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

时间
重大事件
1931年9月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5年10月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1936年7月
西班牙内战爆发
1936年11月
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
1937年7月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1937年11月
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
1938年3月
德国出兵吞并奥地利
1938年9月
英、法、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
1939年3月
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8月
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9月
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0年4月
德国攻占丹麦、挪威
1940年5月
德国占领荷兰、比利时,敦刻尔克大撤退
1940年6月
德军对法国发动总攻,法国投降
1940年7月
德军空袭英国,不列颠之战开始
1940年9月
日本侵占法属印度支那;德、意、日正式结成军事同盟
1941年6月
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8月
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
1941年12月
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2年1月
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1942年6月
中途岛战役
1942年7月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开始
1942年10月
阿拉曼战役
1943年2月
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
1943年5月
北非战事胜利结束
1943年7月
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投降
1943年11月
开罗会议(中、美、英);德黑兰会议(苏、美、英)
1944年6月
诺曼底登陆
1945年2月
雅尔塔会议(苏、美、英)
1945年5月
德国投降,欧战结束
1945年7月
波茨坦会议(苏、美、英),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
1945年8月
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
1945年9月
日本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根据朱贵生、王振德、张椿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编制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1942年前、后两个阶段战争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前、后战争态势不同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使德国陷入受奴役地位达一代之久,降低数百万生灵之生活水平以及剥夺其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之幸福,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即使这种政策事实上可行,即使藉此能够养肥我们自己……通过把赔款支付额定在德国的支付能力之内,我们可以恢复德国的希望和进取心,可以避免由和约条款不可能完成而导致的永久性摩擦以及不正常的压力……
——据[英]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年12月)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法西斯盟国组成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和日本东京分别对战犯进行了审判。该审判原则于1946年12月11日经联合国大会通过,1950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据此制定了《纽伦堡原则》,其内容有:
从事构成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的人承担个人责任,并因而应受惩罚。
…………
——摘编自何勤华《纽伦堡审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凯恩斯的核心主张是什么?分析凯恩斯提出其主张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纽伦堡原则》的意义。请从战败国处置角度分析为什么二战后能维持世界范围内长时间的和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右框材料选自民国二十二年第二期《申报月刊》。它阐述的“统制经济”思想在当时的中国影响很大。
           
(1)民国政府实行该政策的客观因素是什么?有人认为该重大国际事件导致了人类社会激烈的震荡,为了化解矛盾、避免重蹈人类灾难,20世纪40年代国际社会在政治、经济上分别采取了哪些卓有成效的行动?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1945年9月2日的东京受降仪式在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美国驻日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向全世界人民发表讲话:“今天,枪炮沉没,一场大悲剧结束了,一个伟大的胜利赢得了。天空不再降临死亡,海洋只用于贸易,人们在阳光下可以到处行走。全世界一片安宁和平,神圣的使命已经完成……我们体验了失败的痛苦和胜利的喜悦,从中领悟到决不能走回头路。我们必须前进,在和平中维护在战争中赢得的东西……”
------《第二次世界大战》
(2)针对材料中麦克阿瑟对二战的反思举一典型事例说明二战后至今美国并未真正做到“不能走回头路”。概括影响美国对外政策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材料三 小的民族国家是注定要灭亡的。它可以作为文化上的自治地区苟延残喘,但不能成为独立的政治单位。印度以它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中间地位不能满足我们,我也不相信中间地位是可能的。印度虽然并非一个直接的太平洋国家,却不可避免地将在那里发挥重要的影响。在印度洋地区,在东南亚一直到中亚细亚,印度必将要发展成为经济和政治活动的中心。
——尼赫鲁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亚洲局部战争频发的诸多因素(4分)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943年1月美英召开卡萨布兰卡会议,会上双方达成以下内容:
地中海方面:1.攻占西西里岛,目的是——(1)使地中海的交通线更为安全。(2)减轻德军对俄国前线的压力。(3)加强对意大利的压力。……
