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载:1862年烟台开埠之时,美国商人将草帽辫(制作草帽的初级产品)手工编织方法教授于当地农民,先仅限于烟台一隅,后逐渐普及山东全省和华北一带。中国草帽辫输出值在1911年突破白银1000万辆。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
A.英国市场的需求促进了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发展 |
B.山东华北一带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 |
C.一战的爆发促进了山东地区民族手工业的发展 |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冲击了外国殖民者的在华势力 |
下面漫画作品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实现了中国民主革命
A.工作重心的转移 |
B.革命中心的转移 |
C.党的根本任务的转移 |
D.革命道路的转移 |
“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井田制 | B.宗法制 | C.分封制 | D.郡县制 |
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重要的原则是
A.“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 B.“节用裕民……以德服人” |
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 D.“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
一位教师教授中国近代史时要求学生为右图的漫画写一句主题词。下列分别为四位同学的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A.甲:洋人的朝廷 | B.乙:傀儡政府 |
C.丙: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D.丁:相互提携 共同发展 |
《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文中所说的四者认识正确的是( )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 B.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
C.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 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 |
“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著名诗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澳门》随着澳门回归祖国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下面的诗句应出自
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的海,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
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A.《七子之歌·威海卫》 | B.《七子之歌·台湾》 |
C.《七子之歌·九龙》 | D.《七子之歌·大连、旅顺》 |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此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A.老农非常畏惧日本人 | B.辛亥革命影响有限 |
C.袁世凯实行高压统治 | D.老农在调侃戴季陶 |
2009年是五四运动爆发90周年,对于这场运动的领导者,学术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但毛泽东在个世纪40年代曾先后两次明确指出,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陈独秀被毛泽东称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主要因为他
①最早在中国举起马克思主义大旗 ②利用北大教授身份直接领导了五四运动
③发起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
④联系进步青年和社团,指导和推动运动的发展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④ |
73年前,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几乎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诗句中与这两件事件有关的是( )
①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 ②黄洋界上炮声隆,人杰地灵唱大风
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④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战争题材电影在我国电影史上占重要的地位。下列战争电影宣传图所反映的史实,其先后顺序排列是
① ② ③ ④
A.④③②① | B.④①②③ | C.④②③① | D.④②①③ |
一战后期促使同盟国集团迅速崩溃的主要因素是:
①施里芬计划过分低估了对手的实力
②美国的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③战争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工人、士兵运动兴起
④协约国军队的总反攻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1920年,美国参议院共和党人亨利·洛奇说:“不能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 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这段话反映了美国:
A.对威尔逊总统“十四点和平纲领”的支持 |
B.对苏维埃俄国新生政权发动军事围攻 |
C.在华盛顿会议上限制日本在远东的扩张 |
D.对英法操纵国联不满,拒绝参加国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