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根据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的总面积中,阿拉伯国家占 2/5有余,犹太国占3/5不到。当时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不到巴勒斯坦人口的1/3,犹太复国组织很快就宣布接受这一决议.阿拉伯国家联盟则宣布“阿拉伯人决心为联合国分裂巴勒斯坦的决议而战”。
——《高中历史》(上海版)
材料二1946年~2000年巴以领土演变。(白色为以色列控制地区,深色为巴勒斯坦控制地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以冲突由来已久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巴以冲突所产生的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在朝鲜战争中,美国声称自己不仅是为抵制共产党对朝鲜半岛的侵略而战,而且还是为保护没有武装的日本而战,为阻止苏联和中国在亚洲其他地区的扩张主义而战。”
——《当代国际关系》
世界上最不平静的半岛——朝鲜半岛,一直是这个世界上最易燃的地区之一。 一家日本媒体将朝鲜半岛比喻为“危险的大国竞技场”;而另一位专家说,大国权力政治的行使埋下了朝鲜问题的祸根,但同时也约束了这一祸根的恶化。在这个多方利益博弈的舞台上,剧终会是和平吗?
——《朝鲜半岛——高危之下60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鲜战争对中日两国分别有何影响?
(2)谈谈如何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历史上两伊宿怨很深。两国共同边界1280公里,南段以阿拉伯河为界,两岸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两国的重要石油基地和油港都集中于此。阿拉伯河是伊拉克的唯一出海口,也是伊朗油船的通道。长期以来,两国一直在争夺这一水道。在阿拉伯河伊朗一侧的胡齐斯坦省居住为200多万阿拉伯人,他们争取民族平等和自治的斗争受到伊拉克的支持。而在伊拉克一侧与伊朗交界的各省聚居着什叶派穆斯林,他们又受到伊朗的支持。在北部地区,两伊境内都有库尔德人,他们的反政府活动又分别受到对方政府的支持,这也加剧了两伊的对立。
材料二:在双方“袭船战”中,航行于海湾的各国油轮共546艘被击中,420名船员丧生。战争使双方的综合国力受到很大削弱,客观上削弱了伊朗输出伊斯兰革命的势头,推迟了中东地区主要热点问题阿以争端和平解决的进程,刺激了中东地区各国对地地导弹、化学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兵器的追求,引起新的军备竞赛。伊拉克在这场竞赛中略占上风,以至很快忘却战争教训,停火两年后贸然武装入侵科威特,酿成规模空前、给伊拉克带来灾难性打击的海湾战争。
根据美国《时代》周刊提供的数字,日本从海湾地区进口的石油占其国内石油消费量的64%,法国占35%,美国占21%,意大利占32%,英国占14%,德国占15%。两伊战争开始后,世界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美国一些报刊曾发表评论说,如果战争再拖下去“纽约夜晚的灯火将不会那么明亮。”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
(2)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两伊战争给中东地区局势和世界带来的消极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不过,毛泽东在军事上没有必胜把握的极其不利的条件下,仍然坚决主张派兵赴朝作战,并非是慑于斯大林的压力,而主要是出于对国家安全和主权的考虑。……除了从地缘政治角度对安全利益的担心外,毛泽东很可能还有对中国主权完整受到威胁的更深层的忧虑。问题在于,如果朝鲜按照苏联的计划在东北建立流亡政府,并将其残余部队撤到东北休整,那么,因此而将战火引致中国境内,斯大林便极有可能根据中苏同盟条约,派几十万苏联远东军进入东北,援助中国作战。毛泽东不会忘记,1945年斯大林就是借口对日作战,出兵东北,从而迫使蒋介石签订了损害中国主权的城下之盟。毛泽东更不会忘记,新中国领导人在东北问题上与苏联进行了艰苦谈判,才迫使斯大林接受了限期归还长春铁路和旅顺、大连的协定。很有可能,“东北王”高岗与莫斯科的特殊关系也是毛泽东在考虑东北命运时的心腹之患。因此,一旦让战争扩大到中国境内,而苏联再次出兵东北,那么其结果必然是:无论战争胜败如何,中国都无法保证对东北的主权不受损害。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做法,当然是把战争阻止在国门之外了。”
——沈志华:《论中国出兵朝鲜决策的是非和得失》,《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
材料二 “可以理解,中国军队是不能容忍敌对的部队靠近鸭绿江(中国和北朝鲜的边界)的,正如美国不会容忍在它与墨西哥边界的格兰德河上出现敌对的军队一样。”
——[美]斯蒂芬•豪沃斯:《美国海军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出兵朝鲜的原因何在?