卡萨布兰卡会议期间,罗斯福总统单独会见了艾森豪威尔将军,艾森豪威尔将军回忆说“……他(罗斯福)还机智地指出,既然法国人想迫切取得大量的军事装备,那我们就可以此为条件,采取要他们服从美国在欧洲方面的战略观点,使用他们的基地,并逐步撤换反对美国政府的法国官员,这是完全适当的。如果他们在这些重要问题上不支持我们,那武装他们显然是无用的。”
——朱贵生 王振德 张春年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卡萨布兰卡会议召开的背景,并指出会后盟军进行的重大军事行动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目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国际联盟李顿调查团)于1932年10月提交的报告……否认日本人的侵略是正当的自卫手段,谴责新满洲国是日本的傀儡政权。但是,它没有命令日本撤军。相反,这份报告提出这样一种解决办法:承认日本在满洲的特殊利益,将满洲变成在中国主权范围内但又在日本管辖下的自治国。1933年2月25日,国联正式通过了这份报告,第二个月,日本退出了国联。
——《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
——《开罗宣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日两国对李顿调查团及其报告都表示强烈不满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开罗宣言》的历史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分)【历史一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达拉第被当做凯旋而归的英雄得到迎接和欢呼。巴黎的报刊都在狂热地称颂达拉第和外长博内,赞扬他们同张伯伦、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一起“拯救”了和平。勃鲁姆甚至在《人民报》上写道:“没有一个法国女人或者男人会拒绝向尼维尔·张伯伦和爱德华·达拉第两位先生致以衷心的感谢。战争不会落到我们头上了。巨大的灾祸消除了。生活能够重新自然进行下去。我们每个人都能重新恢复工作,高枕无忧。每个人都能享受秋天绚丽的阳光”。
——吕一民《法国通史》
(1)材料中“‘拯救’了和平”是指哪一事件?结合材料分析英法这一做法的目的?(4分
(2)结合史实谈谈你对“巨大的灾祸消除了”的认识?(6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
材料一: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等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材料二:     

材料三:对于中国,我们有两个目标:第一,有效地共同对日作战;第二,在战时和战后,为了筹建国际组织和在东方实现稳定和繁荣,承认和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与俄、英、美三个强大的西方盟国具有同等地位的大国。
——美国前国务卿赫尔
材料四:中国代表团在《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的基础上又提出了7点补充建议,其中有3点被美、英、苏3方所接受,对联合国具有重要意义,后被作为4国一致同意的建议案的补充条文一同提交到旧金山会议审议,并被采纳列入联合国宪章中。
——百度百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期间中国直接参与的国际政治会议的名称;与二战前相比,此时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有何变化,除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外,有何其他具体表现?
(2)依据材料二、三、四,概括二战期间促使中国的地位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的因素。
(3)结合二战后初期的史实分析美国“承认和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与俄、英、美三个强大的西方盟国具有同等地位的大国”的真实目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在慕尼黑协定前,在当时各种力量那样配置的情况下,有可能预防第二次世界大战。本来有可能建立一个反希特勒侵略的统一联盟;这个联盟可联合各种不同的力量,首先是联合苏联和在英法两国试图同苏联人民寻找共同语言的各界人士。但慕尼黑使建立这种联盟的一切企图遭到最严重的打击。西方列强在慕尼黑协定中背着我们同德国和意大利搞协议。
——转引自[苏联]沃尔科夫《第二次世界大战内幕》
材料二 英法与苏联的谈判是在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违反慕尼黑协定出兵占领捷克全境的情况下进行的。苏联建议召开苏、法、英、波、罗、土六国会议,讨论共同制止德国侵略问题。4月17日,苏联又进一步提出英法苏三国结盟抗德“八点建议”。苏联的上述建议非常切合实际,在制止战争保证欧洲安全方面肯定可以发挥作用,但是英法两国从传统的欧洲主义立场出发,排斥苏联参与欧洲事务,同时只要求苏联保证他们的安全,他们却不保证苏联的安全。
——摘编自张小兵《苏联民族利己主义外交政策与二战的爆发》
(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苏联在二战前夕转而实行民族利己主义外交政策的原因。
(2)简要评价苏联在二战前夕实行的民族利己主义外交政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有一天,罗斯福总统对丘吉尔谈起,应该给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个名称,丘吉尔应声便说:“不需要的战争!”(The Unnecessary War)他认为“战争主要是人们行事失策的记录”,要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决策者们处置不当,致使德、意、日侵略势力迅速膨胀,第二次世界大战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不需要打的。
——《二战回忆录》小H雨
材料二     《凡尔赛和约》使德国失去八分之一领土和十分之一人口, 德国所有殖民地被战胜国(英法日比)瓜分; 德国受军备限制;德国必须承认全部战争责任,承认对协约国平民犯罪,并赔款。一般认为这笔沉重的赔偿给德国经济戴上了一副沉重的枷锁,德国国内反抗情绪奋起。
——《世界近现代史资料》
材料三    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说:“新德国又不能不沿着从前的骑士所走的道路进军,以求用德国的剑使德国的犁有土可耕。”“应该集中全力来和法国作一番最后较量……德国的确认为消灭法国只是一种手段,为的是要使我们民族在消灭法国以后才能在其他方面进行扩张。”
——《世界近现代史资料》
材料四    赫尔利(美国驻华大使)致罗斯福电报:“除史迪威外,在你和蒋介石之间并不存在分歧……我的意见是,如果在目前的争论中支持史迪威将军,您将失去蒋介石,并将可能因此失去中国……如果我们让中国崩溃,如果我们不能让中国军队继续参战,那么……美国势必在中国遭到失败……我谨建议你解除史迪威将军的职务,任命另一位美国将军在蒋委员长领导下指挥在中国的一切陆空部队。”(1944年10月)
——摘编自马建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军事合作》
