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根据1875年宪法的规定,对法国共和政体运行基本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议会有创意并制定法律之权 B.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
C.内阁成员由总统任命并对其负责 D.总统的命令须经内阁各部部长副署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89年大革命爆发后,法国政局一直动荡不安,政体多次更迭。1875年宪法规定法国的政体是(  )

A.封建君主制 B.资产阶级军事独裁
C.资产阶级议会制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德两国是“一战”交战双方的主要成员国。德国首先向法宣战,其后法国也对德宣战。在宣战之前,双方需要经过的合法程序是( )

A.德国:首相经皇帝同意后宣战; 法国:议会提出法案,总统同意后宣战
B.德国:皇帝提出法案,议会同意后宣战;法国:议会直接宣战
C.德国:皇帝直接宣战; 法国:总统提出法案,部长副署,议会同意后宣战
D.德国:皇帝直接宣战; 法国:总统经议会同意后宣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国巴黎有一个著名的“路易十五广场”,在恐怖统治时期被改名为“革命广场”。1795年再易其名为“协和广场”,取意“全国各族和谐、融洽、具有凝聚力”。1814年再次被改回“路易十五广场”。1830年路易·菲利普时代它又重新恢复为现在的名字“协和广场”。这主要说明了(  )

A.法国大革命反封建的不彻底 B.法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C.法国共和制的道路曲折漫长 D.法国封建势力疯狂反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斯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作者在这里说明的是(  )

A.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
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宪法含混不清、残缺不全可谓是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这一现象的出现,乃是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使然。”材料中的“特殊的政治环境”主要是指(  )

A.封建专制势力强大 B.共和派与君主派斗争激烈
C.普法战争法国战败 D.无产阶级革命的迅猛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被有的人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还有人预言它会很快倒塌,但是它却出乎意料地发展了70多年之久。其主要原因是( )

A.法国不断地对外扩张 B.实行铁血政策的结果
C.它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D.责任内阁制的高效运转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世界史研究领域开始大谈“复辟与反复辟斗争”问题,其代表论文《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封建王朝复辟问题》指出:“任何一次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都是经过长期、反复、曲折、复杂的阶级斗争而实现的”,“反动的统治阶级”,“在被推翻之后”,“总是千方百计地企图复辟”。可见,当时世界史研究

A.侧重英法国际关系的演变 B.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认真贯彻了“双百”方针 D.受到中苏关系变化的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76年12月法国新任命的内阁总理茹尔·西蒙在两院亮相,当他站在众议院的讲坛上时,他先是大声标榜:“我完全是一个共和派”,继而又小声补充道:“也完全是一个保守派。”当他站在参议院的讲坛上,他先是低声说道:“我完全是一个共和派”,然后又立即拉直嗓门表白:“也完全是一个保守派”。西蒙这样说,折射出当时法国(   )

A.总理与皇帝共同执掌行政权利
B.保守派与共和派斗争十分的激烈
C.共和派在两院占据压倒性优势
D.议会两院的政治立场已趋向相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世纪的法国流行一种理论,认为上帝作为“造物主”创造了宇宙和宇宙运行的基本规律,创世之后上帝就撒手不管,让世界按照基本规律周而复始地运转。这一理论

A.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奠定基础
B.为启蒙运动的兴起创造条件
C.继承了马丁·路德的新教理论
D.有利于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国史学家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写道,法国大革命实际上并不是发生在受压最紧的时候,而是发生在原压得很紧,然后逐渐放松的时候。路易十六时期改革已经开始,改掉了一部分,使得没有改的这一部分显得分外触目,从而引发了法国大革命。这表明法国大革命的发生是路易十六时期

A.改革进程不平衡的结果 B.弱化专制统治的结果
C.改革不成功的结果 D.改革目标偏激导致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英国的漫画家创作的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的漫画,图中的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这幅漫画的含义是

A.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
B.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只是装饰品
C.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一样软弱无能
D.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5月底,法国政府没有首先邀请英国皇室成员参加诺曼底登陆65周年纪念活动,仅邀请首相布朗参加。这件事引起皇室成员的极度愤慨,他们认为在伊丽莎白女王遭吃“闭门羹”这一问题上,政府相关部门“不仅存在失职,还非常失礼。”英国皇室成员不满的政治依据是

A.国王是英国的国家元首
B.国王拥有最高行政权
C.国王对内阁首相拥有实际任免权
D.议会和内阁必须对国王负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75年,法国共和派要求在宪法中明确写上“共和国”字样的议案被保皇派否决后,提出了一项宪法修正案:“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该议案以一票多数获得通过。由此可见(    )
①保皇派复辟的道路就此在法律上被阻断
②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
③共和政体是保皇派与共和派妥协的产物
④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很大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93年起草的法国《人权宣言》中说“自由是属于所有的人做一切不损害他人权利的事的权利……其道德界限则在下述格言之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启蒙思想源自孔子学说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自由是有限制的自由 D.自由是民主的前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法国的沦陷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