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江苏昆山、福建晋江、浙江慈溪和义乌4个县级市的城市人口规模均超 100 万,跃居我国大城市之列。

材料二 表格为“2021年4个县级市人口与经济指标统计表”。

项目

昆山

晋江

慈溪

义乌

常住人口(万人)

211.2

206.9

185.9

188.5

GDP(亿元)

4748.1

2986.4

2379.2

1730.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产值(亿元)

4.34

2.71

2.25

1.47

优势产业

电子信息

体育鞋服

小家电

小商品

(1)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简述4个县级市优势产业形成的相似条件。

(2)依据晋江、慈溪和义乌的优势产业类型,分析其人均GDP较昆山存在的差异及其主要原因。

(3)说明优势产业对4个县级市发展成为大城市的促进作用。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江苏卷)
  • 更新:2024-01-0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景区数字化极大地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例如,“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项目,通过“一站式”游览、电子导览、直播“云游”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旅游者提供了对旅游景观不同的认知与体验。

评价景区数字化对游客认知和体验旅游景观的影响。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乙卷)
  • 更新:2024-01-2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摘自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19年9月18日)

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地理知识,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提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合理化建议。

(要求:结合黄河上中下游地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提出建议;建言有理有据,逻辑清晰,表达准确。)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乙卷)
  • 更新:2024-01-2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库里蒂巴是巴西东南沿海城市。自20世纪60年代,为解决城市快速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该城市编制了以公交为主导的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并得以实施。经过多年建设,库里蒂巴形成了5条由市中心向外辐射的基于快速交通线的发展轴,同时有多种类型的公交线与快速交通线相连。沿快速交通线两侧进行高密度开发,发展轴间为绿地。快速交通线使用大容量低排放公交车辆。目前,库里蒂巴人均小汽车拥有量位居巴西前列,但公交出行率远高于其他城市。库里蒂巴将工业区布局在郊外快速交通线附近,发展低污染工业。图为库里蒂巴公交网络模式图。

(1)指出库里蒂巴以公交为主导的交通方式对解决城市问题的作用。

(2)指出与地铁相比,库里蒂巴建设地面快速公交的优点。

(3)说明沿快速交通线两侧进行高密度开发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4)说明库里蒂巴工业区布局的优点。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乙卷)
  • 更新:2024-01-2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上,广东省是我国多次大规模南下移民的重要目的地。移民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不同的方言区,如图示意广东省方言区分布。

(1)描述广东省方言区分布的主要特点。

(2)客家语方言区内的许多中心城镇粤语岛,请推测其原因。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湖南卷)
  • 更新:2024-01-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性粗化是风蚀导致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流失,粗颗粒物所占比例增加的现象,其过程如图1所示。某科研小组通过比较地表松散层表层和浅层的粗、细颗粒物含量。构建了风蚀粗化指数。该指数数值越大,说明表层比浅层粗颗粒物含量越高,图2显示青藏高原南部(针对风蚀)采样点粗化指数的分布。

(1)说明风蚀粗化过程中地表松散层风蚀强度的变化。

(2)指出图2所示区域风蚀粗化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其原因。

(3)分析耕作对风蚀和风蚀粗化指数的影响。

(4)提出图2所示区域因地制宜的风蚀防治措施。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甲卷)
  • 更新:2023-12-1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地规划的铁路穿过一冲积扇。如图为“某地地形及规划铁路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给定图例符号标出陡崖位置,并写出判断理由。

(2)描述图中冲积扇的主要地貌特征,并从物质来源、动力机制等角度简析冲积扇的形成条件。

(3)从地貌角度,分析图中冲积扇区域建设铁路面临的不利条件。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江苏卷)
  • 更新:2024-01-0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埃塞俄比亚人口超过1亿,农业人口约占80%,以小农户为主,农业是经济支柱,该国土地资源丰富,干湿季分明,绝大多数耕地只在湿季种植作物,灌溉农田比例小;工业基础及道路、供电等设施薄弱。近年来,该国引进灌溉农机具,但推广缓慢。如图示意埃塞俄比亚地形。