(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时期的中美关系及中国在二战中的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中以德国纳粹为代表的法西斯极端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与近代西方殖民主义所实施的极端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一脉相承,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和历史背景,由于国际国内社会、经济、政治、民族等矛盾和问题激化裂变,成为法西斯反动政权的重要理论资源和行动纲领,控制了社会主要舆论。这一理论得以社会化和公开化,……它还与法西斯的专制、暴力、恐怖的国家机器和战争手段相结合,实施了反人类、反文明的罪恶行为,给世界带来了灾难。
——马俊毅《论二战中的极端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
材料二  民族主义自产生之日起,就与战争有不解之缘。民族主义在战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它不仅可以成为加强民族团结,凝聚民族力量,为弱小民族争取独立和主权的精神支柱,另一方面,由于民族主义自身的狭隘性和排他性,使它的视野无法越出本民族利益的范围,往往容易把本民族利益建立在践踏或损害别族利益之上,导致扩张性的冲突或战争,成为强大民族征服与掠夺的理论指导。人们把民族主义的这种作用比作政治双刃剑,它在20世纪的战争中起过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并且在战争数量上占有很大比例。
——王云飞《20世纪的民族主义与战争及恐怖主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国内经济、政治、民族”等角度指出二战中德国极端民族主义形成的“特定的历史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主义“政治双刃剑”的含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1年12月22日至1942年1月14日,美、英首脑在华盛顿举行“阿卡迪亚”会议,双方再次确定“先欧后亚”的全球战略,并一致同意继续重视苏德战场。为了共同谋划和指挥两国的军事行动,统一供应军事物资,会后决定成立联合参谋长委员会及军火分配部。会议拟定并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首先于1942年1月1日由罗斯福、丘吉尔、苏联外交人民委员(外交部长)李维诺夫和中国外交部长宋子文分别代表各自的国家在白宫签署了这一文件,次日,宣言被放到国务院里,再由澳大利亚等26个国家的大使依次签署。
——摘编自阿诺德•汤因比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阿卡迪亚”会议召开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阿卡迪亚”会议的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注:图一为1970年12 7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首都华沙犹太殉难者纪念碑前下跪,代表德国请求得到战争受害者的宽恕。)
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国有关对二战历史认识态度变迁的信息,并结台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西斯极端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与新航路开辟以来的西方殖民主义所实施的极端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一脉相承,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及背景,国际国内社会、经济、政治、民族等矛盾和问题激化裂变,成为法西斯反动政权的重要理论资源和行动纲领,控制了社会主要舆论。
——摘摘自马俊毅《论二战中的极端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
材料二 “民族主义”,即指以自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而进行的思想或运动。美国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民族主义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思想状态。”民族主义自产生之日起,就与战争有不解之缘。一方面,它不仅可以成为加强民族团结,凝聚民族力量,为弱小民族争取独立和主权的精神支柱,另一方面,由于民族主义自身的狭隘性和排他性,往往客易把本民族利益建立在践踏或损害别族利益之上,导致扩张性的冲突或战争,成为强大民族征服与掠夺的理论指导。
——摘偏自王云飞《20世纪的民族主义与战争及恐怖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中德国极端民族主义形成的“特定的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主义的双重含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华民国30年12月9日,民国政府发布一文告,全文如下:
“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在此时期,各友邦亦极端忍耐,冀其悔祸,俾全太平洋之和平,得以维持。不料强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甘为破坏全人类和平与正义之戎首,逞其侵略无厌之野心。举凡尊重信义之国家,咸属忍无可忍。兹特正式对日宣战,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特此布告。”
(1)中华民国政府的这一文告是在什么形势下发布的?
(2)概括文告的核心内容。你如何认识这一文告?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以矜持著称的德国人,甚至会在田野里与野狗争夺一块发霉的马铃薯。通往农村的火车车厢外,常常趴满了前去觅食的逃票乘客。由于货币作用降低,买东西必须使用购货证,香烟成了抢手货,往往成为物物交换中的计量单位和不等值物品交换中的“找头”。不少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对德国充满敌意,视其为不可救药者。而煤的供应停止,没有电,使得许多企业、工厂、学校以及其他国家设施被迫临时关门。德国进入真正的冬天。
材料二  欧根·科贡的《党卫队国家》一书,条理清楚地向读者揭示了党卫队的真相;雅斯贝斯的《罪责问题》一书,提出每个德国人都有道德罪行和抽象罪行,都应该进行深刻反思。联邦德国成立后,阿登纳以政府总理的身份呼吁“德国人民有责任作道德和物质上的补偿”。1970年,时任总理的勃兰特向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下跪,更是把忏悔文化推到了顶点。战后初期,各地的小剧场、歌舞厅、报告厅等就开始涌现,仅柏林一地就有2000多个,大多没有暖气,饥肠辘辘的参与者在寒冷中听报告、看演出,乐在其中。同时法兰克福取代莱比锡成为国家图书出版中心,各地图书馆大增,短期内数量就翻了一番。
(1)依据材料一,如何理解“德国进入真正的冬天”。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人类应该如何避免战争再次发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影响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