别是    工程和
       工程。
(2)图中B3调运的能源主要是水电,该能源在这一区域十分丰富的原因是:
                                   ②                                   
(3)我国西部地区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主要的社会经
济原因是
A.风沙危害严重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资源短缺        D.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4)简述我国政府实施A、B两大能源工程对东、西部地区的意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分布图(图11)

材料二:图12为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正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向现代制造业、高端服务业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承受着越来越大的成本增加、市场环境转变乃至地方政府主动推动的巨大压力,并出现了关闭、停产、外迁现象,成为珠三角产业升级过渡期不可回避的“阵痛”。
(1)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正在兴起,试分析该地区城市发展的自然和社会条件。(4分)
(2)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分)

A.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加大了区域问的经济差异
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C.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
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

(3)根据材料,分析珠江三角洲一些中小企业出现关闭、停产、外迁现象的原因。(4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部分国家劳动力工资和产值对比表

国家
每个雇员年产
值(千美元)
日工资
(美元)
年工资/
年产值(‰)
美国
105
60
208.6
德国
87
45
188.8
英国
50
36
262.8
中国
29
1.5
18.9
菲律宾
23
5
79.4

 
(1)简述美国东北部地区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2)在全球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德国而没有转向英国。结合表格说明其原因。
                                                                              
                                                                             
(3)全球第三轮产业转移,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运用所学知识简述其原因。
                                                                             
                                                                              
(4)全球三轮产业转移,对美国产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对我们国家产业发展有何启示?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对煤炭的需求也将保持快速增长。

(1)我国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是:
①以昆仑山—秦岭一线为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煤炭的需求主要来自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谈谈如何进行煤炭资源的合理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能源消费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依据对应关系,填表说明安全隐患的具体表现及其解决措施。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2008年,在项目部的领导下,经过广大参建人员的共同努力,川气东送管道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各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截至2008年12月31日,经过全体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已完成管道建设1 860千米,完成了线路施工总量的近94%,72条山体隧道仅剩两条没有贯通,一期管道工程建设已取得决定性胜利。
材料二 川气东送工程主干道示意图。

(1) 缓解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状况的措施。除跨区域资源调配外,还有哪些?(4分)
(2)从全国整体来看,川气东送工程应属于西气东输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此分析川气东送工程的建设有何重大意义。(6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目前“长三角”地区正处在两种产业转移并行的关键阶段,一是国际间的产业向“长三角”区域内的沿海、沿高速公路、沿江等交通优势明显、基础产业雄厚的地区转移,而在“长三角”内部,相对发达的上海、浙东、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

分析甲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条件及如何开发利用。
                                                                              
相对于乙地而言,甲地突出的优势是什么?简述甲乙两地加强这方面的合作的意义。
                                                                              
                                                                             。  
上海在开始的“十二五规划”中体现“创新趋动,转型发展”理念,将重点发展五大主导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以及新材料产业。主要属于              。(单项选择)

A.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 B.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等
C.传统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等 D.轻纺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等

说明转入“长三角”与转出“长三角”产业的差异,这种“腾笼换鸟”式产业转移有何积极意义?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1月19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作为首个获批复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对于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新模式和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表1 该地区某年年降水量和蒸发量比较表(单位:mm)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
37
51
75
101
119
183
176
122
84
56
53
30
蒸发量
21
26
58
87
103
124
142
167
106
48
35
23

根据图1、图2,说出皖江城市带的分布特点。
                                                                            
分析皖江城市带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有利条件。
                                                                            
由于受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的影响,皖江城市带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其主要粮食作物是                   ,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                                                                   ;
据表1说出6—8月份期间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并分析其成因。
                                                                                
                                                                            。   
据该图说明安徽省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特征,并提出该省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合理建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标志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正式由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结合海峡西岸区域地图回答问题。

(1)说出图示区域的海岸类型,并说明该海岸带的开发利用方向。
(2)该区域农村因伐柴、烧柴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大气污染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可行的对策。
(3)简要分析福建接受台湾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苹果公司前总裁乔布斯一生致力于创新,他让“苹果”引领全球科技潮流——用iPod颠覆了音乐,用iPhone颠覆了手机,用iMAc、iPAd颠覆了电脑,又用PixAr颠覆了电影。苹果产品从来都是特立独行,时尚、个性,同时昂贵的价格使其获利颇丰。
材料二 美国“硅谷”图(图18)和苹果产业链“微笑曲线图”(图19)。

(1)以苹果电脑公司为代表的高技术公司的特点是什么?
(2)说说以苹果电脑公司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硅谷大量集聚的原因。
(3)苹果公司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实现苹果产品市场及利润的最大化。结合苹果数码产业链“微笑曲线图”,分析现今中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应注意的问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日本产业转移之因, 思中华强国之路。
自20世纪80年代,日本出现了传统产业向国外转移的热潮,并持续至今。
(1) 能源:自1955—1969年,日本用了15年时间建立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重化工对原料、燃料的消耗量大。20世纪70年代,国际“石油危机”导致石油价格上涨,重化工业的制造成本提高,产品价格上涨,从而(      )了日本重化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  汇率:1985年日元对美元升值了1倍多。原来国际市场上日本产品卖1美元,升值后售价就达2美元。意味着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大幅度(      )。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
(3)  市场:至80年代,日本传统工业品的(      )(国内/国际)市场趋于饱和,自身市场满足不了发展的需求。
(4)  劳动力:日本劳动力一方面价格高,另一方面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的数量减少,日本传统产业的国内企业生产受劳动力(      )和(      )的双重制约。
(5)  土地:日本工业高度密集于(      )洋沿岸地带。这一带用地紧张,价格昂贵,环境污染严重。促使日本企业的区位选择向国土的南、北部和(      )发展。
(6)  政策: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提出“技术立国”的基本国策,工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换。政策明显对传统企业在国内生产不利,即企业要么向(      )密集型转型,要么向(      )转移。
(7)  简要谈谈你的强国之路(言之有理即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