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中国古代农民早期采用的是耕摩结合的方法,即在翻耕后用“摩”来摩平地面和摩碎土块,以减少土壤水分的散失。后来,则在耕摩之间又加上了“耙”,形成了耕、耙、耱三位一体的旱地耕作技术体系。“旱地耕作技术体系”形成于

A.春秋时期 B.西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明清时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隋书·地理志》记载,全国有郡190,县1255,户8907546,口46019956。若按九州划分,则扬州虽只占州数九分之一,但却拥有44郡,312县,932033户,以致扬州一州在全国郡数上占23.16%,在县数上占24.86%,在户数上占10.46%。这表明

A.扬州成为政治和商业中心 B.南方人口数量已超过北方
C.经济重心转移到江浙地区 D.扬州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某一时期的文人分布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A.秦汉 B.魏晋
C.隋唐 D.两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China”来源于“Cina”(支那),“支那”一词语音,出自荆楚,其人文含义凸显了水田稻作农业。该观点强调“China”得名于

A.经济生活形态 B.秦帝国的建立
C.制瓷业的发展 D.经济重心南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战国时期,人工施肥已受到广泛重视。孟子说:“凶年,粪其田而不足”。荀子认为:“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由此可见

A.各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
C.小农经济开始形成 D.农民社会地位低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管子·乘马》记载,当时许多农民“夜寝蚤(同“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不惮劳苦。”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工具改进 B.耕作技术提高
C.赋税制度改革 D.重农抑商政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学技术、理论的突破是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下列科学技术、理论的突破和社会发展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这说明宋朝时期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C.开始出现租佃经营 D.佃户租种土地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从材料反映的古代的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封闭性 B.落后性 C.脆弱性 D.分散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清时期粮食生产呈现集中趋势,太湖流域、鄱阳湖地区、洞庭湖地区、江汉平原、北方的井灌地区、成都平原成为粮食生产的重要地区。这一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

A.经济作物的扩种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国内统一市场形成 D.粮食生产的商品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朝嘉庆皇帝曾谕告军机大臣等:“浙江各府属山势深峻处所,多有外来游民……翻掘根株,种植苞芦,以致山石松浮,一遇山水陡发,……大为农人之害。其游民……成群结伴,散出各山,……往来无定,难保日久不滋生事端。”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A.失业贫民成为社会动荡因素 B.引种美洲作物客观导致生态恶化
C.人口增长导致人地矛盾突出 D.农业技术突破推动大量荒地开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隋朝开通了京杭大运河,把北方政治同南方的经济连接起来,经历五代十国的分裂以后,北宋恢复了这条南北枢纽,京师开封已日益依赖通过运河运来的南方米粮,漕运成为北宋朝廷的生命线。材料观点实际上说明了(   )

A.发展京师经济的重要性 B.京杭运河是北宋水路交通枢纽
C.建设都城防御的急迫性 D.国家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汉书·食货志》载:“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其中所说的“本”是指(    )

A.农耕经济 B.法家思想
C.中央集权 D.轻罪重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学家黄宗GDP为,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已经到了极致辉煌时期。中国的GDP在晚清时期甚至达到了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这却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以下是对黄宗智这一观点的解读,其中最准确的是

A.晚清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较大
B.晚清“劳动生产率”增长,但经济总量下降
C.晚清“劳动生产率”增长,且经济总量上升
D.晚清经济的增长是以传统生产方式来实现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轼说:“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苏轼的这句话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宋代时期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B.宋代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C.宋代佃户租种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
D.从宋代开始农村出现以租佃关系进行土地经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