(2)“除了从地缘政治角度对安全利益的担心外”,还有哪些历史与现实因素使毛泽东对中国主权完整受到威胁深感忧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发生内战……李承晚集团自认为有美国的支持,就能轻而易举占领北朝鲜。但是,北朝鲜军民在劳动党和金日成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奋起反抗,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解放了汉城和南朝鲜40%以上地区,李承晚集团处于瓦解之中。
——吴本祥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2013年2月12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不顾国际社会普遍反对,再次进行核试验,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实现半岛无核化、防止核扩散、维护东北亚和平与稳定,是中方的坚定立场。我们强烈敦促朝方信守无核化承诺,不再采取可能恶化局势的行动。维护半岛及东北亚和平与稳定符合各方共同利益。中国政府呼吁各方冷静应对,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在六方会谈框架下解决半岛无核化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就朝鲜第三次实施核试验发表声明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鲜战争与当时世界格局的关系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政府对朝鲜问题采取不同对策的原因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朝鲜战争历时三年,在板门店走到了尽头。
战争结局是平分秋色,敌对双方彼此坐下来停战言和,战争终点基本上是战争的起点。
这种结局的本质涵义是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继续维持雅尔塔模式的僵持局面,朝鲜民族以战争方式完成统一、突破雅尔塔格局的尝试在雅尔塔模式始作俑者的介入干预下遭受了挫折。同样,雅尔塔争雄角逐的两个超级大国政治家们企图突破对方缓冲区的尝试在经历了一番较量之后也完成了一个否定之否定过程。
材料二 读下图

(1)概括材料一中关于朝鲜战争的观点。(6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朝鲜战争对当时各主要交战国和当今朝鲜半岛局势的影响。(9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社会发展中有战争的存在,更有对和平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易经》记录了中国古代早期的一些军事思想。随着《易经》成为儒家经典,《易经》的军事思想也在中国古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易经》原文
释 义
和兑[通悦,下同],吉。
国与国和谐相处,吉利。
孚[通俘]兑,吉,悔亡。
以俘虏别人为乐事,暂时吉利,最终会败亡。
来兑,凶。
自恃强大,胁迫他国服从,结果是凶险的。
鸣谦,利用师,征邑国。
道义上和舆论上的优势有利于出兵征讨他国。
不利为寇,利御寇。
主动侵略别国是不利的,防御别国侵略是有利的。

 
⑴材料一反映了《易经》中哪些军事思想?你如何评价《易经》的军事思想?
材料二  “[英国舰队]所向无不披靡,彼已目无中华,即不可取,亦不过扬帆舍去,又顾之他。在彼有得无失,何所忌惮?而我则千疮百孔,何处可以解严?” 林则徐认为“海疆久远之谋”是“亟筹船炮,速募水军,得敢死之士而用之,彼北亦北,彼南亦南,其费虽若甚繁,实比陆路分屯、远途征调所省为多”。
——《林则徐书简》
材料三   以船炮而言,本为防海必需之物,虽一时难以猝办,而为长久计,亦不得不先事筹维。且广东利在通商,自道光元年至今,粤海关已征银三千余万两,收其利者必须预防其害,若前此以关税十分之一,制炮造船,则制夷已可裕如,何至尚形棘手?
