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地球上的水圈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动态系统,地球表面各种形式的水体是不断相互转化的,下图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监测显示,近年来,该流域蒸腾作用明显减弱,暴雨后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A.流域内降水明显增加 B.流域内地表径流增加
C.流域内粮食产量减少 D.流域内水汽蒸发减少

若要进一步稳定该流域的径流量,应采取的措施是(  )

A.人工降雨 B.围湖造田
C.开发地下水 D.封山育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成都的活水公园是一座以水保护为主题的城市生态景观公园,秉承“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和“人水相依”的生态理念,将雨水进行有效收集,展示被污染水体在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生命过程,右图为成都的活水公园。回答下列问题。

可以发展成都治水模式的城市是(  )

A.乌鲁木齐 B.兰州
C.西宁 D.广州

建立活水公园的生态效益是(  )

A.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
B.降低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加快水体流动,有效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C.营造亲水型宜居城市
D.推广高科技的环保技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水循环的最主要动力是(   )

A.太阳辐射能、地球重力能 B.潮汐
C.地热能 D.生物能

下列实现着图中①的功能的是(   )

A.长江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我国的夏季风 D.我国的冬季风

下列地理事物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   )

A.柴达木盆地的湖泊
B.天山山区的冰雪融水
C.滚滚东流的长江水
D.太平洋上未登陆的台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某亚热带湖泊沿岸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与注人的河流相比,该湖泊

A.流速快 B.结冰期长
C.水位季节变化小 D.水量小

在甲地段,健身步道建在湖上的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生物

在乙地段,环湖公路离湖岸较远,有利于

A.渔业捕捞 B.湖泊航运
C.退田还湖 D.潜水运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大陆沿西海岸线降水量空间变化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纬度10°~20°地区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  )
A.终年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             
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C.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   
D.纬度低,蒸发旺盛
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纬度10°~30°地区流水侵蚀地貌广布
B.纬度30°~40°地区冬季水循环更强烈
C.纬度40°~60°地区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D.降水量空间变化主要受地形和洋流的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图为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B.3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C.6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小
D.9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该水库库区所处的自然带最有可能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苔原带
D.热带季雨林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是吉林雾凇的真实写照。读吉林市雾淞景点分布图和甲、乙、丙、丁四处表层水温统计表,回答下列各题。

该季节图示河段的水文特征是

A.流量大、结冰期长 B.含沙量大、流速快
C.从东南流向西北 D.流量稳定、无结冰

该地区为著名雾凇观赏区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水量丰富                    ②交通便利
③水温与气温的温差大          ④夜间晴朗、气温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森林白天可以吸收CO2,放出O2,在不受其他条件的影响下,林区的CO2浓度(PPM)具有如下图的明显日变化。读某高纬地区森林CO2浓度日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当地CO2浓度最低时的地方时是(  )

A.日出前后 B.12:00
C.14:00 D.日落前后

该地的经度可能是 (  )

A.15ºE B.75ºE
C.75ºW D.150ºW

该地沼泽广布的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水丰富,河流众多,湖泊面积广大
B.地势低洼,海水大面积倒灌
C.有凌汛现象
D.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某大陆西岸,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向为先向北后向西北 B.补给类型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C.汛期出现在冬季 D.图中河段长度约为200km

图中甲和乙的数值可能是(   )

A.400m 550m B.800m 350m
C.400m 650m D.800m 650m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区2010~2014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量的变化。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①、②、③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为(  )

A.撂荒地、耕地、林草地 B.撂荒地、林草地、耕地
C.林草地、撂荒地、耕地 D.林草地、耕地、撂荒地

据图可判断(  )

A.该山区降水季节变化小
B.下渗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
C.该山区植被以森林为主
D.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  )

A.

B.

C.

D.

来源:2020年全国卷Ⅲ高考地理试卷
  • 更新:2021-09-2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地一河流流域面积和径流变化示意图,流域面积约400平方千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图中所示信息判断,该区域最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

A.水稻 B.小麦
C.橡胶 D.棉花

关于该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河7月径流量小是因为该地深居内陆,降水量小所致
B.A点和B点汛期不同是因为受不同大气环流影响所致
C.上游A点可能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D.A点流速一定比B点快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每年4~6月,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常常发生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汛”,即白天河流流量很大,夜晚则洪峰消退。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此类洪水的直接补给水源为(   )

A.大气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高山冰川融水 D.湖泊水

“一日一汛”反映了当地(   )

A.冰雪融化迅速 B.降水变率很大
C.昼夜温差大 D.自然灾害频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河段平面图,下中图为下左图中河流某处的河道横剖面(图中左右是面对下游方向),下右图示意下左图中M湖水量流入、流出的月份分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上左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河道横剖面,最符合上中图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M湖平均水位最高的月份是

A.1月 B.4月 C.6月 D.9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下图示意L湖及周边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正确描述甲、乙两河与L湖相互关系的是(  )

A.甲河秋季输入L湖泥沙最多
B.甲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
C.乙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
D.乙河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有关L湖及其周边自然环境叙述不正确的是(  )

A.L湖最高水位出现在夏季,最低水位出现在冬季
B.L湖水位近年来有不断下降趋势
C.L湖及其周边地区气候干旱,物理风化显著
D.L湖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发育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