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最主要的社会生产模式,也正是这种模式的长期存在,创造了灿烂的东方文明。下列有关这一生产模式认识错误的是( )
A.铁犁牛耕是形成的主要条件 |
B.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为目的 |
C.是国家兴衰的重要基础 |
D.以家庭为单位,限制了精耕细作 |
据《新全球史》记载,早在12世纪福建就进口稻米,而专门种植荔枝、柑橘及甘蔗高价销往北方,尽管政府要求福建人种植稻米以减少对进口稻米的依赖,却收效甚微。这一现象突出反映当地
A.农业经济结构较合理 | B.农业生产受市场主导 |
C.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 | D.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
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 )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 B.佛教的广泛传播 |
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 | D.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
某一学校的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列出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职业结构,如表:
|
自耕农 |
地主 |
佃农 |
工人 |
商人 |
占总人口比例 |
11% |
23% |
35% |
21% |
10% |
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 )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关中地区 D.明代江南地区
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 | 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
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 | 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
《耒耜经》记载:“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为级,前高而后庳,所以进退为评。”该工具是
雍正帝指责地方官员:“此当青黄不接之际,朕待报湖南雨水情形,既特使人来奏,何雨水粮价竟无一语及之,汝任地方之责,试思宁有大于此事乎?”雍正帝意在
A.强调重农意识 | B.关心百姓疾苦 |
C.申饬官员无能 | D.关注地方稳定 |
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A.个体农耕 | B.奴隶制经济 |
C.集体劳作 | D.自然经济 |
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A.坊市制度瓦解 | B.土地集中加剧 |
C.农业技术进步 | D.海外贸易拓 |
《宋书》记载:“(南朝)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这反映了当时
A.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
B.南方相对安定促进经济发展 |
C.南方物资供给全国各地 |
D.南方政治清明带动经济发展 |
中国古代农民早期采用的是耕摩结合的方法,即在翻耕后用“摩”来摩平地面和摩碎土块,以减少土壤水分的散失。后来,则在耕摩之间又加上了“耙”,形成了耕、耙、耱三位一体的旱地耕作技术体系。“旱地耕作技术体系”形成于
A.春秋时期 | B.西汉时期 |
C.魏晋时期 | D.明清时期 |
《隋书·地理志》记载,全国有郡190,县1255,户8907546,口46019956。若按九州划分,则扬州虽只占州数九分之一,但却拥有44郡,312县,932033户,以致扬州一州在全国郡数上占23.16%,在县数上占24.86%,在户数上占10.46%。这表明
A.扬州成为政治和商业中心 | B.南方人口数量已超过北方 |
C.经济重心转移到江浙地区 | D.扬州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
以下是某一时期的文人分布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A.秦汉 | B.魏晋 |
C.隋唐 | D.两宋 |
有学者认为,“China”来源于“Cina”(支那),“支那”一词语音,出自荆楚,其人文含义凸显了水田稻作农业。该观点强调“China”得名于
A.经济生活形态 | B.秦帝国的建立 |
C.制瓷业的发展 | D.经济重心南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