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清朝的大炮虽不及西方68磅级炮之威力,但对于彼之中小型火炮至少可以不相上下……”这句话表明的观点实质是( )
A.中英两国在军事实力上没有太大差距 |
B.中英两国的军事实力相差太过悬殊 |
C.中国之所以失败军事原因不是最关键的 |
D.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枪炮落后 |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五口作为通商口岸,其中“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是为了( )
A.倾销鸦片 | B.传播宗教 |
C.输出资本 | D.商品输出 |
阅读下列图片: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图一至图三的条约各是在哪一场战争后签订的?这些战争总体上反映了中国当时怎样的政治局势?
(2)面对这样的形势,列举两件中国军民进行不屈不挠抗争的事例?
(3)图一至图三各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4)在《马关条约》的各项条款中,对中国民族工商业打击最为沉重的是什么?由此反映出列强侵华进入到怎样的新阶段?
(5)《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清政府已沦为洋人的朝廷在条约中是如何体现的?
澳大利亚人莫理循,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国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居住北京达20余年(1897~1920)。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他不可能留下的是
A.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 B.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
C.大总统宣誓的照片 | D.五四运动的有关报道 |
按历史顺序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虎门销烟”当之无愧地排列在第一幅,主要是
A.虎门销烟禁止了鸦片贸易 |
B.林则徐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
C.禁烟沉重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贸易 |
D.禁烟运动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
该图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后,从事对华贸易的机构——洋行在各通商口岸设立的情况。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加速中国融人世界市场的进程
②反映了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
③清政府企图加强对外贸的控制
④便利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A.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虎门销烟的消息传回英国后,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讲话:“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由此看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最主要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 | B.进行军事上的报复 |
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 D.维护同中国的贸易往来 |
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印证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
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
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④ |
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说“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林则徐抗英 |
B.《马关条约》——反割台斗争 |
C.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 |
D.《辛丑条约》——洋务运动 |
右图为20世纪初期西方人笔下的中国形象,其主旨是
A.破碎的巨人不堪一击 | B.腐朽落后导致了挨打 |
C.西方的盛宴中国的悲剧 | D.巨人虽倒却实力犹存 |
马克思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代表的是道义原则,而最现代的社会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的确是一种悲剧,甚至诗人的幻想也永远不敢创造出这种离奇的悲剧题材”。这段话的旨在说明
A.落后造成了挨打的悲局 | B.英国是为了维护商业特权 |
C.中国代表正义无可指责 | D.鸦片战争充满矛盾与悖论 |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该条款应出自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北京条约》 | D.《辛丑条约》 |
“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外敌的武力入侵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
B.说明中国人民惧怕竹枪火炮 |
C.因为吸烟中国人民内部互相仇杀 |
D.揭示了鸦片输入的危害 |
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③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④割香港岛和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