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7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革命和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均首先宣布废除封建贵族制度,代之以财产资格限制为特征的社会标准,这为社会成员由此岸到彼岸,改变其社会地位提供了平等的舞台。这种制度变革(    )

A.为下层民众社会革命树立了榜样 B.促成国家权力转移到议会
C.利于欧洲政党政治的普遍形成 D.推动了工业经济社会的到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托克维尔指出,“谁要是只研究和考察法国,谁就永远也无法理解法国大革命。”这一材料所体现的历史研究方法是(    )

A.关注不同国家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B.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C.侧重社会变化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D.把握历史前进的方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仿佛在故意卖弄哲理。几次革命都未能巩固共和国,一帮落魄贵族在走投无路中 找到的权宜之计,却成了共和国的真正起始!”这反映的是

A.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B.美国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宪法
C.德国颁布实施1871年宪法
D.法国国民议会通过1875年宪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71年,麦克马洪成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第二任总统,在位期间颁布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根据宪法,下列属于他的权力范围的是(     )    
①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②经参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和解散众议院  ③缔结条约   ④特赦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恩格斯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以下结论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没有法国的启蒙运动,就不会有法国大革命
B.德意志帝国的建筑材料是煤和铁,而不是铁和血
C.巴黎公社无疑是马克思主义精神的产儿
D.(美国)内战的主要争端是主权与自由,双方寸步不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71年,麦克马洪成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第二任总统,在位期间颁布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根据宪法,下列属于他的权力范围的是①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②经参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和解散众议院  ③缔结条约   ④特赦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国思想家西耶斯把政治经济学领域的劳动分工原理—“每个人的社会活动某种程度上都是在替他人的劳动”—引入政治领域来阐释某项制度,认为这种制度下“人民既不出场也不缺席”。他应该是在阐释(  )

A.代议制 B.邦联制 C.联邦制 D.两党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国史学家朗格诺娃和瑟诺波斯所著的《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这种“心理的状态”对文字史料的作者影响最少的是

A.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 B.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
C.该事件所产生的后果 D.对该历史事件的评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戴高乐曾指出:“1875~1940年我们更换过102届政府,而英国仅更换过20届政府,美国只换过14届。”导致这一差异的历史原因是法国(  )

A.民众民主意识浓厚 B.多次卷入对外战争
C.国民经济发展滞后 D.近代社会矛盾复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指出“1774年,当路易十六执政时,他所继承的是一个自路易十四时代就已经达到空前鼎盛的专制的王朝。……大革命是在人民对苛政感受最轻的地方爆发的……在大革命之前,欧洲国家几乎全部都是君主制和农奴制,而法国在14—15世纪就废除了农奴制。法国大革命前二十年,人口在增加,财富增长得更快……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候。”作者观点的实质是(    )

A.革命前法国的社会矛盾并不尖锐
B.专制社会里,君主改革容易带来危险
C.经济繁荣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D.经济繁荣加速了革命的到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革命和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均首先宣布废除封建贵族制度,代之以财产资格限制为特征的社会标准,这为社会成员由此岸到彼岸,改变其社会地位提供了平等的舞台。这种制度变革(     )

A.为下层民众社会革命树立了榜样
B.促成国家权力转移到议会
C.利于欧洲政党政治的普遍形成
D.推动了工业经济社会的到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在一个国家里,总是有一些人以出身、财富或荣誉著称。不过,如果他们和平民混杂在一起,并且和其他的人一样只有一个投票权,公共的自由将成为对他们的奴役,而且他们不会有保卫这种自由的任何兴趣,因为大多数的决议将会是和他们作对的。”以下是1875年法国宪法的规定,其中与孟德斯鸠上述思想有关联(或受其影响)的是(    )

A.设立间接选举产生的参议院
B.总统有权任命文武官员
C.禁止王室或皇室家族成为总统
D.设立由普选产生的众议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宪法含混不清、残缺不仝可谓是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这一现象的出现,乃是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使然。”材料中的“特殊的政治环境”主要是指(     )

A.封建专制势力强大 B.共和派与君主派斗争激烈
C.普法战争法国战败 D.无产阶级革命的迅猛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一些著名的革命运动都有一些响亮的口号,这些口号经常表露了参与革命者所要追求的理想。下列口号与革命运动对应正确的有(    )
①1688年的光荣革命:限制王权,议会至上
②1776年的美国革命:没有代表,不纳税
③1789年法国大革命:民主、共和、人权
④1917年的俄国革命:和平、土地、面包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托克维尔曾写道:“他们着手将无限制的政府中央集权制和占绝对优势的立法团结合在一起:官僚行政和选民政府。国民作为整体拥有一切主权权力,每个公民作为个人却被禁锢在最狭隘的依附地位中:对前者,要求具有自由人民的阅历和品德;对后者,则要求具有忠顺奴役的品质。”材料反映了当时的法国(    )

A.民主政治对个人自由的束缚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C.行政权力对立法权的过度干预
D.君主制与共和制的激烈争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法国的沦陷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