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这种情形最早出现于

A.鸦片战争后 B.中日甲午战争后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D.国民大革命时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导游带领一群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向同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的:“起初①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接下来②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后来③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最后④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显然导游把列强取得这些特权的顺序弄错了,那么符合历史事实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④①③ D.②①④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秋笔法”是中国史学家常用的书写历史方法之一,作者往往用不同的字来表达态度,不发议论而将褒贬寓于叙事之中。因此,不少重要的历史概念实际上已隐含着作者的某种倾向性判断。下列历史概念中具有这种特色的是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 C.甲午战争 D.维新变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带来了中国社会的蝴蝶效应:《南京条约》的签订结束了广州十三行垄断贸易的时代,推动了上海的崛起,中国进出口重心转移到长江中下游。广州与周边地区的衰落,引发了失业问题。失业问题又直接引发了(     )

A.太平天国运动 B.民族工业兴起
C.新思想的萌发 D.维新变法运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蒋廷黻在《半新不旧是不中用的》一文中指出“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这反映了作者(     )

A.寻求解读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理由 B.探索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机的正确途径
C.论证民族国家应从战争中学会战争 D.强调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地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中,最能体现其战争目的的条款是

A.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B.割香港岛给英国
C.赔款2100万银元 D.获得领事裁判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五口作为通商口岸,其中“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是为了

A.倾销鸦片 B.传播宗教 C.输出资本 D.打开市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蒋廷黻曾指出:协定关税和□□□□□是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在道光时代的人眼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应为

A.五口通商权 B.领事裁判权 C.最惠国待遇 D.内地传教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大英钦差大臣……至在京师租赁地基或房屋,作为大臣等员公馆,大清官员亦宜协同襄办。……待大英钦差公馆眷属、随员人等,或有越礼欺藐等情弊,该犯由地方官从严惩办。——咸丰八年五月十六日(1858年),天津”。上述材料表明     

A.华夷秩序的传统外交体制解体 B.列强控制北京,设立使馆区
C.停止了外国领事的司法裁判权 D.于北京设租界,由各国共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说:“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要扫除中国设在贸易往来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

A.鸦片贸易合法化 B.开放通商口岸
C.协定关税 D.获得最惠国待遇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记录片《复兴之路》说到:“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这“国耻”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日本全面侵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

A.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
B.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
C.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
D.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史上,国门洞开。福州、厦门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在(    )

A.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61年,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信中怒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    )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两伊战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