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寒潮是我国冬半年常见的气象灾害,它可以直接造成(   )

A.西北地区的常年干早 B.东北地区的春涝
C.江南地区的雨雪冰冻 D.华南沿海的风暴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随着山区经济发展,对泥石流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表下列小题。
某地重点监测沟谷参数表

沟谷编号
集水面积(Km2)
平均坡度(°)
流域落差(m)
植被覆盖率(%)

5.3
24.3
537.2
15.7

2.7
30.1
670.3
19.6

20.0
40.8
1353.7
13.2

4.5
26.1
384.7
20.5

 
根据表中参数推测,发生泥石流可能性较大的沟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为了更及时、准确发出泥石流预警,该地区还应密切关注(   )

A.气温高低 B.风力强弱
C.光照强度 D.降水量大小

一旦发生泥石流,应先确定灾害位置,并尽快获取受灾地区图像,以便及时评估受灾情况。这一过程依次用到的现代技术是(   )
①RS    ②GPS    ③GIS

A.②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② D.③②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几种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

A.火山、地震、干旱、洪涝
B.地震、火山、洪涝、干旱
C.干旱、洪涝、地震、火山
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

蝗虫是危害严重的生物灾害。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中,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是(   )

A.①② B.②
C.①②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该自然灾害可能是(   )
①干旱 ②洪涝 ③地震 ④风暴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8月12-19日,黑龙江省平均降雨量比历年同期偏多27%,个别地方降雨甚至超过了600毫米。主要集中在嫩江、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受持续降雨影响,黑龙江发生大洪水,洪水主要来源于黑龙江上游干流和俄罗斯境内的结雅河和布列亚河。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这次洪灾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全球水循环过于活跃   ②降水丰富,并受地形影响
③该地区主要受季风影响,夏季风异常活跃  ④主要受积雪融水补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图中黑影是黑龙江省的内流区范围。其形成原因是(   )

A.主要是受地质构造和地形的影响
B.不受季风影响
C.主要受积雪融水补给影响
D.受副高影响,降水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了某海域四次地震的发生地、震级和震源深度 ,读图下题。

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海浪。一般当海底浅源大地震(震源深度小于50 km,震级大于里氏6.5级)造成大洋地壳局部隆起或陷落,并且带动震源上方的深层(水深不小于1 000 m  海水做大规模扰动时,就可能发生灾害性海啸。若图中的四次地震都造成了地壳陷落,则四地中最可能发生灾害性海啸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下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方发生水旱灾害,与此相关的因素是:(   )

A.地形复杂 B.海岸线漫长
C.夏季风强弱变化 D.纬度位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及地质作用分别为(   )

A.流水、沉积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该地形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

A.洪涝 B.干旱
C.低温冻害 D.滑坡、泥石流

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

A.黄河下游地区 B.长江中游地区
C.云贵高原 D.珠江三角洲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3月13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大风降温,出现雨雪天气,与此同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干旱黄色预警:我国西南地区的气象干旱将持续发展。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014年3月13日我国北方风雨降温,而西南地区高温干旱持续,形成这种气象格局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南北海陆位置差异大
B.南北地形差异大
C.南北受冬季风影响差异大
D.南北纬度差异较大

材料中显示的内容,充分说明了我国季风气候的(    )

A.可预测性 B.规律性
C.不稳定性 D.地区间的相似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该种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

A.洪涝 B.干旱 C.地震 D.泥石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甘肃省舟曲县持续半年干旱后,2010年8月7日山区突降暴雨,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左图为“泥石流发生时应急逃生示意图”,右图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泥石流路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舟曲特大泥石流发生的主要原因有(    )

A.地势起伏大且坡度较陡,重力作用强
B.暴雨导致岩体崩塌、滑坡,形成大量碎屑物质
C.持续干旱是引发泥石流的根本原因
D.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造成泥石流的直接原因

若泥石流发生时有人位于右图中O点,合理的逃生线路有 (    )

A.① B.② C.③ D.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下图所示的某山区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及成因中,①~⑥依次是(     )

A.①地震 ②地壳活跃 ③多暴雨  ④滑坡 ⑤植被破坏 ⑥岩石破碎
B.①地壳活跃 ②岩石破碎 ③地震 ④多暴雨 ⑤植被破坏 ⑥滑坡
C.①地壳活跃 ②多暴雨 ③地震 ④岩石破碎 ⑤滑坡 ⑥植被破坏
D.①地震 ②地壳活跃 ③多暴雨 ④滑坡 ⑤岩石破碎 ⑥植被破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是自然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灾中应急行动见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储备的救生类物品主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该基地及其附近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

A.水灾 B.泥石流 C.旱灾 D.寒潮

影响应急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
①储备基地到灾区的距离            ②自然灾害的种类
③应急交通线的通行能力           ④救灾人员的数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衡量灾情大小的标准是(    )

A.致灾因子强度
B.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
C.孕灾环境大小
D.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