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墙竖起来后,肯尼迪总统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堵不是防范外敌,而是防范自己人民的墙。”柏林墙归根结底应视为( )
A.“柏林危机”的产物 | B.“冷战”时代的产物 |
C.两德对峙的产物 | D.东德封闭边界的产物 |
观察下图,对图中“善意”的正确理解是
①控制西欧国家 ②阻止西欧崛起 ③提升英镑地位 ④遏制苏联力量
A.①④ | B.①② | C.②④ | D.③④ |
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演讲中抛出欧洲复兴计划,还提出欢迎苏联参与该计划,条件是苏联要配套进行政治、经济改革。由此可见该计划的最初目的是
A.扶持西欧恢复经济以对抗苏联 |
B.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共处 |
C.帮助西欧和苏联恢复战后经济 |
D.稳定资本主义,遏制共产主义 |
冷战期间,美国政府的一份秘密报告认为,(美国)实力上的优势,正处于最严重的危险之中……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该报告认为
A.全面“热战”不可避免 | B.要用“热战”代替冷战 |
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 | D.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
哈瑞·杜鲁门总统1947年3月12日在致国会的咨文中提到,要求对希腊和土耳其进行援助,被普遍地认为是“美国的外交政策上的一个新的急剧转变”。对这一“转变”理解正确的是( )
A.关贸总协定使美国走上全球扩张 |
B.美国在政治经济上支持西欧国家 |
C.杜鲁门最先提出反社会主义立场 |
D.美国外交政策促使“冷战"的形成 |
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政治的主要特征。《新全球史》是这样论及冷战的:“尽管冷战是危险的,但是由超级大国间的意识形态斗争而引发的冷战在几乎五十年的时间里为这个世界做了定义。”关于这个被冷战“定义”的世界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两极格局下相对稳定的世界 | B.两种社会制度相互融合的世界 |
C.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交替的世界 | D.随时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危险的世界 |
美国人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约翰·w·梅森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
D.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
漫画常用简单夸张的手法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下图是一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漫画,它讽刺的是( )
A.杜鲁门主义 | B.古巴导弹危机 |
C.马歇尔计划 | D.两极格局瓦解 |
下面是二战后的一幅政治漫画。据漫画中的信息可知
A.美苏对抗出现了紧张局面 |
B.美国对苏联采取遏制政策 |
C.美苏冷战对抗已正式形成 |
D.柏林墙标志德国正式分裂 |
“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这种“根本的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 )
A.同盟力量的差距 | B.意识形态的对立 |
C.军事力量的失衡 | D.经济水平的差距 |
下表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准确的是( )
1957年11月14日到16日 |
十三个国家的共产党代表在莫斯科开会。会议要求团结起来,反对外部的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在内部消除机会主义。 |
1957年12月19日 |
北约组织在巴黎召开最高级会议,决定在欧洲设置导弹基地。美国对此项武器保有基本控制权。 |
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
B.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
C.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
中国新闻网报道,朝鲜于2013年3月切断板门店红十字会联络渠道和朝韩军事热线,以回应韩国和美国的联合军事演习。造成朝鲜半岛分裂,朝韩对峙的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
A.韩国和朝鲜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 |
B.美苏的“冷战”政策 |
C.朝鲜半岛长期处于分裂状态 |
D.韩国和朝鲜经济发展差距巨大 |
“马歇尔计划要求欧洲打破支离破碎的单个市场,1948年,英、法等16个国家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负责分配和使用美国提供的援助。在这种合作的气氛下,1950年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支付同盟。”这说明马歇尔计划
A.促进了关贸总协定的成立 |
B.加快了欧洲的复兴 |
C.是美国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 |
D.对战后西欧的一体化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 |
1949年1月5日至8日,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6国政府代表在莫斯科通过会议磋商后,宣布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年2月,阿尔巴尼亚加入经济互助委员会。1956~1961年,中国以观察员的身份列席经济互助委员会的例行会议。材料反映出
A.社会主义阵营意见不一 | B.苏联抵制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
C.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 D.经济对抗是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