——《林则徐集》奏稿中
⑵依据材料二、三概括林则徐的海防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林则徐海防思想产生的影响。
材料四             21世纪初战争与武装冲突形势示意图

——[法]M-F.杜兰等《全球化地图:认知当代世界空间》
注:图中深色区域为发生战争和武装冲突的地区。
⑶依据图11概括21世纪初战争和武装冲突的分布状况。结合所学,简要分析这一形势出现的原因和特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3年3月20日 美国海军发射的6枚巡航导弹击中伊拉克首都的部分重要目标, 伊拉克战争正式爆发。如今,这场战争已经过去了10年,对它的反思还在继续。
材料一: 美国不顾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对伊拉克发动的这场战争,受到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反对。引人注目的是,法国和德国联手冲在反战第一线,不但在北约和欧盟内公开与美国叫板,而且还与俄罗斯联手在联合国安理会成功挫败了美英利用联合国使其对伊动武合法化的图谋。法国总统希拉克强调,如果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得手,世界将成为单级世界。
——新华网
材料二:西方有些学者认为,在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着波峰和波谷的交替。……认为从19 世纪70年代以来至今的全球化进程中,有三个“高潮”,分别出现在1870~1914 年,1950~1980年和20 世纪80 年代以后。而在这三个“高潮”中间,则是全球化的低潮时期,这时全球化不仅进度缓慢、停滞,而且可能发生逆转、倒退。……20 世纪90 年代的经济全球化高潮到2000 年达到顶点以后开始出现停滞迹象,发生曲折。世界出口贸易下降……世界对外直接投资额,……连续大幅下降,……贸易保护主义更加猖獗,经济全球化失去动力。
-——李琮《经济全球化的波动和前景》
材料三:布什在发动对伊战争前的一次演讲谈到推翻萨达姆政权的好处时说:“首先从一个自由的伊拉克获益的是伊拉克人民自己”;其次,“在伊拉克的成功还可以为中东和平打开新局面,并推动建立一个真正民主的巴勒斯坦国家”。     
——仇朝兵《美国与伊拉克和日本的战后重建:政策、进程与问题》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国际背景。国际社会对伊战的不同反应说明了当前国际关系格局的什么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促进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高潮的原因有哪些?你如何看待目前经济全球化的波折。指出材料三中布什的真实意图,请你为伊拉克当今的文化建设献计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发生内战……李承晚集团自认为有美国的支持,就能轻而易举占领北朝鲜。但是,北朝鲜军民在劳动党和金日成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奋起反抗,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解放了汉城和南朝鲜40%以上地区,李承晚集团处于瓦解之中。                                           
——吴本祥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2013年2月12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不顾国际社会普遍反对,再次进行核试验,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实现半岛无核化、防止核扩散、维护东北亚和平与稳定,是中方的坚定立场。我们强烈敦促朝方信守无核化承诺,不再采取可能恶化局势的行动。维护半岛及东北亚和平与稳定符合各方共同利益。中国政府呼吁各方冷静应对,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在六方会谈框架下解决半岛无核化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就朝鲜第三次实施核试验发表声明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鲜战争与当时世界格局的关系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政府对朝鲜问题采取不同对策的原因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的漫画发表在1858年10月2日的英国《笨拙》周刊上,标题为“John Leech”。(John即“约翰牛”,英国的戏称,Leech的英文意思是榨取脂膏、吸血)。一位大腹便便的清朝官员,身着朝服,双膝跪地,张开了大嘴:面前站着的一位矮小绅士正在把一卷条约(TREATY)向他口中塞去。

(1)漫画中的TREATY是哪一条约?列出其主要内容。
材料二   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一日,星期六……科维尔当时问丘吉尔,对于你这个头号反共大将来说,这种态度是否意味着改变自己的政治立场。(丘吉尔回答)绝非如此,我现在的目标只有一个,即消灭希特勒……假设希特勒入侵地狱,我至少会在下议院替魔鬼说几句好话的。
——摘编自温斯顿·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
(2)材料二中的“魔鬼”是指谁?丘吉尔为什么要“同情魔鬼”?
