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尔电冰箱生产厂,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从产品单一的电冰箱增加了空调、洗衣机、热水器、电视机等,成为一个企业集团。该企业集团产品开始在国内销售,以后产品逐渐销往国外,目前已经在数个国家投资办厂,以避开贸易壁垒,据此回答题。
影响该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 | B.动力 | C.原料 | D.资金 |
随着关税等贸易壁垒降低,该公司仍然保持在国外的生产布局,原因是:
A.利用廉价劳动力 | B.降低能源消耗 | C.降低产品运输成本 | D.提高管理水平 |
读2001—2005年广东省三个区域国内生产总值长率变化图,回答题。
图中信息反映:
A.2005年珠江三角洲国内生产总值比2004年少 |
B.2001—2005年珠江三角洲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在三个区域中最大 |
C.2001—2005年北部山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始终高于东西两翼 |
D.2001—2005年东西两翼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最小的是2001年 |
珠江三角洲2004年以后出现农民工需求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珠江三角洲:
A.城市化发展迅速 |
B.面临产业升级转型 |
C.高科技产业完全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 |
D.耕地锐减 |
深圳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住;第二阶段:原有产业逐步替换为高端产业。读图回答题。
各企业集聚在第一代产业园的主要原因是:
A.共用基础设施 | B.加强相互竞争 |
C.靠近原料产地 | D.获取邻厂信息 |
从第一代产业园区发展到第二代产业园区,当地逐渐失去
的优势是:
A.管理经验 | B.资金 |
C.科技 | D.廉价劳动力 |
2012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面临的“招工难”、“用工荒”局面仍未得到有效改善,高悬的招工条幅已经成为这些地区的日常风景。根据相关知识,结合图9,完成题。
图中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的可能影响是
A.减少资金投入,缩小生产规模 |
B.促进农业发展,改善粮食供应 |
C.增大重工业比重,减少用工数量 |
D.刺激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
皖江(长江安徽段)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利用江、浙、沪等沿海地区产业部门“腾笼换鸟”之机,形成了纺织、家电、汽车产业基地。读图回答题。
沿海地区产业部门“腾笼换鸟”的主要原因是( )
A.消费市场呈饱和状态 | B.地价、劳动力成本高 |
C.能源、资源消耗殆尽 | D.交通枢纽的地位下降 |
对皖江沿岸工业带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是( )
A.地处我国中部地区,水热资源非常丰富 |
B.主要依靠海运联系长江三角洲及周边地区 |
C.汽车等产业吸引大量零部件配套企业聚集 |
D.以电子信息产业中的高端产品为发展目标 |
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完成题。
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
A.管道运输 | B.高压输电 |
C.水陆联运 | 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 |
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③④⑤ | D.②③⑤ |
图中②工程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环境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A.有利于缓解电荒,为工业生产提供足够的能源 |
B.利用丰富的能源,推动耗能工业扩大生产规模 |
C.改变农村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
D.促使地方能源结构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
近年来中国成为吸收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读“日本产业外移地区投资比率图”,回答题。
近年来中国吸引日本对外投资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
①劳动力、土地成本较低 ②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较高
③市场潜力巨大 ④便捷的电子商务条件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日本产业的持续外移,对日本经济的可能影响是( )
①造成国内产业“空心化”
②提高国内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
③技术研究与创新的能力减弱
④本国人口失业率有所上升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读下图,回答题。
如图所示,从A地向B地发生了( )
A.产业升级 | B.资源调配 | C.信息传递 | D.产业转移 |
假如A、B两地均位于我国,则( )
A.A地位于东部沿海,B地位于西部内陆 B.A地位于东部沿海,B地位于中部地区
C.A地位于西部内陆,B地位于东部内陆 D.A地位于中部地区,B地位于西部內陆
右图甲乙表示是两个不同的地域空间,回答题。
若甲是我国东部经济带,乙是中西部地区,箭头表示的产业类型是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技术密集型产业
③资金密集型产业 ④资源密集型产业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若箭头表示的是世界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运量最小的是由波斯湾到
A.美洲 | B.欧洲 | C.非洲 | D.东亚 |
下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回答题:
图中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是
A.37.6:17.4:45.0 | B.31.6:30.5:37.9 |
C.15.5:24.5:60.0 | D.37.6:23.5:38.9 |
图中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南北差异较大,目前相对发达的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结合“苏南某市与苏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完成题。
投资地区 |
招商门槛 |
土地价格 |
平均工资水平 |
环保门槛 |
苏南某市 |
5 000万元 |
100万元左右 |
3 000元左右 |
要求高 |
苏北某市 |
1 000万元 |
20万元左右 |
1 000元左右 |
要求较低 |
苏南地区开始“腾笼换鸟”,被“逼走”的产业所具有的特点是 ( )
A.劳动力需求量大 | B.生产规模小 | C.技术含量高 | D.环境污染较轻 |
江苏省出现的这种产业转移,对苏北地区的有利影响是 ( )
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
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 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双转移”(右上图8)是广东省创造性提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统称。具体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图中箭头①);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图中箭头③),另一方面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图中箭头②)。读图完成题。
目前,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向外转移,主要原因是珠三角地区 ( )
A.劳动力成本下降 | B.高素质劳动力数量不足 |
C.对外交通条件改善 | D.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 |
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向外转移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主要是
A.转入地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不全 |
B.转出地的产业集聚效应较弱 |
C.转入地的环境污染严重 |
D.转出地的产业协作能力较弱 |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略图,回答题。
下列工业基地与其所在三角洲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 )
A.京津唐工业基地——甲三角洲 | B.沪宁杭工业基地——乙三角洲 |
C.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乙三角洲 | D.辽中南重工业基地——甲三角洲 |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缓解甲、乙三角洲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问题,两地都很重视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是( )
A.水能 | B.太阳能 | C.核能 | D.天然气 |
跨国企业可以根据研发、生产或销售的需要,在其他国家设立分支机构。下图为四个城市产业结构三角坐标图。跨国企业营运总部和制造中心的最佳选址分别是( )
A.甲、乙 | B.乙、丙 | C.甲、丁 | D.丁、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