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②一战期间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③企业都分布在长江流域 ④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导致右表中某一时期数字呈现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开放通商口岸 |
B.马关条约签订 |
C.政府奖励实业 |
D.引进外国资本 |
近代,中国的广大内陆地区仍然使用竹排或牛、羊皮筏子等原始工具运输载客,而不用轮船,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方的影响程度不同 | B.人们的思想意识不同 |
C.地理环境不同 | D.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
“一双皮鞋美国货,二块洋钿买来个;三日穿过贼贼破,四穿凉棚洞眼多;五(嗯)看罪过勿罪过,六(落)去还要重买过;七(切)记勿买外国货,八(百)样东西拆烂屙;九(究)竟要买啥个货,十(实)实在在中国货。”这首宁波话数字民谣直接反映出
①美国商品价廉物美②外国商品充斥宁波市场 ③宁波民众提倡国货④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分析以下材料,可以看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特点有( )
企业数量表
项目 |
民族企业 |
官办企业 |
外商企业 |
企业数量(家) |
300 |
31 |
1931 |
①资金少②数量少
③技术力量薄弱④依赖外国资本主义
A. 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后,多集中于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发达,工场手工业得到发展 |
B.西方列强入侵,自然经济解体较早 |
C.沿海地区官僚地主首先接触西方,创办近代企业 |
D.最早与西方进行贸易,思想比较开放 |
下图为荣宗敬家族企业的纱锭数量统计,它反映出()
年份 |
1918年 |
1920年 |
1922年 |
1924年 |
1926年 |
1928年 |
1930年 |
1932年 |
纱锭(枚) |
29952 |
64000 |
134686 |
139686 |
173394 |
190808 |
307432 |
566808 |
A.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辉煌 B.一战后民族资本陷入困境
C.荣氏家族发展成垄断官僚资本 D.一战后荣氏纺织业发展迅速
下图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示意图,属于推动B、E段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技术
B.政治革命为其扫清发展障碍
C.群众性爱国运动为其赢得市场
D.政府的政策激发了投资热情
19世纪40—60年代,中国的传统手工业纺织业日益衰落,制茶、缫丝、皮革加工等手工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部分手工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 B.洋务运动中近代工业的崛起 |
C.自然经济解体的必然结果 | D.西方对工业原料的需求扩大 |
张謇说:“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可以卒数,推原其故,则由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以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据此,他认为导致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 B.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 |
C.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 D.缺乏充足货币的支持 |
鸦片战争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实现富国之梦兴办实业,试图以经济振兴实现民族独立,结果都失败了。这一现象说明了()
A.实现民族独立是发展近代化的前提 |
B.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先天不足 |
C.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 |
D.思想解放是开始近代化的先决条件 |
在中国史中会经常遇到“近代化”一词。百度词条对此解释: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下列观点与近代化理念背道而驰的有
①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②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坎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③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
④立宪政体,取决公论;上下议院,实为行政之本
⑤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A.② | B.①②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⑤ |
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空白处最有可能是
行业 |
矿冶业 |
机器业 |
食品工业 |
|
数量(家) |
72 |
3 |
193 |
100 |
A.造纸业 B.火柴业 C.榨油业 D.纺织业
近代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
①一战结束②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主义形成
③日本全面侵华④《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