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一张上海某一历史时期的警官证。证件印章中所提及的“特别市”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国奇特的“国中之国”现象。如果究其源头,此规定最早当出自 ( )
A.《南京条约》 | B.《黄埔条约》 | C.《望厦条约》 | D.《天津条约》 |
下图昭示世人:中华民族曾经遭受战争劫难。
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 |
各国在华商船航行吨位表 单位:千吨
下述根据数据变化反映甲午中日战争后情况的结论,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战后商品输出仍是帝国主义侵华的重要手段 |
B.英国商船在华航运竞争中处于明显的优势 |
C.战后美、日、德向老牌殖民者英国严重挑战 |
D.战后美、日、德在华商船航运势力迅速扩大 |
外国侵略者攫取在中国领海、内河航行权的条约有( )
①《望厦条约》②《天津条约》③《北京条约》④《马关条约》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 | D.②④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与英国割占中国领土的不同点在于( )
A.为了商品输出的需要 | B.为了满足扩张领土的野心 |
C.为了资本输出的需要 | D.为了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 |
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刺激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 B.中国被逐步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
C.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手工业的发展 |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
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进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主要依据是( )
A.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 | B.中国革命主力的变化 |
C.中国革命形式的变化 | D.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 |
18世纪后期,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上,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工业品很难在中国找到市场 | 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
C.中国手工业品的质量优于英国产品 | D.清政府闭关政策 |
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
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
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
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A.两次战争都是由英法发动的 | B.两次战争都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
C.两次战争中清政府都被迫签订了卖国条约 | D.两次战争的目的和性质相同 |
右图是圆明园遗址(局部),以下对这幅图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 圆明园遗址哭诉着人类文化史上的一次浩劫
② 圆明园遗址是八国联军侵华暴行的历史见证
③ 中国的落后是导致圆明园被毁的重要原因
④ 圆明园遗址昭示国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009 年2月2日,温家宝在英国剑桥大学发表演讲时说“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珍视传统而又开放兼容”。其中近代以来中国“历经磨难”与英国有关的史实有
①发动两次鸦片战争 ②侵占香港地区 ③取得协定关税权 ④取得领事裁判权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