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属于城市景观特色的是( )
①文物古迹的特色 ②自然环境的特色 ③民族风情与民间艺术特色 ④城市格局的特色 ⑤城市商业广告
A.①②③⑤ | B.①②④⑤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⑤ |
为了解决城市内涝频繁问题,我国打造海绵型城市(海绵型城市,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下大雨的时候吸水,干旱的时候把吸收的水再“吐”出来)。下图中城市绿地建设,符合海绵型城市要求的是
近年来,“广场舞”逐渐成为深受中老年人喜爱的一种舞蹈形式,常见于城市夜间的广场之上(中老年人白天需在家照顾孩童)。2015年,广场舞《最炫小苹果》登上春晚舞台,人气爆棚。但其快速发展的同时,因噪音扰民又备受争议。这种争议反映了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包括( )
A.城市公共用地不足 | B.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
C.城市化发展快 | D.失业人口增多 |
下图为不同城市居民上下班拥堵所花时间与其忍耐极限时间比较图,回答下列各题。交通最拥堵及居民对交通拥堵感受最痛苦的分别是( )
A.北京重庆 | B.武汉广州 |
C.北京西安 | D.南京成都 |
为解决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发展城市立体交通 | B.开辟公交专用车道 |
C.减少主干道红绿灯 | D.加强城市交通规划 |
读“人均交通能源消耗量与人口密度的关系示意图”,推断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 )
A.人口密度大的城市积极发展公共交通 |
B.美国的城市出行方式主要依靠公共交通 |
C.经济水平高的城市人均交通能源消耗量都高 |
D.人口密度大的城市人均交通能源消耗量低,是因为经济水平低 |
对大多数中国城市来说,较难实现“碧水蓝天”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热岛效应”使得城市多雨天,少晴天 |
B.沙尘暴使得城市大气能见度变小,水域泥沙含量变大 |
C.城市建设大兴土木,尘土飞扬,污水四溅 |
D.城市排放的废气和废水造成城市大气和水域污染 |
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据表回答下题。
时期/年 |
1985~1990 |
1990~2000 |
2000~2011 |
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 |
6.49 |
5.72 |
6.22 |
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 |
3.77 |
4.28 |
3.79 |
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 )
A.先增后减 B.先减后增 C.不断增加 D.逐渐减少
目前有些城市对汽车实行分类牌照进入市区,其目的是( )
A.抑制私人出租车 |
B.优先发展公交车 |
C.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
D.减少就业压力 |
下图是“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区域图”,读图完成小题。城市①②③的规模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 B.①③② |
C.②③① | D.②①③ |
影响北部地区城市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
A.地形和气候 | B.地形和河流 |
C.气候和河流 | D.矿产和交通 |
读我国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变化表以及我国全球化趋势展望等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
新中国 成立初期 |
1982年 |
1990年 |
1995年 |
2000年 |
2010年 |
|
城镇人口比重(%) |
1 |
20.6 |
26.1 |
28.9 |
35 |
45(预测) |
|
城镇 个数 |
建制市 |
|
236 |
456 |
640 |
|
|
建制镇 |
|
2 664 |
11 953 |
16 992 |
|
|
材料:21世纪,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形成四大纵向城市集聚带和四大横向城市集聚带。四大纵向城市集聚带将是:沿海岸线城市集聚带、沿京广铁路城市集聚带、沿哈大线铁路城市集聚带和沿京沪铁路城市集聚带。四大横向城市集聚带将是:沿陇海铁路城市集聚带、沿兰烟-胶济-石德铁路城市集聚带、沿长江干流城市集聚带和沿沪杭―浙赣铁路城市集聚带。
(1)根据材料内容可以归纳出,我国城市集聚带分布的趋势是向________的地区集中,沿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可以形成城市集聚带,其中华北地区的城市带________资源短缺问题将更加突出,计划采取的解决措施有________等。
(2)根据表中的数据,结合我国国情分析城市化进程会给我国资源和环境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3)下图为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之一,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①这一问题被称为城市________效应。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只考虑这一效应,说出该城市的近地面风向。为什么城市上空云量多于郊区?
③既可行又能减轻这一问题的措施是
A.扩大绿地面积 | B.破墙透绿 | C.完善排水系统 | D.多建高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