材料三  下图漫画《二虎难调》创作于1947年印度独立前,图中狮子在两头老虎中间极力调和,样子颇有些为难。

(3)狮子和老虎分别指代什么?狮子调和的最终结果如何?
(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我军装备虽远不如敌,但与朝鲜人民军一起作战,英勇善战,吃苦耐劳,经验丰富。朝鲜虽为狭长半岛,海空进攻,但因是山地、树移,稻田多,矿洞也多,吓难发挥其现代装备之作用。……虽然敌人兵力不足,不高,攻击力不强,但因具有优势的装备和强大的火力,防御还是强的。同时朝鲜为狭长半岛。蛤我军的广泛机动而敌凭借其海空优势造成很大威胁,使我处于战略内线。在这种情况下,迅速结束朝鲜战争是不可能的。”
——邓华(志愿军)
“我获得了一项不值得羡慕的荣誉,那就是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我感到一种失望和痛苦。我想我的前任麦史阿瑟和李奇微两们将军一定有同感。”1953年7月27日,代表团与“联合国军”代表团在朝鲜中部校门店签署了停战协议。美国陆军上将马克·克拉克后来回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志愿军取得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朝鲜热战对主要参战国家的主要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认为朝鲜战争是苏联全球扩张的一个重要表现。其目的在于摧毁东亚大陆的最后一个反共堡垒,削弱美国和西方在整个远东的地位。美国决定介入朝鲜战争。6月27日,杜鲁门宣称:“共产党占领台湾将直接威胁美国在太平洋的安全”,接着,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1951年,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建立起从日本、琉球群岛、中国台湾、菲律宾到澳大利亚的所谓“防务岛屿链”。进入21世纪,为了遏制亚洲各主要国家的经济生命力,美国的“岛链”概念被正式化、战略化。
——百度百科
材料二  1971年,前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日瓦戈医生》在意大利正式出版,该小说对十月革命前后的政权更迭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进行反思和质疑。美国政府不遗余力地使小说评上诺贝尔文学奖,并组织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悄悄发行。时任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说:“深入到这些政治上不成熟、缺乏经验的群众中去,争取他们的支持,作为其代言人。如果发生这种情形,共产党就可能发生奇怪的结果:因为普遍的一般党员,只习惯于服从铁的纪律和服从上意,不谙妥协、调和的艺术。因此之故,一旦发生某种变故,捣乱了党作为政治工具的团结之功效,苏俄或许会一夕之间变天,由最强大的国家沦为国际社会中最弱、最悲惨的国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岛链”战略形成的背景和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采取了哪些抗衡苏联的战略手段?产生了什么结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军事理论家富勒根据大战中使用坦克的经验,提出并论证了坦克制胜的理论。他认为战争自古就是武器的较量。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武器的改进仅限于增强火力,而没有提高防护能力和机动能力,从而导致交战双方凭借工事对垒都无法突破对方防御阵地。当时各国的工业生产虽然早已用机械动力代替了人力,但军队在战场上的运动却仍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而坦克既有阵地防御所需要的防护力,又有阵地进攻所需要的突击力和机动力,因而在未来战争中将成为主要兵器。
材料二  美国首先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揭开了海湾战争的序幕。在大规模的空中打击中,美军飞机投掷了大量高精确度“灵巧炸弹”。双方地面部队尚未接触,伊军前线部队已被摧毁50%以上。依托高技术优势,在多国部队使伊拉克的指挥和控制系统瘫痪后,地面部队发动进攻,仅100小时后,多国部队就将科威特境内和伊、科边境的伊拉克军队歼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富勒的军事思想,并指出这一军事思想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海湾战争的特点,并指出这些特点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联合国在各种非政治生活方面十分成功。……它在执行维持和平这一主要任务方面却成绩时好时坏。它通过提供保持友好关系的媒介,帮助队止了大国间的全面战争。它已制止了不涉及大国重大利益的印度尼西亚、以色列和克什米尔这些地区的战争。但是,它未能阻止朝鲜、阿尔及利亚、埃及和越南的一系列局部战争即“灌木林火”战争。在1962年的极度危险的古巴危机中,联合国也没有举行任何磋商会议。尤其在欧洲大陆,联合国被证明几乎是软弱无力的。在那里,冷战扩大了共产党集团和非共产党集团之间的鸿沟,这一鸿沟最后宽到不可逾越的程度。因此,各大国各行其是,组织了相对抗的安全防卫体系,对每次危机都独自作出反应。同国联一样,联合国的主要困难在于:在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中,它能提供一台解决争端的机器,但却不能下令使用这台机器.
