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历史文献有如下记载:“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
据说,当时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日夜赶制帽子,仍然供不应求。”这种情景最早应该出现在
A.洋务运动时期 | B.辛亥革命时期 |
C.鸦片战争前后 | D.新中国成立初期 |
近代中国人创办了一批报刊,如康有为的《中外纪闻》、孙中山的《中国日报》、秋瑾的《中国女报》、于右任的《民立报》,其共同点是
A.采用白话文写作,通俗易懂 |
B.主要为满足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 |
C.都是宣传革命思想的报刊 |
D.开启民智,传播进步思想 |
下图反映了西方先进交通工具对中国的影响。这种情形,最早在中国出现大致应该在什么时候( )
A.19世纪四五十年代 | B.19世纪六七十年代 |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 D.20世纪三四十年代 |
图所示是光绪十四年(1888年)的电报报文,通报了太和殿(太和门)失火的消息。下列有关此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创了国人使用无线电报的先例 |
B.失火原因和英法联军侵华有关 |
C.中国的通信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 |
D.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得以加速 |
牵引动力由畜力、人力向机械动力的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下列属于中国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的有 ①火车 ②人力车 ③自行车 ④电车
A.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④ | D.①③④ |
1920年的《新妇女》登载了一篇文章,说:“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材料主要表明在婚姻问题上,作者
A.提倡婚姻自主 | B.听从父母之命 | C.遵从礼教风俗 | D.推崇新式婚礼 |
图是1949年京剧“四大名旦”的合照(左起:程砚秋、尚小云、梅兰芳、荀慧生)。从中得出的结论最准确的是
A.中山装开始大行其道 |
B.建国初着装具有明显的政治特色 |
C.长袍马褂依然很流行 |
D.时人着装土洋并存、选择多样化 |
《孟子·滕文公》下: “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贼之。”该社会现象的改变开始于
A.明末清初 | B.清末民初 | C.新中国成立后 | D.改革开放后 |
民国时期,皖南徽州地区“书报之传递不易也,而新闻绝少……货物之输运不便也,出者停滞,入者价贵”。江南铁路通车后,“一般民众往日之穿土布者,今日多改为洋布:往日之用自制器具者,今日多改为舶来品……徽州,已变成了都市,徽州人一向守旧的思想,也因而起了划时代的变化。”上述材料说明铁路使徽州
①商品运输成本提高 ②市场上洋货流行 ③思想观念逐步解放 ④生活习惯日趋文明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载“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以下不属于民国时期婚姻习俗发生
A.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社会的进步 |
B.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发生改变 |
C.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
D.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子帽灭,爱华兕兴,女兕灭……”上述现象大规模出现始于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 B.戊戌变法时期 |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 | D.新中国成立后 |
“奏国歌,升国旗”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那么你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源自下列哪一部电影的插曲
A.《渔光曲》 | B.《风云儿女》 | C.《开国大典》 | D.《定军山》 |
民国初年的女性发式,时髦的就有十余种,有圆弧式、水波式、镰刀式、垂苏式、绞练式等。男子的打扮也无奇不有,青年人甚至流行起德国威廉二世皇帝的“威廉式”小胡子。这反映了当时
A.求异求新的个性追求 | B.民主平等的精神风貌 |
C.崇洋媚外的大众心理 | D.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 |
《礼记·内则》中有“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的规范;1924年民国教育委员会主张女学生“应依章一律着用制服”“袖必齐腕,裙必齐胫”。现在的大众传播媒介上经常出现女性健美、体操、游泳、跳水、选美比赛以及身着泳装的时装模特儿的形象,甚至连“比基尼”也被国人接受了。上述变化说明 ①女性服饰观念潜移默化地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 ②男女平等在服饰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③社会环境对女性服饰变化有了更多宽容与理解 ④服装的实用性日益成为社会时尚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