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从特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可是获得独立后的美国却没有在宪法中规定关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制宪代表解释说这种权利在各州法中已有规定。这主要表明1787年宪法
A.具有地方分权特点 | B.轻率地对待公民权 |
C.掩盖性别歧视实质 | D.具有种族歧视缺陷 |
下图的卡通画在美国不同时期被赋予不同的含义。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为改变漫画所反映的状况而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共和制 |
B.实行联邦制 |
C.推行两党制 |
D.确立三权分立制 |
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材料反映了:
①主权在民的原则 ②州政府服从联邦政府 ③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④联邦制原则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时至今日,美国政府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在全国范围内行使国防、战争、外交、货币、外贸等国家权力;同时,各州政府对本州的政治、经济、财政、文化教育等享有一定的自主权。这种现象典型地体现了美国政治体制中的()
A.邦联制原则 | B.分权制衡原则 |
C.联邦制原则 | D.民主选举原则 |
杰斐逊曾经说过:“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制宪者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使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以避免胡作非为或盲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最能体现上述思想的是( )
A.众议院议员的产生 | B.选民资格的确立 |
C.大法官的终身制 | D.三权分立的建构原则 |
据统计 1789—1998 年,遭美国国会众议院弹劾、参议院审判的文职官员共有16人,其中总统2 人,内阁部长1人,参议员1人以及法官12人。其中有7人(全部是法官) 被审判定罪并被免去公职。对以上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不利于维护司法的独立性 | B.违背法官终身任职的规定 |
C.体现国会弹劾权的威慑力 | D.体现权力相互制约的原则 |
1786年,麦迪逊给华盛顿的信件中说:“当前宪政的弊端实在是太严重了,以致不少人对共和政体感到失望,希望转而建立“不损害根本原则的稳定政府”,也就是君主制。”此观点实际上反映了
A.共和政体不适用于独立后的美国 |
B.美国人民希望建立君主制政体 |
C.美国需要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
D.联邦制削弱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
独立战争期间的大陆会议在国会代表权的问题上分歧严重,部分代表提议设置两院制而非简单众议院制,以平衡大州与小州的利害冲突,但这一提议最终被搁置。导致该结果出现的主要因素是美国:( )
A.中央集权的呼声较高 | B.大州的力量举足轻重 |
C.小州决定着战争走向 | D.分权理论还不够成熟 |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原则是
A.共和制 | B.联邦制 | C.民主制 | D.权力制衡 |
持枪权在美国被视为最重要的个人自由权利之一。从最初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者的民兵,到规定持枪权“不可侵犯”的宪法第二修正案,持枪成为一种传统。因此,奥巴马总统的控枪令引发多方的不满情绪。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
A.控枪令涉嫌违宪,交织着传统与现实,利益与党争的冲突 |
B.控枪令引发的不满情绪表明美国社会对公民生命权的漠视 |
C.公民权利通过政府的分权制衡原则得以保障,无需控枪 |
D.公民持枪权是1787年宪法制定之初赋予公民个人基本权利 |
1961年,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后,提出的增加联邦教育投资、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险、大规模减税等立法方案均被国会否决,但他提出的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获得了国会的支持。这说明当时美国
A.顺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 | B.政府的决策受冷战思维影响 |
C.分权制衡原则受到冲击 | D.政府缩小“福利国家”规模 |
“经过革命的洗礼后,这个国家已成为自由和机会的象征,作为没有以往数千年负担和积淀的一块新土地受到人们的羡慕。”这里的“国家”是()
A.德国 | B.法国 | C.英国 | D.美国 |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候,就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只是到来时间有早有晚而已……”下列与此判断相符的历史事件有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
B.英国圈地运动、美国两党制形成 |
C.英国光荣革命、美国南北战争 |
D.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
下图是有关美国邦联政府、议会与州关系的一组漫画。该组漫画反映了
A.邦联政府拥有征税权与财政权 |
B.邦联议会须扩大法定权力 |
C.邦联政府各项活动须听命于各州 |
D.邦联议会财政支出须各州批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