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从美国进口包括拖拉机、汽车、电力设备、金属加工机器、挖掘机等,约有2/3的大型企业是在这种情况下建成的。这表明该时期的苏联( )
A.社会主义工业化得以迅速实现 |
B.得到“马歇尔计划”的大力援助 |
C.利用西方经济危机推动工业化建设 |
D.鼓励外国资本家租借经营工业企业 |
下图中某条拆线反映了苏联工业生产指数变化的趋势,这条拆线是苏、美、英、法四国1928-1936年工业生产指数变化趋势图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斯大林模式”是通过三大运动形成的,即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大清洗”(斯大林执政下,爆发的一场对苏联共产党内部的清洗以及对无辜人员的迫害运动)。有观点认为这三大运动是苏联历史发展的必然,是苏联国内外环境的要求,是巩固苏共政权、建设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对于这一观点的评价,正确的应是这一观点( )
A.不可采信 | B.符合史实 | C.值得商榷 | D.表述隐晦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道:“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 )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实施新经济政策 |
C.按照五年计划组织经济建设 | D.推行赫鲁晓夫改革 |
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
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在斯大林模式下,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工厂”,而企业只是这座“大工厂”中的一个“生产车间”……甚至“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这表明斯大林模式( )
A.实行单一公有制 | B.完全排斥市场调节 |
C.优先发展重工业 | D.加快了工业化进程 |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与斯大林模式有关的是( )
A.“谁不参加星期六义务劳动就是帮助敌人” |
B.“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
C.“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
D.“开垦、开垦、再开垦,大力种植玉米” |
1931年苏联购买了美国机器出口总量的50%,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苏联购买的机器占到当年世界机器出口总量的30%。到1932年苏联购买英国的机器占到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 90%,苏联购买的机器占到当年世界机器出口总量的50%。这主要说明( )
A.苏联利用西方国家爆发经济危机的有利时机发展工业 |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取得成效 |
C.西方国家以邻为壑转嫁危机 |
D.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互相帮助 |
莫斯科大学扬吉耶夫教授回忆说,“那段日子……大多数苏联人民都依靠‘强大的苏联’这个意识支撑着自己,他们为本国在航天和军工业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自豪。” 根据这段材料,你可以判断出当时苏联的领导人是
A.斯大林 | B.赫鲁晓夫 |
C.勃列日涅夫 | D.戈尔巴乔夫 |
英国学者霍布斯鲍姆指出:“虽然苏联经济的落后和低效、斯大林集体化和大规模镇压的残暴与无情也引人注目,但这些都不及苏联经济不受萧条影响的成就让人印象深刻。……一时间模仿苏联五年计划之举纷纷出现,‘计划’和‘规划’成为政坛术语。” 据此可知,该学者 ( )
A.肯定计划经济体制的完美无瑕 |
B.否认苏联经济存在的诸多问题 |
C.认识到斯大林体制的可取之处 |
D.坚信社会主义将取代资本主义 |
以下是苏联(俄)领导人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其中属于斯大林的是( )
A.商业的发展……在有千百万小生产者存在的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 |
B.必须使我国各地区毫无例外地都布满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 |
C.一切就这么简单,玉米就是灵丹妙药 |
D.在国内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
“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论认为,苏联工业经济的增长并不是基于工业部门内部的积累机制,而是运用行政力量以“剪刀差”等方式从农业中“抽取”剩余投入工业的结果。这一模式( )
A.客观上有利于苏联的工业化 |
B.吸取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经验 |
C.推动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
D.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
下图漫画为《片面的经济》,反映了20世纪三十年代某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该画反映的是( )
A.中国抗战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
B.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
C.美国国民经济遭受经济大危机的严重冲击 |
D.大危机之下的世界经济状况 |
苏联从1929年下半年开始推行大规模、群众性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
A.是在工业化大力支持下进行的 |
B.农民自愿加入 |
C.为工业化积累了资金 |
D.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