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辐射 C.地面辐射 D.大气逆辐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辽宁开原,夏季常有这样一个现象: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云层的反射强烈 B.大气的吸收强烈
C.大气的散射强烈 D.地面反射强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疆地区有“早穿棉袄午披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②夜间大气逆辐射弱
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④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能少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2“北半球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图”,分析回答问题。

图中表示北半球夏半年的曲线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③曲线高低纬度间太阳辐射相差小的原因是(  )

A.高低纬度的太阳高度相差很小
B.高低纬度间的白昼相等
C.高纬度地区白昼长,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
D.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比低纬度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为淮南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为验证地理原理而设计的实验流程图,据此回答问题。

图中所示地理现象的成因与上述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关于上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图所示过程过程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较小
B.②图过境时会造成我国大面积的降温
C.③图反映了冬季风的成因
D.④图反映了台湾岛东部降水的主要成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3 位于同一纬度的A、B、C、D四地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A         
B.B       
C.C          
D.D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坎儿井是新疆吐鲁番的生命之泉,目前已从最多时的1780多条,减少到约600条,照此预侧,20年后可能消失,因此加强坎儿井的保护已刻不容缓。

坎儿井的水源主要来自于(    )

A.雨水 B.湖泊水
C.冰雪融水 D.河流水

坎儿井是新疆最古老的地下取水方式之一,之所以在地下取水是为了(    )

A.利于灌溉 B.避免蒸发
C.利用地势自流 D.节约成本

该地区的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    )

A.昼夜温差大、光照强烈
B.地下水含糖分多
C.土壤中含糖分多
D.温差小,利于植物糖分积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示的四种情况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在南京郊区一个蔬菜大棚所拍摄的照片,棚顶为黑色的尼龙网,而不是常见的白色透明的塑料或者是玻璃大棚。完成下列各题。

根据题意,图示季节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长江流域正值梅雨天气
B.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强盛
C.持续的伏旱天气
D.华北地区出现春旱沙尘天气

图示季节,棚顶为黑色的尼龙网,农民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B.减少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主要是图中的

A.a减弱 B.b减弱 C.c减弱 D.d减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读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气系统内存在着能量传递与转换,传递与转换形式多样,其中能促使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

A.1月 B.4月 C.8月 D.12月

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大洋环流 B.大洋环流、海陆分布
C.地形起伏、海陆分布 D.大气环流、地形起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霜是大气中的水汽凝华在地面或地物上(如草叶等)形成的冰晶,一般形成在冬季晴朗、微风或无风的夜晚,下图为某区域2010年冬季三个日期的无霜区分布范围示意图,图中无霜区外均为有霜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示三个日期中,M城有霜的日数有

A.0日 B.1日
C.2日 D.3日

霜一般形成在冬季晴朗、微风或无风的夜晚,其形成原因是

A.地面辐射强 B.大气辐射强
C.大气逆辐射弱 D.无太阳辐射

图示区域中部地区每年有霜日数明显少于周边地区,其主要形成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人类活动 D.地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强烈的地方, 在城市地域中,人类改变了自然环境面貌,影响了城市气候,引发了影响人类生存的城市环境问题。下图为“某市区空气污染的空间分布形态和该市4月份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根据“空气污染的空间分布形态图”,分析该城市主要空气污染来源位于 (    )

A.Ⅰ B.Ⅱ C.Ⅲ D.Ⅳ

观察该市4月份气温垂直分布图,判断甲、乙、丙、丁四图中最有利于该市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是我国北方某城郊一小型大棚蔬菜生产模式图。棚顶用塑料薄膜密封,背面是冬季御寒和提高棚内温度的挡风墙,侧面是唯一一个进出大棚的工作门。读图回答问题。

为了保证大棚的保温效果,挡风墙应该位于大棚的(   )

A.西北方 B.东南方 C.东北方 D.西南方

为了更好的提高大棚的保温效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在大棚的顶部用石棉瓦遮盖
B.将工作门的宽度扩大
C.在挡风墙上装一个排气扇
D.在大棚内适当饲养牲畜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下列关于温室大棚内a、b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气温低于b
B.a的气压高于b
C.室外的空气经常通过工作门到达b地
D.b地的蔬菜长势明显好于a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该图是一个长、宽、高分别是2米、1米和1米且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盆冰块。在玻璃柜顶部和下部悬垂纸片A、B(如图所示)。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可以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据此完成问题。

该实验模拟的是(   )

A.大气温室效应 B.大气热力环流
C.地壳物质循环 D.海陆间水循环

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两纸条的偏动方向是(   )
A.A、B都向左偏     B.A向左偏、B向右偏
C.A、B都向右偏     D.A向右偏、B向左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大气的受热过程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