(1)评价埃塞俄比亚发展灌溉农业的水资源条件和地形条件。

(2)指出埃塞俄比亚推广灌溉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3)说明埃塞俄比亚难以大规模引进灌溉农机具的社会经济原因。

(4)为培育埃塞俄比亚灌溉农机具市场提出合理化建议。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甲卷)
  • 更新:2023-12-1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磨坊是利用水能进行谷物加工的小型生产车间。波兰维斯瓦河下游位于波德平原,年降水量不足 500mm 。从12世纪开始,维斯瓦河下游农业区沿河(溪)流建设了大量水磨坊,自18世纪末以来水磨坊逐渐被废弃。随着土地资源大规模开发,耕地面积增囤,农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该地河流水文水系发生了显著变化。如图1示意维斯瓦河下游农业区水磨坊分布。如图2示意水磨坊景观。

(1)指出早期在维斯瓦河下游农业区建设水磨坊的有利条件。

(2)说明自18世纪末以来维斯瓦河下游农业区水磨坊逐渐被废弃的原因。

(3)针对水磨坊被废弃的现状,请提出水磨坊景观开发利用的合理建议。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湖南卷)
  • 更新:2024-01-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研究某地焚风的发展变化,研究人员在该地设A、B两处气象观测点进行观测(图1)。图2为某年1月28日在A观测点获取的气象数据。另据B观测点数据显示,当日地方时 1400 左右该处出现一个锋面,停留了一段时间后, 1530 左右开始移动。

(1)指出A观测点焚风出现的时间(地方时)。

(2)分析AB段地形对焚风发展变化的影响。

(3)解释B处锋面形成的原因并指出 1530 后锋面的移动方向。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山东卷)
  • 更新:2024-01-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韩国是越南最大的外资来源国,河内大都市区(河内市区及其周边地区)是韩国企业在越南投资的重点地区。制造业和房地产是韩国企业投资的两大关联领域,房地产主要满足在韩资企业工作的韩籍雇员及其眷属的居住与生活需求。如图示意1991~2017年韩国企业制造业投资总额和房地产投资总额在河内大都市区的空间分布。

(1)分别概括河内大都市区韩国企业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的空间分布特点。

(2)分析韩国企业房地产投资分布的原因。

(3)根据韩国企业房地产投资与制造业投资的空间分布,推测其带来的城市空间变化及交通需求。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辽宁卷)
  • 更新:2023-12-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对流层的中低层,风的辐合、辐散和水汽输送是影响天气和气候的重要因子。辐合是水平气流的流速降低或流向变化造成气流聚集而产生的上升运动,辐散是水平气流的流速增加或流向变化造成气流分散而产生的下沉运动。如图为1981~2010年中亚及周边地区中低层平均风场分布图。

(1)分析甲地1月降水的成因。

(2)指出7月影响甲地的主要天气系统,分析该系统对甲地天气的影响。

(3)与甲地相比,说明乙地的气候特点。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辽宁卷)
  • 更新:2023-12-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说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蕴含的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要求:材料与原理结合,逻辑清晰,表达准确。)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甲卷)
  • 更新:2023-12-1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为滇池流域示意图。海口河为滇池湖水的唯一出口,元代以来多次疏浚。明代,滇池南岸有大量移民迁入,水稻种植面积逐渐增加。清代,人们在柴河下游相继开挖了十余条沟渠。明清时期,柴河三角洲面积显著扩大。图2示意明清时期柴河三角洲的聚落分布。

(1)说明明清时期人类活动对柴河三角洲面积扩大的影响。

(2)分析与A区域相比,B区域聚落密度大的原因。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山东卷)
  • 更新:2024-01-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甘肃省平凉市养牛历史悠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当地将迁入新居农户腾退的窑洞改造成牛舍,专门养殖地方优良品种平凉红牛。窑洞养牛(如图)不仅实现了废弃窑洞的资源化利用和农户增收,而且具有旅游开发前景。某地理研学小组为设计与窑洞养牛相关的旅游产品,计划开展调研活动。

简述该小组需要调查的内容。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甲卷)
  • 更新:2023-12-1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解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