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石库门住宅(如下图)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近代洋场风情的现代化生活,使庭院式大家庭传统生活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适合单身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石库门文化。综上所述,石库门的出现反映了( )
①近代中国建筑的完全欧化
②近代中国生活模式的转型
③近代中西文化的交融
④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921年9月8日《申报》称“西装冬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A.20世纪初中国的服饰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
B.辛亥革命导致中国人着装混乱,没有统一标准 |
C.辛亥革命促使中国社会转型加剧,从穿着打扮可见一斑 |
D.中国服饰最流行的是西装和中山装,其他服饰不受欢迎 |
“1912年史量才接办了《申报》,实行西方管理模式,并从美国购进新式印刷机投入生产。1920年,他被推选为世界报业大会副会长,多次与欧美报业进行交流。之后他又在《申报》增设文艺、儿童等栏目。九一八事变后,他在《申报》发表文章力挺抗日活动。”以下用不同史观解读该材料,不准确的是( )
A.从社会史观看,史量才的《申报》丰富了民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
B.从全球史观看,史量才担任报业大会副会长推动了世界报业交流 |
C.从现代化史观看,史量才的《申报》实行机器印刷、企业化管理 |
D.从文明史观看,史量才在《申报》力挺抗日活动具有反帝爱国性质 |
下列不同历史时期结婚礼仪的场景,从社会史观的视角向世人展示了
A.社会生活变迁的见证 |
B.政治巨变的见证 |
C.率先跨入小康生活的见证 |
D.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的见证 |
“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
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 |
C.人们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 |
D.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上网等 |
中国鞋文化史源远流长,据历史考证,中国最早的一双鞋是新疆楼兰出土的距今已经4000多年的羊皮靴。而在安徽,徽州的“三寸金莲”在明、清时就声名远播,泅县在1990年就建成了中国首家古鞋博物馆,而如今宿州市的“中国现代制鞋产业城”更在诊释着安徽省独特的鞋文化……这体现了( )
①鞋文化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不同区域的文化都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③鞋记载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历史轨迹和成果
④中华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下图我国近代典型居住建筑——大杂院,他的特点是( )
①主要分布在北方城市 ②为富家大户所居住 ③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④是在四合院的基础上扩大而成的
A.①②③④ | B.①④ | C.①③ | D.①③④ |
下列选项有可能发生在民族资本家荣宗敬身上的有( )
①穿着西装和皮鞋
②家住小洋楼
③喜欢驾驶着私家车游弋于商界
④习惯与人礼貌地握手
⑤经常约客户吃西餐谈生意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②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
有关下图中中央第一代领导人所穿服装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孙中山设计的,定名中山装 |
B.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
C.在中国一度非常流行 |
D.出现于19世纪末期 |
近代中国掀起了办报热潮,出现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报刊,如王韬的《循环日报》、梁启超的《时务报》、严复的《国闻报》、孙中山的《中国日报》。它们的共同点是( )
A.都为传播进步思想,开启民智 | B.都采用白话文写作 |
C.都为满足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 | D.都为宣传革命思想 |
“1912年史量才接办了《申报》,实行西方管理模式,并从美国购进新式印刷机投入生产。1920年,他被推选为世界报业大会副会长,多次与欧美报业进行交流。之后他又在《申报》增设文艺、儿童等栏目。九一八事变后,他在《申报》发表文章力挺抗日活动。”以下用不同史观解读该材料,不准确的是( )
A.从社会史观看,史量才的《申报》丰富了民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
B.从全球史观看,史量才担任报业大会副会长推动了世界报业交流 |
C.从现代化史观看,史量才的《申报》实行机器印刷、企业化管理 |
D.从文明史观看,史量才在《申报》力挺抗日活动具有反帝爱国性质 |
《盛世危言》指出:“。。。。。。置之,灾民流离困苦情形宛然心目。作奸犯科者,明正典刑。。。。。。中历历详述,见之者胆落气沮,不敢恣意横行,自有。。。。。。(士君子)足不逾户庭而周知天下之事。。。。。。”郑观应在此盛赞的是( )
A.修筑铁路 | B.创办报刊 | C.放映电影 | D.开通电话 |
民国著名记者、作家曹聚仁曾有一个判断:“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从侧面看去,正是一部印刷机器发达史;而一部近代中国文学史,从侧面看去,又正是一部新闻事业发展史。”从社会生活史的角度,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商业资本投资印刷业而获利丰厚 |
B.废除科举制迫使读书人投身实业 |
C.技术革新扩大了大众传媒的影响 |
D.社会变革促进了阅读习气的变化 |
下面是盛泽镇通讯发展与丝绸成交额关系表。由此表可知
时间 |
通讯发展 |
丝绸成交额(万两) |
1909年 |
设邮政分局 |
408 |
1918年 |
设电报局 |
511 |
1923年 |
设拥有100门电话机的电话公司 |
977 |
1936年 |
全镇拥有电话的人家已有222户 |
1021 |
A.盛泽镇通讯业走在全国前列
B.丝绸成交额与近代通讯密不可分
C.盛泽镇实现了通讯近代化
D.通讯发展对丝绸成交有一定帮助
近代思想家王韬在论述铁路作用时说,“国家于有事之时,运饷糈,装器械,载兵士,征叛逆,指日可以集事”,他认为铁路的主要作用在( )
A.调运快捷 | B.连接中外 |
C.资源开发 | D.经济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