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在世界近代史上,有个国家曾被称为“各种政体的试验场”“启蒙思想的试验田”。19世纪晚期该国政体的特点是(    )

A.立法权与行政权合一
B.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
C.实行责任内阁制,国家元首没有实权
D.议会有不独立的立法权,不能组织和监督政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1870年到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共更换了108届内阁,每届内阁平均存在时间约为8个月。造成内阁频繁变动的原因在于

A.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
B.总统职权不完全受宪法制约
C.两大政党轮流组阁
D.立法与行政权力合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这说明作者(     )

A.否定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B.强调兴民权的重要性
C.强调政治协商的重要性
D.反对大规模社会变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思想家柏克描述了两种不同的自由观念:一种是“狂野的瓦斯,固定的气体”其释放出来的最终结果需要到“最初的激荡略微平静下来,等到溶液澄清,直到看到某种要比表面浑浊的泡沫动荡更深一层的东西时才能判断。”另一种自由是一种高贵的、由继承而来的自由,“它带有一种堂皇动人的面貌,有一部家谱和显赫的祖先们,这是一种合理的而有气概的自由。”对这两种自由的追求分别是指(     )

A.法国大革命、“光荣革命”
B.北美独立战争、英国议会改革
C.德意志统一、明治维新
D.俄国十月革命、辛亥革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1870年到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共更换了108届内阁,每届内阁平均存在时间约为8个月。造成内阁频繁变动的原因在于(   )

A.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
B.总统职权不完全受宪法制约
C.两大政党轮流组阁
D.立法与行政权力合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惧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哪一制度(   )

A.英国君主立宪制 B.德国君主立宪制
C.美国总统共和制 D.法国共和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被有的人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还有人预言它会很快倒塌,但是它却出乎意料地发展了70多年之久。其主要原因是(    )

A.法国不断地对外扩张
B.它是以法律的形式确立的
C.它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
D.责任内阁制的高效运转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宪法规定对法国政治的法律意义是(    )

A.为保留君主制提供了方便
B.确保了法国共和派的领导地位
C.堵塞了法国君主复辟之路
D.防范了外国势力的政治干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认为:“在欧洲封建统治者的眼里,拿破仑始终是一个扩散‘1789年瘟疫的暴发户’。”这里所指的“1789年瘟疫”是(    )

A.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
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C.拿破仑发动的对外战争
D.《拿破仑法典》的颁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法国大革命看法兰西民族的一种文化特性》一文的作者说:“法国革命者在谈人权的‘人’字时是非常抽象的,不带任何种族、肤色、宗教、国家乃至阶级的差异。不长时间就给了包括新教徒、犹太人在内的几乎所有法国人公民权……在不太长一段时间里实现了普选制和人民大众的政治参与权,并且彻底的摧毁了封建大地产而让广大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小块土地。”据此判断,该文作者认为法国人在革命的价值取向上更侧重于追求(   )

A.自由 B.平等 C.共和 D.法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73年,保皇党人麦克马洪继任法国总统。1877年,他解散众议院,但再次选举的议会共和派仍然保持多数,最终麦克马洪承认:“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体制”。这体现出当时法国

A.总统常有违宪行为
B.总统丧失制衡议会权力
C.共和之路曲折艰难
D.议会必须对总统负责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73年,保皇党人麦克马洪继任法国总统。1877年,他解散众议院,但再次选举的议会共和派仍然保持多数,最终麦克马洪承认:“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体制”。这体现出当时法国(   )

A.总统常有违宪行为 B.总统丧失制衡议会权力
C.共和之路曲折艰难 D.议会必须对总统负责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和法国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都在欧洲,且是隔海相望的近邻,但二者在政治制度和政治运行方面有许多区别。有关两国的区别正确的是

A.英国是多党制而法国是两党制
B.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法国是民主共和制
C.英国首相对议会负责,法国总理只对总统负责
D.英国议会只是立法机关,法国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出自(    )

A.《人权宣言》 B.《共产党宣言》
C.《社会契约论》 D.《新民主主义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它)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它虽然承认了共和制,但君主制的阴影处处可见……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宪法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它”是指(    )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法国的沦陷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