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原始大气主要成分包括甲烷、氨、硫化氢、水汽。震旦纪大冰期之后的寒武纪,火山大爆发改变了原始大气成分,地球结束了“雪球”时代,原始生命出现。读碳循环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雪球”时代的结束,是因为寒武纪的火山大爆发能(   )

A.增加大气中CO2浓度,起保温作用
B.破坏臭氧层,到达地面紫外线增多
C.释放火山灰物质,吸收地面辐射
D.释放巨量热能,直接增加大气温度

图中M应为(   )

A.花岗岩 B.玄武岩
C.石灰岩 D.变质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数字表示大气受热过程,字母表示水循环的环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简述甲处地貌的形成原因。(2分)
(2)地面反射率是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入射辐射量之比。一般来讲,草地的反射率为  15~25%,深色土壤的反射率为5~15%。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乙处的草地大面积消失,裸露出深色的土壤。说明乙处地表植被减少在白天对过程②的影响及原因。(3分)
(3)说出丙处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其对过程①会产生什么影响?(2分)
(4)人类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简述该环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3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题。

图中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的数字代号按顺序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 D.②③④①

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  )

A.① B.② C.③ D.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地某时刻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最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月份和地方时时刻为(  )

A.8月 22时 B.8月 13时
C.1月 22时 D.1月 13时

影响图中39°纬线上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洋流 B.地形、大气环流
C.海陆分布、地形 D.大气环流、海陆分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夏季,人们用“水深”“火热”来比喻我国的天气,可谓恰当之极。夏季的高温波及南方多数省份,许多城市的气温高达40°C以上,湖南省平均气温为1951年来最高,降水量为1951年来最少;而北方地区却是雨水不断,东北地区更是暴雨频繁,松花江流域出现了1998年来最大的洪水,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专家认为,多种原因造成了“水深火热”天气,其中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是重要的自然原因之一。
材料二:2013年8月11日全国高温区域预报图。

(1)图中甲、乙两地夏季形成高温天气的原因有何差异?
(2)专家认为,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是造成今年夏季北方大水南方酷热的自然原因之一。试从积雪冰川的多少与地温、气温、季风环流的联系角度,分析其中的原理。
(3)持续的高温天气对农作物生长发育不利。气象专家建议,高温期间,乙地区的水稻田应采用日灌夜排的灌溉方式。请简要分析日灌夜排的灌溉方式的作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完成题

图中各字母表示的含义描述错误的是( )

A.A表示太阳辐射
B.E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C.C表示地面短波辐射
D.D表示大气逆辐射

近地面大气热量的直接热源主要来自(  )

A.太阳辐射 B.大气辐射
C.地面辐射 D.大气逆辐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为了完成材料中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应选择哪个时段完成拍摄

A.16时至次日8时 B.8时至16时
C.18时至次日6时 D.6时至18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结合下面透明玻璃瓶和温度计的实验及大气热力作用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

A.25℃ B.12℃ C.10℃ D.8℃

青藏高原地面昼夜温差大与图乙哪个两个环节关系最密切(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的数码代号按顺序依次是: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 D.②③④①

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
①离太阳近 ②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小
③云层厚而且夜晚长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  ⑤白天太阳辐射强  ⑥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⑤⑥ D.①⑤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的四幅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图(图中曲线表示等压面,中间横线表示等高面)中,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一种形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热力环流是由地面      不均形成的。
(2)图①中,甲地近地面气压       (低于或高于)乙地。甲乙之间的大气水平运动就是风。        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因为         力使风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向
      (左或右)偏。在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       (平行或斜交)
(3)请在图①中a、b线段上分别补画箭头,完成甲—乙和甲—丙之间的热力环流。
(4)图②所示的海陆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         (白天或夜间)。
(5)图中乙地夜间天气晴朗,则在初冬的清晨上学时人们会发现地上“下霜了”,请从地理角度解释一下这个现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完成题。

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表示大气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箭头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我国10月16日四城市的实测气温数据,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城市
纬度
海拔(m)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天气
北京
39.8°N
54
18
3

杭州
30.2°N
40
17
11
多云
海口
20.0°N
14
27
23

拉萨
29.7°N
3649
19
6
多云

 
最低气温拉萨比杭州低,主要原因是拉萨(   )。

A.纬度低 B.大气削弱作用强
C.大气保温作用弱 D.大气反射作用弱

北京比海口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大,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 B.白昼短
C.大气吸收能力强 D.天气晴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体。2011年入冬以来,我国北方遭遇多次大雾天气,有些地区的能见度甚至只有50米左右。气象台也多次发布全省大雾黄色预警。据此完成题。
深秋初冬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干燥空气又提供了足够的扬尘颗粒

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
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D.大雾增强大气逆辐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大气的受热过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