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收藏有一本1958年编写的《扫盲识字课本》,上面有“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的口号,该口号实质上反映出
A.1958年我国基本上扫除了文盲 |
B.新中国教育的有效性大为提高 |
C.教育领域出现了左倾冒进倾向 |
D.党和政府始终重视教育的发展 |
19世纪末以来,中国文化教育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1为1902~1904年译书统计简表。
表1
国别 译书类别 |
英 |
美 |
日 |
其他 |
总计 |
百分比 |
哲学宗教 |
10 |
2 |
23 |
2 |
37 |
7.0 |
文学艺术 |
8 |
3 |
4 |
11 |
26 |
4.9 |
史地 |
8 |
10 |
90 |
20 |
128 |
24.0 |
社会科学 |
13 |
3 |
83 |
37 |
136 |
25.5 |
自然科学 |
10 |
9 |
73 |
20 |
112 |
21.0 |
应用科学 |
3 |
3 |
24 |
26 |
56 |
10.5 |
杂录 |
5 |
2 |
24 |
7 |
38 |
7.1 |
总计 |
57 |
32 |
321 |
123 |
533 |
— |
百分比 |
10.7 |
6.0 |
60.2 |
23.1 |
— |
100.0 |
——据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
材料二 表2为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简表。
表2
科目 |
专业 |
备注 |
经学科 |
周易、论语、春秋、理学等 |
各科预科阶段均须开设的课程: 经学大义 人伦道德 中国文学 外国语 体操 |
政法科 |
政治、法律 |
|
文学科 |
中外史学、地理、文学等 |
|
商 科 |
银行及保险、关税等 |
|
格致科 |
算学、化学、物理等 |
|
农 科 |
农学、林学等 |
|
工 科 |
机器、造船、电气等 |
|
医 科 |
医学、药学 |
——据1904年《奏定大学堂章程》
材料三
1952年教育部按照中共中央 “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方针,提出了 “及时培养供应各种建设事业(首先是工业)所必需的高、中级干部和技术人才”的任务,为此决定增加高等学校95所,其中高等工学院50所,师范学院25所。教育部拟定发布了 “关于全国高等学校1952年的调整设置方案”,仿照苏联高校模式,以华北、华东和东北三区为重点实施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这次调整的特点是:除保留少数文理科综合性大学外,按行业归口建立单科性高校;大力发展独立建制的工科院校,相继新设钢铁、地质、航空、矿业、水利等专门学院和专业。
——《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全宗》华东师范大学版
(1)据表1,说明这一阶段译书活动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据表2,说明京师大学堂的专业与课程设置如何体现了“中体西用”的办学思想。试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分析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1952年我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的背景。综上概括指出文化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文物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
图一 中国最早的文凭
图二 50年代中央税务学校颁发的结业证书和北京市魏家胡同业余学校颁发的识字证书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角度进行比较说明。
《简明中国教育史》中记载了中国历史上某时期的教育现象:“红专学校各处可见,有些地方提出‘每县出一个鲁迅,每县出一个郭沫若’的指标,还有些省仅几个月就宣布‘基本扫除文盲’”。这一现象反映了
A.建国初期,国家十分重视教育扫盲教育的开展 |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期间,左倾错误扩展到教育界 |
C.“文革”期间,教育发展的停滞 |
D.1977年人们对恢复高考的迫切心理 |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制度、教育内容的确定往往对国家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其中的变化又受到社会发展的推动。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元、天宝中……是以进士为士林隼逸,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成出于是。
——(唐)杜佑《通典》卷15(选举三)
清代乾隆年闽大学士鄂尔泰在有人批评八股取士时说过:“非不知八股为无用,而牢笼志士,驱策美才,其术美善于此。”一“入彀”一“牢笼”、“疆策”,两者似乎并无二致,都是利用科举考试为君主服务。
——过常职《唐代反科举思潮与科举考试的利弊》
材料二 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渝(渗透)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
一一张之洞等在清末“新政”期间的《重订学堂章程折》
(1)据材料一,指出杜佑和鄂尔泰对科举制度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
(2)“忠孝”观念在我国渊源流长,两宋有重大发展,20世纪初有人强烈抨击,列举这两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3)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在教育内容、培养目标方面有什么特点。指出这一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
(4)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被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始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我们只能叫它做读书人的政府,或称士人政府。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史政治得失》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选官制度?为什么“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
材料二 16一18 世纪初期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增设教授席位的情况
(2)根据材料二的信息,概括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从16世纪中期至18世纪初期新增课程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时间 |
大学 |
增设的教授席位 |
1546年 |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
神学、希伯来语、希腊语、民法、医学 |
1619年 |
牛津大学 |
萨维里几何学 |
1621年 |
牛津大学 |
色德来自然哲学、萨维里天文学 |
1663年 |
剑桥大学卢卡西 |
数学 |
1669年 |
牛津大学 |
植物学 |
1702年 |
剑桥大学 |
化学 |
1704年 |
剑桥大学 |
天文学 |
材料三 同文馆于同治元年(1861年)成立。馆学最初只有英文、法文……同文馆是成立了,但招不到学生,因为风气未开,无人肯入,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
——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
(3)据材料三指出当时同文馆的处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处境的社会背景。
材料四 2004年,广东教育出版社编写的语文新教材中特设了“走近经济”单元,收录了经济学家王则柯的《钱》、茅于轼的《市场经济中新的道德和法治》等文章。……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外国选文有92篇,占所有课文的20%,内容涉及科学、人文、自然、风物等各个方面,而且,选文所涉及的国家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新闻网《六十年语文书变迁》
(4)根据材料四,概括21世纪以来语文教材内容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导致其变化的经济条件。
邓小平1975年9月26日在一次谈话中忧心忡忡地讲道:“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为此,在他的倡议和影响下
①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②恢复了全国高考制度