一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999年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联合国成立以来维持和平方面成绩“时好时坏”的表现。
(2)根据材料,分析指出联合国在维持和平方面成绩“时好时坏”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1917年因两个事件――俄国革命和美国参战――而被证明是决定性的一年。这些事件改变了战争性质――从最初为欧洲问题而开战,实质上是欧洲的战争转变为全球范围的战争。诚然,1914年8月21日日本已参加这场战争,但它只是私自占据了太平洋上几个分散的德国殖民地。而现在,美国的加入则意味着一个迅速决定战争结果的非欧洲大国的介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斯塔夫里阿诺斯对这场战争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依据是什么?
材料二 在世界历史整体发展进程中始终伴随战争与和平的较量.一方面,战争使国际社会走向无序状态,世界历史整体发展趋势受队,和平秩序遭到破坏;另一方面,战争对文明的摧毁又促使人民寻求和平作出努力,国际社会因此走向有序状态。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经历无数次战火洗礼,世界规模的大战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损失,这也促使人们探索和平的途径。
――杨泽喜《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启示》
(2)根据材料并结合相关史实,说明战争对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 两年以后,当德国军队违反条约而大举侵入苏联的时候,斯大林仍然认为他背着到莫斯科谈判的英法军事代表团而同希特勒进行的这笔五恶的交易是有理的.1941年7月3日他在对苏联人民的广播中自吹自擂地说:“我们保证了我国获得一年半的和平及准备自己的力量来回击敌人的可能,如果法西斯德国敢于胃险违反条约来进犯我国的话,因此这毫无提义,是我们底了,而法西斯德国输了。”
材料四 俄罗斯总理普京指出:“毫无疑问,完全有理由可以遮责193.9年8月签署的《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即《苏德互不慢犯条约》),在我国该条约的非道德性质得到了单一的议会评价……(但是)就此认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扣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唯一的扳机’并不准确,因为之前一年法国和英国在慕尼黑和希特勒签署了著名的绥靖条约,,使建立统一的反法西斯同盈的所有希望全部破灭.况且,当时的苏联外交界完全有理由认为,拒绝德国提出的签署互不俊犯条约的建议至少是不理智的。”
――2009年8月31日俄罗斯《晨报》
(3)斯大林和普京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评价有何异同?
材料五 1945年9月2日的东京受降仪式在美国最大战舰“密苏里”号上举行,美国五星上将、驻日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向全世界人民发表讲话:“今天,枪炮沉双了,一场大悲剧结束了。一个伟大的胜利赢得了。……我们体验了失致的病苦和胜利的喜悦,从中领悟到决不能走回头路。我们必须前进,在和平中维护在战争中底得的东西……”
――《第二次世界大战》
(4)针对材料五中麦克阿瑟对二战的反思和认识。举一典型事例说明二战后美国并未真正做到“不能走回头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亚非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综合题