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下列有关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形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建立了福利国家制度
②苏联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实现了工业化
③中国民族工业受经济危机冲击而陷入萧条
④土耳其是世界上工业增长速度最快国家之一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6 年2 月9日斯大林在莫斯科市斯大林选区选举前的选民大会上发表的演说中指出:“苏维埃社会制度比非苏维埃社会制度更有生命力,更稳固,苏维埃社会制度是比任何一种非苏维埃社会制度更优越的社会组织形式。”据此说明了()

A.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思想条件
B.废止新经济政策的现实原因
C.坚持斯大林模式有意识形态的考量
D.苏联农业集体化是高度集中的制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苏俄(联)1913年—1937年工业产值变化示意图。下列对1932—1937年工业发展程度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结果
B.是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结果
C.是一五计划的重要成果
D.苏联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美国和巴西在19世纪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巨大差异,是由两个国家并入全球经济的不同方式造成的。下列与此研究视角相同的是

A.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B.斯大林模式是在资本主义包围下进行经济建设的选择
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工业革命后,物质享受至上成为许多人的生活目标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5年6月,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在日记中写道:“我从这次旅行中得出的主要印象和感觉是:‘无比高涨的生命力和青春活力的强大浪潮’,‘他们正在为人类更美好的、灿烂的未来而工作’,一方面又认为那里‘正在不人道地形成贱民阶级,必须承认这一切……青年不可能自由地将自己的智力成就和思想与他们的西方朋友的成就相比较。真担心有朝一日突然发生这样的事,就会产生动荡。”罗曼·罗兰旅行的国家应该是

A.美国 B.中国 C.苏联 D.日本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30年代中期,资本主义各国进步人士称赞新生的苏联是“一块让人类再次得救的新大陆”,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工业化取得辉煌成就 B.新经济政策实施
C.农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 D.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表,表中反映的该时期苏联经济发展特点有
表 苏联“二五计划”(1933—1937年)主要产品完成情况

产品项目
单位
数量
增长率(以1932年为100)
汽车
万台
20
832

万吨
1300
189
棉织品
亿米
51
488
农业总产值
亿卢布
262
154
工业总产值
亿卢布
927
220

①采用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混合经济模式
②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
③实施不均衡发展的经济战略
④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首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形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建立了福利国家制度
②苏联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实现了工业化
③中国民族工业受经济危机冲击而陷入萧条
④土耳其是世界上工业增长速度最快国家之一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陆南泉在谈论苏联经济时说:“落后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需要用集中的方式来整合它的资源,来调整经济结构,发展落后地区,但是这个过程也存在很多弊端和潜在的问题。”作者评述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的改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从美国进口包括拖拉机、汽车、电力设备、金属加工机器、挖掘机等,约有2/3的大型企业是在美国援助下建成的。这表明该时期的苏联

A.社会主义工业化得以迅速实现 B.得到“马歇尔计划”的大力援助
C.利用西方经济危机推动工业化建设 D.鼓励外国资本家租借经营工业企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说:“农业必须过渡到可以使用拖拉机和农业机器、可以将粮食生产的商品产量提高几倍的大生产。国家面临着两种可能:要么是过渡到资本主义的大生产,这就意味着农民群众破产,工人阶级和农民的联盟灭亡,富农的力量加强,社会主义在农村失败;要么是另一条道路,”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A.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 B.推行农业集体化
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D.实行余粮征集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牛仔裤是发明于美国西海岸的一种工装裤,最为让人难于理解的是整个“冷战”时期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尼尔·佛格森《文明》)。“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的原因是
①苏联体制束缚,技术落后          ②冷战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③美苏冷战重点转向经济领域        ④苏联忽视消费品的生产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斯大林说:“苏维埃经济制度则具有许多优点,这些优点是任何一个资产阶级国家,即使是最‘民主的’、‘全民性的’……资产阶级国家所不敢梦想的。”这一制度
①建立了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         ②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绝对领导
③开创了一种新的现代化模式         ④确保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斯大林选集》)由此可见

A.由于资金短缺致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陷入空前困境
B.当时的苏维埃政权正在为打退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而努力
C.苏维埃政府实行
D.苏联寻求社会主义国家的合作以解决工业化的资金困难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斯大林格勒战役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