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与材料反映时期相符合的生产工具应该是( )
A.铁制工具 | B.曲辕犁 |
C.风力水车 | D.石刀石斧 |
(10分)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二 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李人龙奏称,关税害商,有单书之弊、盘货之弊、包揽之弊,关牙之弊、量船之弊等五弊。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三 (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雍正帝认为应如何处理农工商关系?他的根据是什么?(4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三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2分)
(3)这种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将会产生什么影响?(4分)
秦民歌:“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 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民歌可以反映中国古代:( )
A.自然经济深受火灾的危害 | B.自然经济对自然的依赖性较强 |
C.自然经济具有不稳定性 | D.自然经济具有比较稳定的特征 |
下图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它们的使用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 )
A.精耕细作 | B.小农经济 |
C.生产工具的革新 | D.牛耕技术的进步 |
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 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 )
A.传说可以证明炎帝的真实存在 | B.传说没有任何史料价值,属于历史假设 |
C.是中国农业起源的直接证据 | D.反映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 |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是( )
A.铁犁牛耕的出现 | B.高转筒车的发明 |
C.耦犁技术的普及 | D.曲辕犁的推广 |
“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
A. B. C. D.
《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句话的实质问题是
A.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 | B.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
C.国君承认了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 D.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 |
形成“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观念的社会背景是
A.小农经济盛行 | B.闭关锁国政策推行 |
C.商品流通不畅 | D.手工业生产技术落后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雍正五年十二月)谕兵部:向来云贵川广以及楚省各土司,僻在边隅,肆为不法,扰害地方,剽掠行旅,且彼此互相仇杀,争夺不休。而于所辖苗蛮,尤复任意残害,草菅民命,罪恶多端,不可悉数。是以朕命各省督抚等悉心筹画,可否令其改土归流,各遵王化。
——《世宗宪皇帝实录·卷六十四》
材料二 1934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中提出:“中国人民只有自己起来救自己——中国人民唯一自救和救国的方法,就是大家起来武装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就是中华民族武装自己。”此后进一步指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于是“中华民族”概念完全明确了。
——摘编自王希恩《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
材料三 2001年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修改案。……对于一贯积极主张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利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能够在基本法中鲜明地提出民族自治区域要对内实行各族居民在政治权利上的平等、对外加入全国统一的经济体系和市场,并且提出促使少数民族吸收国家主流文化的主张,不啻为一个革命性的变化。
——王柯《国民国家与民族问题》
(1)依据材料一,分析雍正帝实行“改土归流”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边疆政策的特点。
(2)概括材料二中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进步意义。(6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我国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意义。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认识?(2分)
成语“黎民百姓”今指普通老百姓。但 “百姓”原指贵族阶级,后来随着“百姓”地位的降低,才和“黎民”一起成为一般平民的统称。以下关于“百姓”词义的变化,认识正确的是( )
A.词义变化最早发生在春秋战国,反映了土地私有制产生,宗法制遭到破坏 |
B.词义变化最早发生在隋唐时期,反映了世家大族的衰落,科举制的推行 |
C.词义变化最早发生在两宋时期,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级的扩大 |
D.词义变化最早发生在近代以后,反映了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广泛传播 |
“权耙扫帚扬场掀,碌碡簸箕使牛鞭;筛子抬筐麻袋囤,胶轮条筐和车绊……锄镰锨镢样样有,各种农具要健全。”该农谣反映出古代农耕经济怎样的特点( )
A.自给自足 | B.精耕细作 |
C.男耕女织 | D.家庭经营 |
“春、夏、秋、冬”四个字的甲骨文写法及寓意如图所示,由此我们可以断定( )
A.甲骨文主要记载农业活动 | B.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商朝 |
C.商朝时期已有了四季之分 | D.农业活动是文字产生根源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
——《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
材料二 清末,马铃薯开始引进福建,种植面积很快扩大,主要销往国外市场。《闽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载:“福州周围农村生产很多马铃薯,运往香港和新加坡售卖。但是在35年前,当地很难买到马铃薯,外国人餐桌上的马铃薯要从澳门或者汕头运进来。”到20世纪20年代,“栽种马铃薯已经越来越普遍了,并且获利颇佳”。
材料三 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市内及附近各村……大机坊备有布机30部,年产量1 000匹;小机坊也备有数部,年产量500匹。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庄行将原料棉纱分送到各机场织制,制成的布再由染场收回,贴上本庄招牌出卖。这些新兴的农家手工业从属于近代工商业资本的厂商、行号。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
——以上材料均选自林星《近代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城市城乡关系的透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农业经济的特征。
(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开埠通商后福州周边农村经济呈现的新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起近代福州周边农村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认识近代福州周边农村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