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2009年5月底,法国政府没有首先邀请英国皇室成员参加诺曼底登陆65周年纪念活动,仅邀请首相布朗参加。这件事引起皇室成员的极度愤慨,他们认为在伊丽莎白女王遭吃“闭门羹”这一问题上,政府相关部门“不仅存在失职,还非常失礼。”英国皇室成员不满的政治依据是

A.国王是英国的国家元首
B.国王拥有最高行政权
C.国王对内阁首相拥有实际任免权
D.议会和内阁必须对国王负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不仅“是国家元首并统率武装部队,行使行政权”,而且“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同享有创议法律之权”,同时又规定“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共和派力量的强大
B.君主派力量的强大
C.共和派与君主派妥协
D.启蒙思想的深入人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是共和主义和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总统、议会和内阁三者之间处处体现了平衡。这一平衡表现为(    )

A.实行总统制,总统可以解散参议院
B.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
C.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
D.共和派和民主派在国民议会中力量相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反映以下三项特征的法律文件是(    )

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行政首脑对议会负责
法律的制定体现了工业革命对政治的推动

 
A.《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德意志帝国宪法》             D.法国《1875年宪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89年大革命爆发后,法国政局一直动荡不安,政体多次更迭。1875年宪法规定法国的政体是(  )

A.封建君主制 B.资产阶级军事独裁
C.资产阶级议会制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近代法德两国政体的比较,表中数字处填写的内容应分别是(     )

项目
法国
德国
国家元首

皇帝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世袭
国家元首任期
任期制
终身制
政府首脑
总统

 
A.总统、世袭、皇帝           B.总统、世袭、宰相
C.总统、选举、皇帝            D.总统、选举、宰相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说法国是“各种政体的试验场”,也有人认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从窗口爬进来的”,近代法国政局变动频繁,先后出现过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军事帝国、复辟王朝。这反映了(    )

A.专制王朝力量强大
B.启蒙思想日益深入
C.民主历程历经艰难
D.政治体制不断完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75年,法国共和派要求在宪法中明确写上“共和国”字样的议案被保皇派否决后,提出了一项宪法修正案:“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该议案以一票多数获得通过。由此可见(    )
①保皇派复辟的道路就此在法律上被阻断
②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
③共和政体是保皇派与共和派妥协的产物
④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很大

A.①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宪法通过后,共和派在众议院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1877年支持君主制的法国总统麦克马洪迫使亲共和的内阁辞职,并解散众议院。共和派在重选中获胜,麦克马洪遭到彻底失败后承认:“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的体制。”该事件对法国政治产生的影响是(    )

A.维护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B.君主派顺应历史潮流主动退出历史舞台
C.形成了内阁向总统负责的传统
D.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75年,法国共和派要求在宪法中明确写上“共和国”字样的议案被保皇派否决后,提出了一项宪法修正案:“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该议案以一票多数获得通过。由此可见
①保皇派复辟的道路就此在法律上被阻断
②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③共和政体是保皇派与共和派妥协的产物
④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很大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德国1871年宪法,皇帝权力几乎不受任何限制;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权力不仅受到议会的制约,还受到内阁部长们的制约。下列有关两者差别的原因分析最为合理的是

A.维护封建主义统治秩序是德国迫切的政治目标,防止资产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是法国当时的政治目标
B.维护统一成果是德国当时的重大历史任务,防止君主势力的复辟是法国当时的重大历史任务
C.维护德国军国主义传统是德国统治者的主要动机,平息共和派的不满情绪是法国君主派的主要动机
D.实行君主专制符合德国各阶级的政治利益,实现普选权是当时法国各阶级的共同目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宪法史上绝无仅有的最简短、最经验主义的一部宪法,它的含糊不清、残缺不全可谓是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都仅限于分别阐述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现象

A.是共和派与君主派之间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的产物
B.说明浪漫主义情怀影响法国人对立法和法律的态度
C.证明法国人革命激情有余但治国能力远不如英、美
D.反映出法国忙于应付普法战争对制定宪法重视不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国巴黎有一个著名的“路易十五广场”,在恐怖统治时期被改名为“革命广场”。1795年再易其名为“协和广场”,取意“全国各族和谐、融洽、具有凝聚力”。1814年再次被改回“路易十五广场”。1830年路易·菲利普时代它又重新恢复为现在的名字“协和广场”。这主要说明了(  )

A.法国大革命反封建的不彻底 B.法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C.法国共和制的道路曲折漫长 D.法国封建势力疯狂反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75年,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法国为共和政体。宪法规定总统(   )

A.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是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C.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 D.由下议院多数党领袖担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法国1875年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之多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运行。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如的烂泥浆。”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A.恢复君主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B.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
C.共和制欲被君主制推翻
D.共和制确立不适合法国国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法国的沦陷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