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它的创作背景是
A.五四运动爆发 |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
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
D.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兴起 |
孙中山在评价马克思时说:“苦心孤诣,研究资本问题,垂三十年之久,著如《资本论》一书,发阐真理,不遗余力……研究社会主义者,咸知此本。”以上材料说明了
A.孙中山推崇马克思主义理论 |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引起反响 |
C.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发生实质性转变 | D.孙中山在为国共合作进行思想准备 |
在古代,“国学”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近代以来,国学的含义发生变化,指的是“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国学大师章太炎认为,“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能立者也。”国学兴起于20世纪初,大盛于20世纪20年代。国学的兴起与大盛从侧面反映了
A.传统华夷观念的固化 | B.“中体西用”思想的延续 |
C.近代化道路受到质疑 | D.对向西方学习的反思 |
古代以奴隶为财产的市民国家,中世纪以农奴为财产的封建诸侯国家,近代以劳动者为财产的资本家国家,都是所有者的国家。这种国家的政治、法律,都是掠夺的工具。”持上述观点的应当是( )
A.陈独秀 | B.胡适 | C.孙中山 | D.康有为 |
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抗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种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这种“潮流”是指 ( )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B.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
C.民主与科学 | D.马克思主义传播 |
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十月革命的影响 | B.民族主义的高涨 |
C.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 |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
1919年在《新青年》杂志刊文上,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该刊文出自于
A.《庶民的胜利》 |
B.《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
D.《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 |
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先后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潮。对它们之间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一种思潮消亡,另一种思潮兴起,几种思潮相继独自存在 |
B.几种思潮同时并存,各自都有较大影响 |
C.某一时期可能存在几种思潮,但占主流地位的只有一种思潮 |
D.继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后,其它几种思潮相继淡出时代舞台 |
20世纪20年代,有人说:“自从‘主义’二字来到中国以后,中国人无日不在‘主义’中颠倒。开口是‘主义’,闭口是‘主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这里的‘主义’应指三民主义 |
B.此人对信仰“主义”者持批判态度 |
C.说明了“主义”社会影响力很大 |
D.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成为发展趋势 |
李大钊全面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
A.《庶民的胜利》 | B.《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
C.《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 |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
学者金观涛、刘青峰在《五四新青年知识群体为何放弃“自由主义”?》一文中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观念,而且影响到对《凡尔赛和约》的解释,并进一步冲击中国知识分子对未来观念的建构。”一战后,中国思想界最突出的转变是
A.从宣扬科学到反思“科学万能”说 |
B.从学习西方社会制度到质疑 |
C.从盲目崇拜西学到回归传统文化 |
D.从学习欧美到以俄为师,宣传社会主义 |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是
①进步知识分子起了推动作用 ②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③马克思主义同非马克思主义展开斗争④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其中,在《新青年》上指出“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注指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联系起来。”的文章是( )
A.《庶民的胜利》 | B.《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 D.《敬告青年》 |
20世纪20年代,中国知识界倡导“联合劳工”对中国社会进行“根本的改造”,是因为
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 B.实业救国取得成效 |
C.社会主义思想传播 | D.国民会议运动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