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下表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

1957年3月25日
签订《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另一项条约成立欧洲原子能联营。两个组织都于1958年1月1日行使职能。
1957年11月14日到16日
十三个国家的共产党代表在莫斯科开会。会议要求团结起来,反对外部的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在内部消除机会主义。
1957年12月19日
北约组织在巴黎召开最高级会议,决定在欧洲设置导弹基地。美国对此项武器保有基本控制权。

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               
B.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备战状态
C.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    
D.世界处于美苏冷战格局,新的力量已孕育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62年10月16日下午4点,苏联广播员开始宣读一份声明:“关键在第三段:为了尽快消除危害和平事业的冲突……苏联政府……已发出一道新的命令,撤除你们所谓进攻性的武器,把它们装箱运回苏联。”这份声明(  )

A.表明美国在两极格局中居优势地位
B.是古巴导弹危机结束的标志
C.美国在美洲的“冷战”政策继续
D.苏联对古巴导弹事件阳奉阴违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是苏联漫画家创作的《用膏药援救死者》,它反映的是

A.铁幕演说
B.马歇尔计划
C.杜鲁门主义
D.北约的建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联通过这场战争成功把中国诱人与西方决裂的道路,日本通过这场战争订货而迅速繁荣,美国因为这场战争而重返亚洲,中国因为这场战争而失去了统一的最佳时机。这场战争指(     )

A.朝鲜战争 B.古巴导弹危机
C.俄国十月革命 D.越南战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学家甲:“美国企图保障其在全球的贸易利益,是冷战最主要的起因”;史学家乙:“冷战应归咎于美苏双方的误解与反应,两方都应对冷战负责”。以下选项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A.史学家甲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分析历史
B.史学家乙应用整体史观诠释历史
C.两位史学家分别代表不同国家的利益
D.两位史学家分析视角有较大不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组图片反映了现代国际关系中一系列重大事件。这些事件说明当时国际关系的突出特点是(   )
 

A.美苏两极对峙 B.欧洲国家走向一体化
C.两极格局瓦解 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二战后的国际关系课题时,要给以下图片选一主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美苏冷战 B.和平与动荡并存
C.多极化趋势加强 D.“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7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支持成立一个在联合国范围内的欧洲联合国”,美国还通过“欧洲统一美国委员会”的组织,支持欧洲联邦主义;丘吉尔号召建立“欧洲合众国”,却将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定位为“我们与他们在一起,但不属于他们之中”,要充当欧洲一体化的“朋友和监护人”。材料表明英美在欧洲联合上的主要分歧表现在

A.对马歇尔计划的落实问题
B.欧洲共同体主权归属争夺
C.两国在欧洲联合中的地位问题
D.英美与欧共体紧密联系与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2年,斯大林提出“两个平行市场”的理论,即主张社会主义阵营协作互助以对抗走向灭亡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反映了(  )

A.美苏“冷战”意识形态分歧在经济领域的表现
B.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C.苏联轻工业发达,无需融入资本主义市场
D.美国陷入“滞胀”,苏联在经济领域加强扩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情咨文》中:世界历史的现阶段,几乎每一个民族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之中选择其一。这种选择大都不是自由的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是基于多数人的意志……第二种生活方式基于强加予多数人头上的少数人意志。它所依靠的是恐怖和压迫,操纵下的报纸和广播,内定的选举和对个人自由之压制。文中杜鲁门“强加予多数人头上的少数人意志”的表述暗指哪一国家(   )

A.德国 B.中国
C.苏联 D.英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

A.铁幕演说发表   B.杜鲁门主义提出
C.马歇尔计划提出 D.北约成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7年4月,法国雷诺汽车厂工人掀起罢工浪潮,随即波及全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的工人运动也此起彼伏。针对这种情况

A.英国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
B.美国政府制定了马歇尔计划
C.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
D.法国联合欧洲六国成立了煤钢联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8年,美国在巴黎举办了“和平之车”、“美国家庭”和“我们正在建设更加美好的生活”等一系列巡展,在西欧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此举意在

A.配合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缓和两极对峙的紧张局势
C.应对欧洲一体化的趋势 D.策划建立北约组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西方学者说:“1945的和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决定性的,从另一个意义上却是制造了分裂,从第三个意义上说,又是目光远大的。”该学者所说的“第三个意义”是指

A.世界经济体制趋向制度化体系化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
C.多极化趋势出现冲击了两极格局 D.美苏未达成持久共识而爆发冷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战后,以英法为代表的欧洲已不再是世界中心。以下事件能表明这一点的是
① 马歇尔计划                  ② 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
③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④ 欧洲煤钢联营

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美苏从对峙走向缓和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