③实行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④制定了《义务教育法》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983年国庆节前夕,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中学题词“三个面向”。“三个面向”的实质是
A.教育的发展是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
B.教育的发展要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
C.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促进教育的发展 |
D.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
“‘七七’是中国一个承上启下的年头。这一年,我们沉睡了十年的民族醒了,它彰显了一个民族对知识的渴求,对于中国历史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转折。”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卢沟桥事变 | 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
C.恢复高考制度 |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下列科技、教育方面的成就,不属于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的是
A.颁布《义务教育法》 | B.培育“南优二号”杂交水稻 |
C.“银河—Ⅰ号”计算机研制成功 | D.建成秦山、大亚湾核电站 |
文史学者宋元彬在日记《红尘冷眼》中说:“(某日)晚,参加(浙江省政协丽水调研活动)文教专业组,听取丽水县文教方面负责人之报告,报告扫盲工作者谓经过八昼夜的苦战,扫了五万文盲,每人认识了一千五百字。”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科教兴国”战略正在落到实处 | B.“教育革命”在全国各地广泛展开 |
C.大跃进运动波及文化教育领域 | D.社会主义新型教育制度收获成效 |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话应的意识形态 | B.确定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
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 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 |
汉语“教育”一词始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教育的发展反映着时代的变迁。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周时期,“官守学习,皆出于一,而天下以周文为治,故私门无著述文字”,到“周室东迁,庠序(地方学校)废坠,春秋二百四十年,诸侯学校之制见于经传者,亦只鲁僖公之立沣宫(古代的国家高等学校),郑子产不毁乡校二事,外此诸国,几未闻其有一二学校。”“天之失宫,学在四夷。”(《吕氏春秋·离谓》)记载邓析著有《竹刑》,他“与民之有狱者约:大狱一衣,小狱褚袴(短裤)。民之献衣褚袴而学讼者,不可胜数。”《论衡·讲瑞》说:“少正卯在鲁(聚徒讲学),与孔子并。孔子之门,三盈三虚。”
——据孙培青《中国教育史》整理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社会变化,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张之洞的《劝学篇》、梁启超的《新民说》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相继发表的晚清具有代表性的有关教育的名著。以下(表1、表2)分别是两本书的部分目录及简介列表:
(表1)
|
劝学篇·序 |
外篇 |
游学第二 |
农工商学第九 |
内 篇 |
同心第一(明保国保种保教) |
设学第三 |
兵学第十 |
|
教忠第二(陈述本朝德泽深厚) |
||||
明纲第三 |
学制第四 |
矿学第十一 |
||
知类第四(闵神明之胄裔) |
广译第五 |
铁路第十二 |
||
宗经第五 |
阅报第六 |
会通第十三 |
||
正权第六(辩上下定民志斥民权) |
变法第七 |
|
||
守约第八 |
变科举第八 |
|
(表2)
第一节 |
叙论 |
第十一节 |
论进步 |
第二节 |
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 |
第十二节 |
论自尊 |
第三节 |
释新民之义 |
第十三节 |
论合群 |
第四节 |
就优胜劣败之理以证新民之结果而论及其法之所宜 |
第十四节 |
论生利分利 |
第五节 |
论公德 |
第十五节 |
论毅力 |
第六节 |
论国家思想 |
第十六节 |
论义务思想 |
第七节 |
论进取冒险 |
第十七节 |
论尚武 |
第八节 |
论权利思想 |
第十八节 |
论私德 |
第九节 |
论自由 |
第十九节 |
论民气 |
第十节 |
论自治 |
第二十节 |
论政治能力 |
(2)依据材料二中的信息指出两本著作所反映的基本指导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之洞、梁启超在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点。
材料三:我们多次说过,我国的经济,到建国一百周年时,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这样说,根据之一,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人才。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我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目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
——1989年5月19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次教育工作会议的意义。比较材料二,说明材料三中教育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上述三则材料指出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
罗斯福新政是世界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但在新中国成立至1981年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却没有任何文字表述。1982年,“罗斯福新政”首次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出现在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本中。对这一现象的解读,最合理的是
A.中国与世界逐步从隔绝走向联系 | B.中美之间意识形态差异日益消失 |
C.历史教科书客观地反映了历史真相 | D.时代变化影响历史教学内容的选择 |
从清华学堂至清华学校,再到国立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当时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并开设研究院。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拥有文、法、理、工等院系,盛极一时。
材料二 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十分重视研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以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以及研究院讲师李济为代表的清华学者,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形成了著名的“清华学风”,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培养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学术大师。
材料三 1937年,(清华大学)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长沙临时大学迁到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北京复校,有5个学院26个系。
材料四 1978年以来,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过程中,清华逐步复建了理科、经济、管理、人文、社会科学等各学科,恢复了综合性大学的布局,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以上材料均引自《清华大学校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华大学创办和初期发展的时代背景。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清华大学创办初期的办学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华大学南迁及迁回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